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网笃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在“双减”政策和“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的政策背景下,学生有较充裕的在校时间,建议加强劳动教育。
——娄雷委员
青岛乐学优能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编娄雷已有12年的政协委员履职经历,是一名年轻的“老”委员。他深入基层听民声,积极建言献策,这些年来多篇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作为教育界别的委员,娄雷今年依然最关注教育方面的问题。他说,在“双减”政策和“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的政策背景下,学生有较充裕的在校时间,建议加强劳动教育,进一步增强劳动教育的教学教研力量,探索“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知识分子,而是要培养出能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劳动教育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娄雷一直深耕教育领域,深知劳动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也因此一直关注劳动教育并为之建言。
娄雷说,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综合育人价值。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以来,劳动课在中小学正式成为独立课程。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现在家长和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提高。他在调研中发现,在劳动课程的教学规划中,广大教师们打破了教育空间的限制,创新利用社会实践、校内技能比拼、家庭劳动作业等进行教学探索,让学生们在自然间、教室里、家庭中,“解锁”更多劳动技能,同样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目前劳动教育不像其他学科,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娄雷说,在工作和调研中,他经常遇到一些中小学校长互相探讨,如何把劳动教育做好?怎样协调资源助力?
娄雷在调研中发现,劳动教育在积极落实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一些亟需探索解决的新问题。“主要体现在劳动教育尚未与当地优势产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课程开发力量相对薄弱,实践场所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以及资源统筹和成果示范有待完善等几个方面。”他认为,破解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我认为首先应该探索建立高层次的部门联动机制,出台劳动教育重点任务落实方案,让各部门联动,积极调配各类资源,在课程研发、师资建设、场地拓展等方面形成合力。”娄雷说,地方优势产业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在劳动教育课程研发上,可以好好利用这一优势,以产教融合为引领,将优势产业发展纳入劳动课程与活动。同时,支持将相关企业的实验室、产业车间作为劳动实践场所。“也可以研究出台劳动教育培训机构资质要求,探索建立‘第三方服务机构库’,鼓励在课后服务中将劳动教育纳入采购范围。”娄雷说道。
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教学教研力量。娄雷建议,探索“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劳动教育智库,结合自身优质资源,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音频视频等方面有所建树。大胆探索劳动教育教师“师徒制”合作,鼓励创建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构建劳动教育品牌。“还可以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优势,鼓励开展高职、中职和中小学一起组织的各类活动赛事,也可以组织中小学生走进职业院校,体验职业成长的乐趣,这些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他说。
娄雷在调研中发现,现在中小学的多功能教室条件较为完善,但是却并不具有劳动教育功能。所以,他认为应该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专门的劳动多功能教室,积极升级之前的特色教室,赋予新的劳动教育功能。“也可以大胆探索劳动教育‘中心-卫星校’模式,将条件优越的学校设定为劳动教育中心校,其他就近的学校可以使用其劳动教室等资源。”他还建议,鼓励各类科技场馆、社区活动中心、企业共享实验室等资源开放,探索“沉浸式”劳动教育,将省市区三级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纳入教育发展规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08: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