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为什么华为的车只能越卖越贵?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6-12 15:36:00 来源:AutoReport汽车产经
为什么华为的车只能越卖越贵?

端午假期最后一天晚上,余承东发朋友圈祝贺鸿蒙智行全系端午三天大定突破7000台。“持续领跑高端豪华新能源赛道!”‍‍‍‍‍‍‍‍‍‍‍‍‍‍‍‍‍‍‍‍‍‍‍‍‍‍

从“高端”到“豪华”,从问界到享界,已经更名为鸿蒙智行的华为智选车,在越卖越贵的赛道上越走越远,与新势力们当下的普遍走向并不相同。

不久前,小鹏汽车宣布将会在本月发布全新的子品牌MONA,预计MONA首款车型售价或为15万;5月15日蔚来也在上海发布了全新品牌“ONVO乐道汽车”,其首款车——家庭智能电动中型SUV乐道L60亮相并开启预订,预售价21.99万元起。

至于MEGA失利后推迟了纯电SUV上市计划的理想,目前收缩阵线专注在了卖增程车上,最近用降价策略刺激了一波销量。而MEGA的失败,不仅代表着理想转纯电尝试的失败,也代表着其价格体系冲高的失败。

总之为了在淘汰赛中生存下去,新势力品牌中现存两个流派:一是固守现有的地盘和价格区间,二是向下走,寻求销量扩张的更大空间。只有华为是个例外。

5月31日开启预售的华为鸿蒙智行第三个品牌享界的首款车——定位行政级豪华旗舰轿车的享界S9,预售价为45万元-55万元。继M9之后,夯实了华为系车型定位“豪华”的价格区间。当然后面还有华为与江淮合作的尚未定名的百万级豪车。

从问界到智界再到享界,价格从25万加码到50万,甚至还将上探100万级……华为似乎想用智驾这张牌,通杀中高端新能源车市场。

NO.1

[“不得不”越卖越贵的华为汽车]

问界M5、M7从25万到30万+的定价还算是增程SUV市场的主流定价水平;智界S7二次上市后(24.98万-34.98万)的定价,无疑是本着宁愿多给配置也不拉低售价的原则;价格再攀新高45万起步预售的享界,无论对比蔚来ET7还是终端优惠后的BBA“56E”,都没什么性价比可言了。

有人评价,拉低售价容易影响品牌口碑和定位,所以华为的做法更像是在降价潮上保证口碑的无奈之举。余承东最近在发布会上的话术,也变成了“卷价值而不是卷价格”。

但余承东的另一个“苦衷”——价格打不下来,或许才是真相。

今年4月的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余承东说,“30万以下车用华为高阶智能驾驶,都是在亏本卖。”他进一步表示,华为目前因为供应链、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受制裁,造成智驾的成本还有点偏高。

华为智驾的成本高,在业内是人尽皆知的事实。目前,华为智驾团队已超过7000人,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300亿。

对比之下,比亚迪和小鹏汽车智驾团队在3000-4000的规模;小米三年,投入3400人、总共300亿,有了第一款车小米SU7的问世。而华为的300亿仅仅是智驾的投入。

在创新研发的投入力度上,华为称第二,国内企业估计没人敢自称第一。具体到汽车业务,从软件算法到智能芯片自研,任何一家新势力也都难以望其项背。这也是为什么华为智驾虽起步不算最早的,但依然快速跻身第一梯队的原因。

除了华为自己的投入成本,还有合作伙伴的成本。

车展期间一位合资企业高管层吐槽:“华为跟车企合作之后可以降低软件成本,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帮他降低硬件成本。每一家有自己的供应商、零部件体系,不可能形成一个平台,不能复用。”

在他看来,这是华为鸿蒙智能行注定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华为汽车即使越卖越多,也将无法实现大幅度降低硬件成本。

对于现在的华为汽车来说,技术的护城河有了,但是像比亚迪一样的成本护城河确实尚未建立。

打不下来的成本、华为汽车坚持的中高端定位,加上鸿蒙智行旗下各品牌之间需要定位区隔,以及余承东的盈利压力……种种因素叠加,让华为汽车定价越来越高成了必选项。

NO.2

[卖的贵,就能盈利?]

大量人力财力的投入,也导致从2021年到2023年,华为车BU分别亏损了100亿、80亿、60亿。

三年前,任正非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的声明。提到华为应该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削减一切不赚钱的业务。可想而知几年来余承东身上的盈利压力有多大。也因此,余承东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盈利和亏损的问题。

由于销量规模还没起来,华为车BU去年还是华为体系中唯一不盈利的业务单元。不过今年5月,余承东已经宣布了车BU的“盈利”。他表示,今年一季度华为智选车、车BU已经全部扭亏为盈。

与华为车BU同时盈利的,还有其合作伙伴赛力斯。

根据日前赛力斯对外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赛力斯一季度净利润转正,结束了连续4年的亏损态势。而2023年全年,赛力斯净亏损还高达近24.5亿元。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约265.61亿元,环比增长38.61%,同比增长421.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8.4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车BU和赛力斯同时盈利的最大功臣是问界M7。去年8月,耗5亿巨资改款后的新问界M7,趁着华为手机Mate 60的热销,收获了巨大关注度和终端订单。问界品牌也由此起死回生。

