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国是如何度过邯郸之战的灭国危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1 10: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赵军战死20余万,投降的20多万又被“人屠”白起下令坑杀,赵国国力元气大伤,全国精壮男丁大多损失殆尽,一时间出现了家家戴孝、户户治丧的凄凉场景。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力大损、精锐尽失的赵国,却能在与长平之战相距仅仅一年之的邯郸之战(公元前259至公元前257年)中顽强抵挡秦军的持续攻击,结果不但保住了摇摇欲坠的赵国国运,而且更是转守为攻一举扭转战场态势,这不得不说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赵国是如何度过邯郸之战的灭国危机

秦国在邯郸之战上的失败,主要起自于决策层内部对赵方针的反复摇摆。

本来按照白起的设想,是要趁着长平之战消灭40多万赵军的余威,向赵国都城邯郸进发一举灭亡赵国。此时的赵国完全笼罩在长平前方全军覆没的恐惧情绪中,再加上白起特意放归的几百未成年赵军到处散布“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赵军在兵员、军械、战斗力等方面均难以短时间内重整旗鼓。

可以说白起作为战神,在战机的把握上是非常准确精到的,秦军若快速出兵,赵国极有可能来不及布置有效的防御力量。只可惜秦昭襄王听信范睢的意见,叫停了白起的进军计划,转而采用外交手段逼迫赵国割地屈服,才给了对手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

赵国是如何度过邯郸之战的灭国危机

邯郸之战的起因,是秦昭襄王恼怒赵国不按约割让城池土地,反而谋划与其它国家合纵共同抵御秦国。于是昭襄王派王陵率军20万直指邯郸,第二年增兵10万,后又添兵5万,前后总数将近35万。

考虑到长平之战50余万秦军也是战损过半,战场白热化阶段甚至到了动用“娃娃兵”,将全国15岁以上男子尽数征发到前线的地步,因而有理由相信邯郸之战秦军投入整整35万兵力,也是押上了全部的家底。

赵国这边,趁着长平、邯郸两场战役之间将近1年的喘息时间,从全国各地组织征召起10万新军,又将北部戍守防御匈奴的骑兵抽调出一半回援,就连平原君赵胜家的妻妾都被编入军伍值戍邯郸城头。相比于王陵所属先期参战的20万秦军,赵军人数已经超过的对手的半数以上。

虽然这些新征入伍的士兵缺乏军事战法训练,然而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更兼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上下尚武风气盛行,因而赵人素来勇武好战。再加上长平之战秦军杀死赵军40余万的国仇家恨,使得赵国上充满了保家卫国的同仇敌忾之感,军心士气十分统一。

赵国是如何度过邯郸之战的灭国危机

不同于长平之战赵国一家与秦国死打硬拼的情形,此次邯郸之战赵国在对外交统一战线的经营上颇为重视。

赵国将赵齐边境六城割让齐国,换来齐国对赵国的粮草军械后勤支持;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门客毛遂“挟持”楚考烈王,争得10万楚军支援邯郸;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斩杀魏军统帅晋鄙,夺得10万兵权开赴赵国前线。

可见长平之战尽管赵国惨败收场,但却也给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东方六国猛敲了一回警钟。失去了赵国这道抗衡、牵制秦国的屏障,其余韩、魏、燕、齐、楚五国也是惊惧不已。

特别是白起残忍坑杀赵军投降士兵的举动,让六国军民产生了这样一个概念——“战是死,降也是死,与其投降被杀,还不如摒弃幻想放手一搏,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因而长平之战后秦国接下去的兼并战争变得更加激烈残酷,攻守双方大多俱是拼尽全力的死战血拼。

赵国是如何度过邯郸之战的灭国危机

邯郸之战,赵军坚守死战不退,一连斩杀秦军五个校尉级的军官,终于打破其余五国对秦军的畏惧、观望情绪。赵、魏、楚三军合兵一处,竟然破天荒的逼降了秦将郑安平所率的2万秦军。于是东方各国成功组织起战国末年最后一次的合纵攻秦,一鼓作气几乎将秦军打得龟缩回了函谷关以内。

秦国实力大耗、损军过半,统一六国的步伐被大大延缓。六国也得以暂享十多年的太平光景,直到秦王嬴政继位发动最后的大规模统一战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邯郸之战与长平之战的结局为什么如此的不同
...飞。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秦国“战神”白起率军在赵国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打了一场影响整个战国局势的大战,史称长平之战。此战赵军惨败,秦军得以进占长平,自此战之后,秦国一统天下
2024-02-19 20:29:00
赵国长平之战后拒不割地,一战把秦国打怕十年
...。而这场战争最终也以秦朝的胜利结束,可纵然是这样,赵国在失败之后仍然拒不割地,且秦国也没有继续咄咄逼人,这场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彼时兵强马壮的秦国也终于认识到赵国
2023-01-10 22:56:00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乘胜灭赵,秦昭襄王决定暂时议和,谁更有道理
...赵括的率领下,赵军被秦国名将白起歼灭了45万人,这是赵国参与长平之战的全部兵力了,白起只留下240个年龄很小的赵军士兵,把这些人放回邯郸报信,白起这么做的目的有两点:1、震撼
2024-12-03 10:19:00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多强?长平惨败之后还能屹立不倒,大败诸侯军
...模战争给当时的各国民众带来了多大的阴影。长平之战,赵国一战损失40万人,几乎亡国仅秦赵长平一战,赵国就有40多万将士长埋长平。赵国经历如此巨变,以当时赵国的人口数字来计算,能
2023-01-29 16:46:00
长平之战赵国几乎亡国,为什么还能大败燕国?
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爆发了长平之战。此战,白起击败了赵括,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在长平
2023-07-10 08:04:00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廉颇,因屡立战功而闻名于诸侯
...说字洪野,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
2024-06-28 19:52:00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不增兵救援
...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在被秦军围困46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突围,四次突围均告失败,赵括在突
2023-10-24 17:26:00
战国时期秦国哪位名将,30多年内攻城70余座
...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
2024-06-28 19:16:00
战国时代秦赵变法:不同的应对策略与历史走向
...“持戟百万”的楚国攻克其都城,战斗力之强可见一斑。赵国胡服骑射改革后成为山东六国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兵员数量是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从兵员数量上看,赵国在赵惠文王时期仅次于秦
2023-11-15 15: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