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徐温生前能当皇帝却主动放弃,死后被追尊成义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18:38:00 来源:戏说三国

南唐义祖徐温是江苏连云港人,五代十国杨吴的权臣、南唐政权奠基者,执掌国政二十年,其中有多次当皇帝的机会却没有当成,但死后却成了永不迁出太庙的不祧之祖。

这是怎么回事呢?

徐温生前能当皇帝却主动放弃,死后被追尊成义祖

第一次当老大的机会,自己主动放弃了。

公元905年,杨行密病逝后,其子杨渥承袭淮南之主,徐温和张颢共同辅政,三年后张颢弑君,派党羽纪祥等杀死杨渥。

公元908年五月,徐温派死士三十人直接冲入军府,杀张颢于牙堂。此时距杨渥遇弑仅有九日。徐温对外公开杨渥是被张颢所弑杀,并将纪祥等凶手车裂于市曹。

自此徐温以左右牙都指挥使独掌吴国军政大权,后升任淮南行军司马,领镇海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当时就有人劝徐温自己当老大,但徐温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就放弃了取杨家而代之的想法。

这是徐温第一次当老大的机会。

徐温生前能当皇帝却主动放弃,死后被追尊成义祖

第二次当老大的机会,时机已成熟,但还是徐温放弃了

吴国政权建立,一直以藩镇制度统治疆域,没有实行国家体制。于是在武义元年(919年),徐温自以为权重位卑,以现任国王杨隆演的都统之职不足以节制地方镇将为由,请杨隆演称帝。

杨隆演拒绝称帝,被尊为吴国王,改元建制。吴国由唐朝封国正式演变为独立王国。徐温被拜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封东海郡王,仍镇升州。

吴国逐渐形成了“祭则弘农(杨氏),政由东海(徐氏)”的政治格局。

武义二年(920年),杨隆演抑郁成疾,很快便病势严重。徐温入朝,议立嗣君。有谋士建议他趁机取代杨氏而自立为吴国之主,徐温一听就严厉说道:“我若有此意,早在当初诛杀张颢的时候就做了,何必等到今日。就算杨氏没有男丁,有女亦当立之,有敢妄言者斩。”

拒绝了谋士的提议,而立杨行密四子杨溥为吴国王。杨溥下令改升州为金陵府,以徐温为金陵尹,次年(921年)又进拜徐温为太师。

这是徐温第二次当老大的机会,这时的徐温可能是觉得他当个曹操也挺好的,加上他对杨行密的知遇之恩不敢忘,不愿意夺取他老大的江山吧。

徐温生前能当皇帝却主动放弃,死后被追尊成义祖

第三次当老大的机会,称帝前的工作已就绪,但徐温老了

杨溥即位后的几年,徐温诛杀杨家旧臣,任用帐下能臣骆知祥、严可求,兴农重商,很快就取得了杨吴数百万百姓的民心。而此时,徐温代杨吴自立基本已经成熟。此时徐温已经60岁了,他需要更加显赫的身份和地位,于是便推动着让杨溥称帝,而自己也能更进一步,为篡位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徐温也在为他身后事考虑,他也深知其养子徐知诰的权威日盛,有些不能抑制,于是便开始培养自己的次子徐知询,但自己的亲生儿子却没有啥能力,他只是恳求徐温废掉徐知诰,让自己即位。徐温明白徐知诰已成气候,岂能轻易动之,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徐温自己称帝,然后立徐知询为太子,或许能保住自己夺来的天下。

但是吴国王杨溥却一直推迟称帝事宜,徐温觉得事情紧迫,他老了,没几天了,加快必须步伐,他先是在金陵立庙,后又多次上书催促。公元927年,徐温准备从金陵前往吴国国都扬州,当面劝谏杨溥称帝时,却没想到自己的身体扛不住了,一病不起。

徐温还没来得及篡位称帝,更来不及培养亲儿子,就病逝于金陵,终年六十五岁。

这是徐温第三次当老大的机会,也是距离帝位最近的一次,但英雄日暮,老了就是老了。

徐温生前能当皇帝却主动放弃,死后被追尊成义祖

徐温死后,他最优秀的养子徐知诰迅速接管了徐温留下的政治遗产,开始了他的时代。

杨溥在徐温死后不久,便按其临终推举称帝,仍以徐知诰在朝辅政。天祚三年(937年),已经被封为齐王的徐知诰正式在金陵建立齐国(吴封国),立宗庙、社稷,追尊徐温为太祖武王。是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又追尊徐温为太祖武皇帝,称其墓为定陵。

