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久弥新军民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2 09: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邵阳日报

历久弥新军民情

——洞口县一家四代接续守护红军墓的故事

8月1日,王军带着家人像往常一样,来到洞口县花园镇西中社区李家渡红军墓,清扫、祭奠……每一个动作,王军都熟稔于心。

王军今年45岁,中共党员,退役军人,是洞口县花园镇西中社区李家渡红军墓第四代守护人。王军1997年12月入伍,2000年退出现役回乡,一直在广东沿海地区打拼。2013年,王军父亲王水洪的一通电话,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父亲希望王军放弃外面优越的生活,回来承担守护红军烈士墓的责任。原来,在王军之前,他们家已经连续78年三代接力守护红军墓。当好红军墓守护人已成为王军一家的传统。

1935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途经李家渡(现洞口县花园镇西中社区)的时候,20多位红军战士在此牺牲。当时,王军的爷爷王康元年仅12岁,放牛回家路过麦子塘时,眼看炸弹落在身边,一名红军战士扑上去将他压在身下。王康元躲过一劫,那位红军战士却英勇牺牲了。为了报答红军战士的救命之恩,王军的曾祖父王仁德喊上乡亲们,一起冒险将牺牲的红军战士遗体安葬在麦子塘的一块空地上。后来担心遭地主破坏,又将烈士遗骨移葬长岭界。王仁德去世前,特意立下家规家训:一是每年的春节、清明节和中元节,都要先祭红军烈士,再祭祖先;二是要世世代代守护好红军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爷爷王康元入了党,担任西中大队的书记,为了守护红军烈士墓,他放弃了转干的机会。去世前,王康元特意将守护红军烈士墓的责任郑重移交给了王军的父亲王水洪。王水洪是个不善言辞的老实人,一直默默无闻地守护红军墓。直到2013年因为高血压导致脑中风,他担心无力承担守护责任,才有了召唤王军回来的那通电话。

王军当时月工资收入已经过万元,在珠海买了房子,妻子、儿子和岳父母都在珠海生活。经过深思熟虑,他说,作为家中的长子,第四代守护红军墓的责任必须承担起来。他做通妻子和岳父母的思想工作,放弃高薪,辞去工作,卖掉房子,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守护红军墓。

回来后,好多人说王军傻,放弃高收入回乡义务守护红军墓,王军总是坦然地说:“没有当年红军战士的英勇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的傻是值得的,当好第四代红军墓守护人是有意义的。”

为了更好地保护红军墓,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王军举家搬进红军墓旁的老村部。洞口县把李家渡红军烈士墓作为党性教育基地,持续加大投入,打造成新的红色教育基地,许多单位的党组织在这里开展党日活动,进行党性教育。每年的清明节和烈士公祭日,县、镇的清明祭扫和烈士公祭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王军说,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发生在这里的红军故事。我要把祖辈守护红军烈士墓的家训告诉我的儿女,要把发生在我身边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医疗义诊捐赠物资!武警汕尾支队走访慰问海丰沙大村烈士后代
...传颂。从此,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村委副书记曾俊平深情说道。支队常委领导走访慰问烈士后代,高度赞扬了曾老三代从军、敢于牺牲奉献的崇高品格,激励在场
2024-01-26 09:44: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浇灌出的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董蕾)编辑:祝萍审核 :范昭
2025-04-02 15:30:00
追寻·闪亮的坐标①丨在大别山“穿越时空” 追寻最绚丽的“红色”
...研学教育活动2万余人次。在时间的淬炼下,大别山精神历久弥新,在历史的深处回响延伸,成为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董蕾 实习生 范弘烨)编辑:陈静
2024-04-02 09:49:00
复兴路上新长征⑧|重庆:守护心中“长征路”
...故事,通过不断收集完善,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以及深厚的军民鱼水情体现在故事的细微之处。赵福乾(右前)在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开展讲解。(受访者供图) 为了把红色故事讲好、把长征精神
2025-01-12 23:57:00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人民眼·传承红色基因)
...,寻的是血脉上的亲人,赓续的是精神血脉。”历史记忆历久弥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又到烈士纪念日前夕,烈士陵园内,无名碑前,祭扫的群众络绎不绝……
2024-09-27 05:41:00
...战士打土豪分粮食,村民为红军战士搭桥、摆渡、放哨,军民结下深厚的鱼水情。“我们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当年红军抵达芹溪河渡口时,因为当时木桥被洪水冲毁,红军无法过河。在红军焦急
2024-04-03 01:39:00
走近“半部电台”  重温红色电波(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不仅是一部电台,也是历史的讲述者,所承载的长征精神历久弥新。现场在剧场上一堂思政课雷声滚滚,几道闪电划破天际;舞台上方,倾斜而下的水柱化作“湘江”;舞台两侧,数十名红军从吊桥
2024-09-04 07:09:00
...党员、学生和志愿者来此地开展爱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军民鱼水情,也已扎根在当地群众心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村里有100余名村民先后参军。“今后,我们要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将
2024-04-04 00:01:00
...热土。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在这里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如今走进这座城市,双拥之花开满街头巷尾。在广场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悬挂着醒目的双拥宣传标志和标语;在城市的主要路口
2023-06-14 12: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
壹点笔墨|无棣朱氏溯源考
2019年清明节期间,我曾倡导并组织青州衡王府的衡恭王后裔族人,举行了首次集中、统一、大规模的“衡恭王后裔祭祖恳亲”活动
2025-08-23 18:34:00
8月23日,“河北五超”承德主场对阵保定,“皇上”又来给承德加油,上次喊出夹子音,这次直接上设备!
2025-08-23 21:45:00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