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孩子被确诊为抑郁症 我们可以这样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20 01: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芜湖医院(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 刘伟

15岁的茵茵(化名)是一个积极乐观、成绩优秀的孩子。但近半年,茵茵开始感到心情差、烦躁,对以前喜欢的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每天都感觉很累、不想动、只想哭,并出现入睡困难、白天疲乏,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等情况,甚至有划伤手背的自伤行为。家人送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抑郁症”。

由北京安定医院发起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重性抑郁占2.0%。

抑郁症是一种急需关注和治疗的疾病,那些“愁”的孩子,不是娇气,也不是脆弱,他们只是生病了,需要帮助,更需要正规的治疗。在如花一般灿烂的时期,如果被确诊抑郁症,孩子自己、家长及老师能做些什么呢?

青少年是自身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合理膳食很重要

如果你胃口很差,那就挑选均衡、营养且让你感觉兴奋的食物。如坚果、肉类、海鲜、香蕉等可以增加多巴胺的食物;辣椒、胡椒、黑巧克力等增加内啡肽分泌的食物;豆制品、绿叶蔬菜、谷物等增加血清素的食物。这些激素的增加会让你心情好、胃口好。

2.多晒太阳多运动

当抑郁导致行动和思维都变得缓慢时,运动能帮助身体和大脑都慢慢活跃起来。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喜好挑选运动,建议每周至少有三次户外运动,每次维持40—60分钟。如果剧烈的运动不想做,可以做一些家务劳动或者写日记、唱歌等。此外“光照疗法”一直是公认的辅助疗法,数据表明在光照时间较短的地区,抑郁症的发病率更高。因此不想运动时,出门晒晒太阳也是很好的选择。

3.规律的作息是底线

身与心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的,规律的作息会带给我们对身体及大脑一定的掌控感,而抑郁诱因之一就是缺乏掌控感。因此,规律生活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如果晚上睡眠很差,可以尝试午睡,适度午睡可以改善心情、缓解压力。一定要杜绝熬夜!熬夜会增加患有疾病的风险,还会导致皮肤变差、头发脱落、全身乏力等。

4.学会放松和发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旅行、养宠物、听音乐、深呼吸、和朋友谈心、计划每天至少做一件事等方式来让自己放松下来,可以每天写一句夸自己的话,也可以在无人的地方“发疯”似的大喊大叫一下,甚至可以每月哭一次。保持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尝试用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家长、老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1.抑郁症≠矫情≠脆弱≠懒

孩子患有抑郁症,作为家长或老师,要认识到孩子只是生病了。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它所表现出的症状是不受孩子控制的,不是心理脆弱导致的“矫情”“懒惰”。它有明确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手段和药物,同样,它与其它疾病一样可以治愈。

因此,面对抑郁症,我们要避免用力过猛:买各种专业书籍,恨不得立马就治好疾病。也要避免过度逃避:认为过几天就好了,不用管。要学会正视抑郁症,当孩子出现抑郁症状时,帮助孩子找到正规、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并配合诊断和治疗,是作为家长或老师首先要做的事情。

2.良好的倾听是利器

在正视孩子病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尽量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倾听者。和孩子交谈时一定要尽量避免直接提出劝告、辩解或指责,尤其是“不要想太多了”“别矫情,出去跑跑步就好了”之类的话语,看似是安慰,实则会让孩子感到自责。家长要尝试多倾听不判断,表明你想帮他,可以说“我在听”“有我在,你并不孤单”,孩子会更愿意和大人交流。

青少年受限于学校、学业、家长等,无法自由选择旅行、与朋友聚会、外出散心来缓解情绪。因此,这就需要来自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能够及时察觉孩子的需求,给予适当休息和恢复的时间,主动给予帮助,那孩子就不再是孤身一人在与抑郁抗争。

3.改变需要时间

如果当时有人能给孩子一个拥抱,说一句:你一定很辛苦吧。也许结果会不一样,身为家长,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正确看待疾病导致的学业落后或者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另外,千万不可操之过急,放慢脚步,配合医生,鼓励孩子进行规范治疗,创造低压的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耐心,照顾好孩子的生活。

4.做一名优秀的监督者

青少年的自制力不强,作为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及病情应时刻保持警惕,并做好记录。首先,当孩子的饮食睡眠、行为语言有异常要及时与医生联系。第二,对药物的严格管控。监督孩子按时服药,防止过量服药。第三,监督孩子按期复诊。第四,识别自杀的危险信号。孩子出现“我想死”类似言语或出现写遗书等行为,这些都是自杀的危险信号。家长发现这种信号,首先要确保安全,做到时刻陪伴,妥善保管可能用于自杀的工具等物品,锁好窗户,同时求助于专业人员,及时前往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抑郁症从来不是洪水猛兽,无论是谁患病,当面对它时,我们能做的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努力应对。只要渡过这条情绪的河流,对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如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家长必知必看!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家长必知必看!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普遍。抑郁症会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社交产生负面影响,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困扰。青少
2023-10-20 15:05:00
青少年抑郁报告发布,一半以上情绪障碍孩子有休学经历,家长存在高抑郁风险
...次调查覆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调查对象为孩子患有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家长。自2024年2月15日—2024年3月13日共收集1931份问卷
2024-05-29 09:50:00
青少年心理疾病家长请别再说:“孩子不配合”去耽误孩子了
...情越来越严重。1、强烈的病耻感社会上很多人仍然歧视抑郁症,导致父母的病耻感非常强烈,总害怕子女的病让别人知道,既丢面子,又对子女不好,所以才讳疾忌医,不重视治疗。2、家长认为
2024-12-11 17:04:00
有些孩子“不乖” 可能是抑郁了
...们为何会抑郁?如何帮他们治愈“心灵的感冒”?患重度抑郁症16岁女孩多次自残“如果结束了,我就不用痛苦了。”几天前,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被抢救过来的16岁小丽(化名)竟说出了这
2024-04-30 09:17:00
民生直通车丨呵护孩子心理健康 警惕青少年抑郁症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题:呵护孩子心理健康 警惕青少年抑郁症新华社记者李恒青少年抑郁症轻则会对学业、生活质量和人际交往造成阻碍,重则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青少年抑
2023-07-03 15:58:00
...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好端端的孩子,怎么就得抑郁症了呢?很多家长表示很“冤”,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的“谈虎色变”,内心升腾强烈的“病耻感”。在他们看来,家庭生活条件越来
2023-02-16 03:12:00
这些可能是抑郁症苗头 家长如何早发现?
...青少年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青少年抑郁症,需要早发现早干预。那么,青少年抑郁症有哪些苗头?作为家长如何早发现?在本期《1分钟养生课》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
2023-02-14 09:25:00
心理疾病低龄化的背后
...活方式、活动空间不足、学习压力过大等都是造成青少年抑郁症的诱因。抑郁症从不良情绪开始在桥西区西沙河路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市心理协会会长曲重莲说,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患上抑
2023-10-31 07:54:00
...告知家庭、学校、社会,明白“年少识愁且需要倾听”。抑郁症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它并不是脆弱,更不是矫情,抑郁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诱发,全世界都为之困扰的疾病。孩子面对的世界并
2023-08-19 08:5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