截至5月底问界新M7Ultra版上市的时候,M7的订单量已经累积达到18万个。

但繁华背后,隐藏着华为汽车的多重困境。

为什么如此热销的M7才推出8个月就要升级换新?因为开局漂亮的M7如今已有增长乏力的迹象——今年以来M7的销量从月销3万台跌到了4月份的9000台,5月份由于官方没有公布具体车型数据,综合估算M7销量大概在8000-9000台左右。

用新车迭代制造新一波消费刺激,虽然粗暴但有效。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华为手机慢慢退烧,问界M7 Ultra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终端销量?问界的巅峰又是否已经过去?均尚未可知。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问界M9由于成本过高,现在的价格依然是在赔钱卖。‍‍‍‍‍‍‍‍‍‍‍

可以确定的是,已经盈利的车BU,想要继续在下一个季度保持盈利,并不容易。因为余承东目前的难题远不止问界M7。

智界S7在二次发布后销量有所抬升,4月份销量达到了5012辆,5月回落到3455台。这样的销量规模必然是没有达到盈利标准的;

将在8月上市的享界S9,不说单挑BBA C级轿车的难度有多大,单说华为与北汽的合作磨合是否也会遭遇当初智界S7交付困难的类似情况?而北汽之后还有江淮,新一轮从0开始的“折磨”;

据了解,鸿蒙智行端午假期三天的7000大定,6000都是问界贡献的;‍

此外,越卖越贵的华为汽车,必然将面对向上越收越窄的市场规模,以及对品牌积淀的考验……

总之,一季度车BU的盈利只能算是给华为汽车继续前进打了剂强心针,后面还有一个“加强排”的问题等待余承东去攻克。

NO.3

[写在最后]

去年华为车BU分拆独立,子公司“引望智能”已经注册。目前华为已邀请长安、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奔驰、奥迪、一汽等车企参与融资。

利用外部资本搞活新能源汽车,是这几年汽车行业的惯常玩法。缺钱的华为车BU独立融资,至少可以暂时卸掉盈利的包袱,轻装远行。有金融机构人士表示,该合资公司的估值达到上千亿元。

时至今日,华为汽车依然是汽车行业一个独特的存在,有人感谢华为带给汽车智驾的巨大声量,更多人期待华为汽车真的能成为中国中高端汽车的一张名片。

任重道远,余总加油。实在不行,咱还是自己造车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1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而每家每户的改革,几乎都绕不开一个熟悉的名字——华为。1月10日,广汽集团宣布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与华为深度融合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定义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以及生态
2025-01-22 10:31:00
挖墙脚、荐竞品、邀抱团,雷军、华为共演车圈商业攻防战
万万没想到,华为竟然真的对小米汽车出手了,而且“财大气粗”风范尽显。有网友爆料称,选购智界S7付完尾款后,可以用小米SU7锁单不可退的5000元定金抵扣。四川华为一家授权店透露确
2024-04-23 10:17:00
“亲儿子”扩容,华为汽车夺嫡之争来了
华为不造车,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正在渗透越来越多的车企。11月27日下午,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自9月中旬发售以来,华为和赛力斯共同打造的问界新
2023-12-04 09:04:00
华为智选车版图再扩张:与奇瑞合作首款轿车亮相,25.8万元起“亏本卖”
问界销量“起死回生”之际,华为在智选车业务“再落一子”。11月9日,华为举行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发布暨智界S7新品预售活动。在发布会上,华为提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对华为智选车模式进行
2023-11-13 17:57:00
赛力斯:华为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赛力斯的自强之路
从东风小康面包车到走进华为旗舰店、从连续亏损四年到今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赛力斯实现了完美逆袭。赛力斯实现盈利的第一功臣,无疑是与华为联手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该品牌旗下的M7
2024-08-25 03:14:00
集齐“四界”还不够!华为注册“仙界”“天界”等商标持续布局智能车
在汽车领域,华为还在下一盘更大的棋。11月21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方网站,华为近期申请成功了包括“仙界”“天界”“君界”“峥界”等多个商标,国际分类为12,涵盖电动运载工
2024-11-21 16:51:00
华为余承东:准备战斗
...帅编辑|马吉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盈利目标紧逼之下,华为车业务的调整与改变从内部开始。来自多个信源的消息显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正迎来多项人事调整——华为车 BU CO
2023-02-08 09:45:00
赛力斯:巨亏百亿后,要迎来春天?
...想汽车自制“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中,赛力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汽车,也凭借问界系列产品以累计销售2.81万辆的成绩,一跃成为2024年前四周新势力销
2024-02-02 09:33:00
赛力斯能过个肥年了
...是支撑赛力斯利润摸高的锚点。 2023年12月底,赛力斯和华为推出了问界M9,这一产品迅速成为市场爆款,M9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让赛力斯在2014第一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而且
2025-01-22 18:31: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