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健康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部分地区为缺碘地区,如果没有持续的科学补碘措施,碘缺乏病可能会卷土重来。
□张磊(媒体人)
今年5月15日是全国第3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主题为“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我国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差异化干预、科学与精准补碘”原则,通过推行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碘缺乏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事实证明,食盐加碘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和提高全民素质的大事。
“秉持科学的理念”始终贯穿我国碘缺乏病防治过程。比如,对于水碘在10微克/升以下的地区,采取保证碘盐供应措施;对于水碘10~100微克/升地区,建立我国适碘地区标准;对于水碘在100微克/升以上的地区,供应未加碘食盐。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普通人群和特需人群碘营养状况进行分类指导,采取相应措施。再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居民补碘指南》,采取个体化的补碘方式,对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提出不同的补碘方案。正是因为制订了科学的政策和举措,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与此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大部分地区为缺碘地区,如果没有持续的科学补碘措施,碘缺乏病可能会卷土重来。
走好未来之路,离不开科学精准的监测。目前覆盖全国所有县的县级碘营养监测,监测对象涉及儿童和孕妇等重点人群,监测内容涵盖碘缺乏病病情、人群碘营养水平、防治措施落实程度等。未来,监测体系建设要不断增强敏感性,评价指标应回归到以病情和人群碘营养指标为主,以防治措施指标为辅。
走好未来之路,要科学调整防治策略。我国普及食盐加碘30多年来,虽然保持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状态,但进一步建立健全可持续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需始终秉持科学的态度,认真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调整防治措施,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
走好未来之路,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卫生健康、发展改革、市场监管、水利、教育等部门的密切协同。此外,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认识到碘缺乏病的严重危害,尤其是要加强对孕妇、哺乳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