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寒假逢春节,孩子们或感受民俗,或制作节日糕点,或下田劳作,过得快乐充实而有意义——
动手实践“年味”浓
黄林熹同学混合搅拌黄油曲奇的原料
杨南宇正在用皮筋固定花灯
洪伟淇在菜田里摘菜
下田帮忙干活 认识农物
抬头一看,已到三点,高新区九湖镇林下小学五年(1)班的洪伟淇一看到点了,不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提醒,主动穿好衣服,跑到家里的菜田中,跟爷爷打过招呼之后,就开始下田帮忙干农活。
这不是洪伟淇第一次下地帮忙干农活,上次干农活还是在暑假期间。“不过暑假期间,我只是帮爷爷把一些长得不好的菜拿去喂鸡,简单地认识菜田里种的菜,还有就是把摘好的菜拿回家这些比较简单的活。”洪伟淇告诉记者。
今年寒假在家,洪伟淇将他干农活的技能进行了升级——摘菜除草,虽说爷爷只教了这两项技能,但洪伟淇学得非常认真。“摘菜的时候,除了将整根菠菜连根拔起以外,最好再拍一拍菠菜的底部,这样子放到菜篮子中就不会带着泥土了,拿回家洗菜时会更省事。”洪伟淇的爷爷耐心地教导着,洪伟淇也是有样学样,不一会就摘了不少的新鲜蔬菜。除了摘菜以外,洪伟淇还学会帮家里的菜田拔除杂草。只见在自家菜田中,洪伟淇仔细观察着,发现杂草后,用力抓住,使劲一拔,将整根杂草连根拔起。
对于洪伟淇的假期农活体验,洪伟淇的爷爷坦言道这次回来感觉一下子就长大了,很多活他都能干了。而洪伟淇更是说道:“春节之前家里忙,爷爷一个人在管理菜田,我自然要在空闲时间来帮帮爷爷了,同时到菜田干活也能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洪伟淇还补充道,现在家里吃的菜,都有他的一份力在里面,每次吃到自己种的菜,都能多吃几口。
☉本报记者 刘健宁 文/图
制作春节花灯 感受民俗
每年的正月十一,高新区九湖镇田中央村溪州都要举行一场庙会,在庙会上,家家户户的小朋友提着喜庆的灯笼到庙会上“热闹”,因此不少小朋友都有一手制作春节花灯的技能。今年寒假,就读于江滨小学二年(5)班的杨南宇同学也熟练地掌握了这一技能。
“准备6个红包袋、18根竹签、2条细绳、1个手柄、1个中国结、1条彩灯以及若干皮筋。第一步,给红包袋上下各剪两个洞,上小下大;第二步,将竹签插进剪好的缝里,再用皮筋绑在竹签上,将各个红包袋连接起来,首尾相连整理成六边形,并在红包上面用竹签将六边形的对角相连,形成花灯的灯架;第三步用细绳将手柄和中国结绑在灯笼上,再把彩灯一圈圈绕在花灯上,就完成了。”杨南宇同学一边介绍,一边熟练地进行着每一道步骤,约莫半个小时左右,一个精致的春节花灯就制作完成。
杨南宇的父亲告诉记者,杨南宇从中班开始就有尝试过自己制作花灯。“当时还小,很多都是我们帮忙孩子一起做的,做得也比较简单。今年就不同了,这次的花灯都是他一个人制作的,我们只负责给孩子提供材料,现在孩子已经做了三个花灯了。”杨南宇的父亲告诉记者。
一想到自己制作的春节花灯可以在庙会上展示,并跟着出行的队伍游村一周,杨南宇的心情就十分激动。“今年是我第一次自己独立制作春节花灯,我觉得还不够熟练,做得也还不够好,明年我希望能在我制作的花灯上多加一些剪影,并在里面加个光源,能够让花灯投射出更多好看的剪影。”杨南宇手提着制作好的花灯,笑着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刘健宁 文/图
烘焙节日糕点 “奇”乐无穷
春节前,芗城实小四年(6)班的黄林熹同学就和妈妈讨论应该怎么给亲朋好友送去甜蜜的祝福。对烘焙感兴趣的黄林熹提议,做些甜品给亲朋好友送去,正好学习如何制作甜品。
“这次我们来试着做黄油曲奇和椰蓉酥。要做黄油曲奇,首先要将黄油软化,加入糖粉和盐轻微打发,再分3次加入打散的蛋液搅拌均匀至完全融合,筛入低筋面粉和玉米淀粉,用刮刀压拌成团,放入模具整形成条,冷藏2小时后切片,放进预热160度的烤箱18分钟,表面金黄就可以出炉了。”在妈妈的指导下,黄林熹认真仔细地制作着,当黄油曲奇从烤箱中新鲜出炉时,奶香四溢,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我之前经常看妈妈制作一些甜品,有时候也会帮帮忙,比如打蛋、称重等,这还是我第一次自己制作甜品。”黄林熹告诉记者,这次和妈妈一共做了四种甜品,从采购原材料到试做样品再到调整配方,以及最后包装成袋,前后经历了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虽然每天在厨房帮忙,有时候很累,但能体会到做甜品的快乐,觉得这半个月很充实很快乐,而且我也独立制作了一份黄油曲奇,我也在寒假学到做甜品这一项技能。”黄林熹一边自豪地告诉记者,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以“奇”乐无穷命名的黄油曲奇。
制作的甜品在包装后陆陆续续地送给了漳州本地和晋江老家的亲朋好友,黄林熹的妈妈表示尝过“奇”乐无穷的亲朋好友都对此赞不绝口,在得知这一美味的黄油曲奇出自黄林熹之手,一时间黄林熹就成了亲朋好友口中的“巧手暖男”。 ☉本报记者 刘健宁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05: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