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阿尔茨海默病还能这样治?超显微技术宣战“记忆橡皮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29 07:38:00 来源:杭州网

每日商报讯 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手外科、修复重建外科联合麻醉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核医学科、放射科等多个学科团队,采用超显微淋巴静脉吻合术为年近八旬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刘奶奶(化名)进行综合治疗再获成功。此前,该院越城院区完成了首例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据了解,刘奶奶三年前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的症状,伴有思维力、理解力、定向力、计算力等减退,不久前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圣副主任医师的门诊,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26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15分,结合病史和其他临床表现,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且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痴呆状态。刘奶奶的家属了解到超显微外科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可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后,一致希望通过手术及综合治疗能够改善病情,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

针对刘奶奶的病情,由手外科、修复重建外科主任杨晓东主任医师牵头的MDT团队,为刘奶奶制定了个性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

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是在颅内淋巴出颅汇入颈深部淋巴管、淋巴结的部位,使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淋巴系统进行分流手术,降低脑内淋巴回流压力,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tau(微管相关蛋白)蛋白转运出颅,减轻局部组织纤维化及颈部神经压迫情况,从而可能逆转大脑的退行性改变,减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临床评估后,杨晓东和卢鸿瑞副主任医师为刘奶奶进行了改良双侧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他们在双侧颈部寻找来自颅内的颈深淋巴管,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多个淋巴管静脉吻合,有助于脑部代谢产物的引流和代谢。手术很顺利,切口小,出血少。术后,刘奶奶进行了有序的脑康复锻炼,各项指标明显改善。MMSE达到满分30分,定向能力和计算能力明显提高;MoCA评分大大提高,语言流畅度、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我妈妈现在计算全对,太厉害了!”刘奶奶的女儿不禁为这一神奇的新技术连连点赞。

杨晓东表示,阿尔茨海默病又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是世界性的临床难题。2018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手外科、修复重建外科原主任谢庆平国际首创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其成果得到国际顶级医院——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专家团队的认可,该技术也被评为2022中国显微外科七大进展之一。改良后的双侧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融合多学科优势,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康复治疗,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叶医探 | 超显微外科技术对战“记忆的橡皮擦”!中国科大附一院探索阿尔茨海默病外科治疗新途径
...能与人进行简单交流,偶尔还能做点家务!”春节期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张阿姨的家人给医务人员发来了新年祝福。原来,1月10日,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郑有卯教授指导下,中国科大附一院(安
2025-02-05 19:32:00
民生直通车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和“老小孩”一起对抗记忆的“橡皮擦”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题: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和“老小孩”一起对抗记忆的“橡皮擦”新华社记者田晓航、李恒记忆逐渐减退,日常生活能力每况愈下……阿尔茨海默病偷走了
2023-09-21 18:51:00
阿尔茨海默病药在中国医院开出首方!“脑海中的橡皮擦”有救了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备受关注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仑卡奈单抗的国内首方6月26日晚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神经疾病高创中心病房开出。据悉,
2024-06-27 15:54:00
关爱老人 警惕“记忆橡皮擦”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关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关爱老人 警惕“记忆橡皮擦”一组数据值得关注,我国已成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患者近100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
2023-09-22 01:31:00
在记忆衰退门诊直面“脑海中的橡皮擦”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又名“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记忆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罹患AD就像脑海中有了一块“
2023-09-22 01:13:00
早防早“智”,带您了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
...,记忆会逐渐消退,就象被橡皮擦擦去一样,这个病就是阿尔茨海默病。2023年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它的典型表现就是记忆力衰退,先
2023-09-21 11:17:00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那些丢失记忆的老人们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在这一天到来之际,中新社记者前往北京老年医院,探望住在这里的阿尔茨海默病老人们。阿尔茨海默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脑海中的橡皮
2023-09-21 08:05:00
淄博市中心医院:突破性手术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找回失去的记忆
阿尔茨海默病即人们常说的“早老性痴呆”或“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后会有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下降,伴有精神行为异常,并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表
2025-02-12 10:37:00
当科学遇见音符:40赫兹声波叩响记忆之门
...机会,你想听他再吹一次笛子,还是想和她再唱一首歌?阿尔茨海默症,被称为“无情的记忆杀手”,会导致记忆力和其他认知能力的进行性下降。面对这一特殊群体,音乐被认为可以带给他们积极
2025-05-09 18:1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逢节必逛!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国庆中秋超百场活动演绎海派过节新玩法
华灯璀璨,共庆佳节。随着2025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点亮全城,位于虹口四川北路的沪上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作为虹口分会场核心活动区域
2025-10-05 10:3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太行市集 山货荟萃圈粉无数
10月3日,游客在武安市活水乡李家庄村的山李冀·山游市集休闲娱乐。 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摄青石板路平整延伸,石锅泉水鱼香气扑鼻
2025-10-05 08:34:00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吸引海内外众多游客沉浸式体验
国际友人在鼓浪屿钢琴码头下沉广场演出,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推出丰富多样的活动。图为新疆舞者带来精彩的表演
2025-10-05 08:34:00
亲子共赴科学之约 厦门科技馆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客流量超6万人次
厦门科技馆推出《大鲸家族》特展,吸引众多孩子参观。(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
2025-10-05 08:34:00
白天玩不尽兴,晚上不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夜游。到迎泽大桥赏夜景、在铜锣湾特色街区淘夜食、去晋阳湖观看实景夜演,体验太原“越夜越精彩”的独有魅力
2025-10-05 07:30:00
10月4日的西铭车场里,太原公交一公司三车队驾驶员们的身上多了一抹亮色——鲜红的志愿者绶带,他们手捧小红旗和国庆主题风车来到站台
2025-10-05 07:30:00
湖北利川发生交通事故 致2人当场死亡、3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华商网讯 利川市公安局10月5日发布警情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10-05 07:56:00
18年双膝关节痛折磨 济南南郊医院助七旬老人重拾生活信心
一位饱受双膝关节疼痛折磨长达18年的七旬老人,在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后重获健康,现已恢复劳动能力。如今,老人已能自如地使用农具翻晒农作物
2025-10-04 08:11:00
双节送温暖回访: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将“人本位”服务送到患者家中
10月2日,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团聚与休闲的氛围中时,济南南郊医院的一支医疗小队却踏上了一段特殊的行程
2025-10-04 08:1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这个双节假期,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与“宁”相约。南京的“宠粉”举措和南京人的热情好客,让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2025-10-04 08:14:00
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困扰老人多年 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精准手术解病痛
77岁的老人,多年来因左膝持续疼痛,行走日益困难。每一步都步履蹒跚,姿态不稳,不仅让人担忧其安全,连日常简单走动也成为一种负担
2025-10-04 08:14:00
“唱”游一厦!免费搭双层巴士 听演唱赏美景
唱游巴士专门设置了专业表演区域。图为阿卡贝拉椰子乐队现场演绎歌曲。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坐着双层巴士
2025-10-04 09:20:00
“乐”享美好 厦门环岛路错时上演海风音乐会
清晨五点半,黄厝海滩的晨光音乐会在朝霞映衬下开场,陪伴着等候日出的游客。(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
2025-10-04 09:20:00
陕西旬阳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 多部门正全力搜救
华商网讯 10月4日,旬阳市融媒体中心发布消息, 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多部门正全力搜救。全文如下
2025-10-04 10:26:00
张继科落水处放置“我在张继科落水处很想你”宣传牌?景区回应:虚构的!“没有放这样的牌子”
大皖新闻讯 近日,张继科在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落水一事引发关注。10月4日,记者注意到,一张网传图片显示
2025-10-04 1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