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李昪。他将徐温的庙号改为义祖,但为了表示不忘徐氏之恩,仍将徐温供奉于南唐太庙,并为“不祧之祖”,明确了后人以徐温为太祖不可动摇的规则。

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祧:古代帝王家庙中祖先的神主,辈分远的要依次迁入祧庙合祭,只有始祖永不迁入祧庙,因此叫“不祧”。不迁放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受到尊崇的人,或对后代有重大影响而不可废除的事物。也作“不祧之宗”。

所以说,南唐李昪还是感念徐温养育之恩的。

徐温控制吴国二十年,架空了杨渥、杨隆演、杨溥三代国主,是吴国事实上的统治者。他奉行休兵息民的政策,对内力行善政,使得吴国政权稳定,“三十余州民乐业者二十余年”。

徐温生前没能实现当皇帝的愿望,死后被养子尊为“不祧之祖”,应该说是一位没有当皇帝的皇帝,徐温如果泉下有知,也该满足了。

徐温生前能当皇帝却主动放弃,死后被追尊成义祖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在《隋唐五代史》中说:“虑晋之灭梁,而先谋建国,此乃饰说。朱邪氏岂足缵李唐之统?以此诳天下,其谁听之?盖温久欲割据自尊,前此朱梁尚强,有所顾忌,此时梁已无足畏,篡夺之谋,因之益急,而欲谋自尊,不得不先隆隆演之位耳。”

《十国春秋》卷15《南唐烈祖本纪》记载:“升元元年冬十月,吴主禅位于王。甲申,王即皇帝位,乙酉,……追尊考温为太祖武皇帝。十二月己卯朔,上太祖武皇帝陵曰定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6 21: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杨吴政权的兴衰:从杨行密到徐温,再到徐知诰的权力更迭
...人。同年十一月初三日,杨溥称帝,追尊父亲杨行密为武皇帝,杨渥为景皇帝、杨隆演为宣皇帝。杨溥以徐知诰为太尉兼侍中,拜徐温的儿子徐知询为辅国大将军、金陵尹,但懂得都懂,杨吴的军政
2024-04-01 14:47:00
哪个家族后世出了2个皇帝,11个宰相
...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死后,王翳砍下了项羽的头颅,项羽的身体则有很多人赶过来争夺。汉军将士为此大打出手,自相残杀,死亡数十人,最后有四人胜出:郎中
2024-03-26 16:55:00
...禅称帝,国号为大齐,尊南吴君主杨溥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尊养父徐温为太祖、谥曰忠武皇帝,封儿子李景为吴王,封徐氏儿子徐知澄为江王,徐知谔为饶王。后来,徐氏诸子请李昪复姓,李昪
2024-06-04 06:38:00
杨贵妃为何两次出宫回娘家
...见,在皇帝的心中,武氏早已有着皇后的地位。自从武氏死后,皇帝一直郁郁寡欢。此时,皇帝身边的太监高力士献言说,寿王(十八皇子)的王妃杨氏容貌绝美,与病逝的武惠妃长相十分相似。皇
2023-07-23 14:41:00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的目的是什么?
...。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到此为止。并没有耐心地瞪着李渊死后,才登上皇位。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不但中途有可能发生变故,更重要的,对李世民玄武门政变的定性,就得由李渊来做。这样,命运
2023-08-18 14:56:00
李世民为什么要纳李元吉的妻子为妃呢
...对李唐皇室产生深远的影响。按照这种特殊的婚俗,父亲死后,儿子可以迎娶后妈为妻;兄弟死后,家中其他男子可以迎娶嫂子或弟妹,以上两种情况,均不被视为“乱伦”之举。正因如此,李世民
2023-05-20 10:19:00
杨氏为什么嫁给杀害丈夫和儿子的李世民
...将杨氏家族连根拔起。可以说杨氏家族在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就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这个选择如果做错对于他们杨氏家族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当李世民成功夺取大唐江山政权后,整个杨氏家族天天
2023-08-07 21:33:00
李世民与李元吉正妻杨氏之间有哪些故事
...疑之地。”这句话,大概能推断出来。意思是说,李元吉死后,归仁县主是在充满危险的气氛中,在狭小的居所里,受到生母和嫡母(杨氏)的抚养,才长大成人。也就是说,李元吉刚死那会,杨氏
2023-07-20 14:45:00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一生被戴三次绿帽,死后还被“鞭尸”
...得道,鸡犬升天。”这样为杨坚父子立下汗马功劳,生前死后极具殊荣的人,为何在传统认知中,竟然被认为是祸国奸臣呢?其实这里面有着颇为复杂的原因。揭开杨素的面纱关于杨素的抨击,主要
2023-02-16 18: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