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平民皇帝,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做到一国之主,其中的经历和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和其他皇帝相比,他更为看重自己皇位、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当上了皇帝之后就注定要变成孤家寡人,皇帝的猜疑从来都是“没有最多疑,只有更多疑”。他坚信“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原则,而他的这种狭隘害死了很多无辜的忠良之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朝可以说是有名的铁血王朝,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感觉“霸气侧漏”。他的铁腕手段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他们从不和亲、不和谈、更不可能委曲求全地割地赔款、死守国门、死守社稷,如此铁腕做派着实可敬。不仅如此,明朝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色,那就是特务机构众多,东厂、西厂、锦衣卫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的特务部门。其中锦衣卫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亲手设立的,直接隶属皇帝,不需要服从任何部门,由朱元璋的亲信亲自带领,进行巡察、缉拿、逮捕、收集情报、审讯等工作,对任何官职的人都可以进行秘密审讯,朝堂百官人人自危,都十分忌惮,甚至到了“谈锦色变”的地步。而锦衣卫这个部门在明朝一直存在了近300年的历史才被废除,可见它的存在对皇帝来说也是有利有弊。
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后,由于名不正言不顺,收到大臣和百姓的质疑,锦衣卫设在宫外,万一事发紧急,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也为了方便在宫中管理,朱棣在宫里又开设了一个特务机构,也就是东厂,由朱棣嫡系宦官带领,直接听命皇帝。他们可以随意监察任意官员、百姓、各派力量,甚至包括锦衣卫。当初明太祖明令宦官不得干政,但是朱棣却非要一意孤行,重用宦官,这也是明朝宦官干政的开始。由于东厂行事手段极其残酷,而且利欲熏心、假公济私,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在民间和历史上都是臭名昭著。
成化十三年,明宪宗在位期间,深感皇位受到威胁,认为只有东厂和锦衣卫还不够,于是又增设了一个机构,名为西厂。西厂的出现打破了锦衣卫和东厂的分庭抗礼的局面,明宪宗设立西厂希望能让三个部门相互制约,更便于他的管理。西厂的权利大过东厂和锦衣卫,管辖范围也从京城扩大到全国各地。然而西厂成立仅仅不到半年时间就被关停了,而相隔一个月时间,明武宗继位,宦官刘瑾手握实权,宦官势力再度大涨,西厂顺势得以再度开放。一直到大太监刘瑾失势下台,西厂才被下令裁撤。自此,短命的西厂永远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到了明武宗时期,正德皇帝对当时的朝局颇为不满,疑心重的他对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也不放心,于是大太监刘瑾又增设了一个内行厂,直接听命与自己。和其他三个特务机关相比,内行厂足以让东西厂和锦衣卫都唯恐避之不及。因为内行厂的权利远远凌驾其他三厂之上,三厂的行事范围都在内行厂的监察之内,只要不是各厂的首领,内行厂完全有权利不上报皇帝就自行关押三厂的犯案人员。也正因为内行厂的权利如此之大,其他三厂的官员见到内行厂的官员都唯唯诺诺,胆小之辈更是瑟瑟发抖,生怕有什么错处被内行厂发现。在当时可以说,除了皇帝,内行厂谁都不怕。另外,内行厂的行事作风也是极为狠辣,动不动就是严刑拷打,各种惨绝人寰的刑具简直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直到刘瑾失势倒台,内行厂才和西厂一起被关停。虽然内行厂仅仅存活了5年时间,但却制造了多起冤假错案,残害了许多忠良之臣,那些关心国家社稷,谏言宦官专权危害江山的忠臣都被这些灭绝人性的太监给杀害了。明朝的大好江山就这样断送在这些太监的手中了。明朝的这些特务机构真可谓害人不浅,可以说,明朝的江山都断送在了这些宦官之手了。所以后世的掌权者谨记明朝灭亡的教训,严禁宦官干政,从源头上都杜绝了明朝覆灭的悲剧重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1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