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宗王谨慎处宰职,未想惨作鬼目粽——江夏王刘义恭的无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9 23:10:00 来源:精彩生活

南朝宋永光元年(公元465年),一支羽林军在一个穿着龙袍的少年带领下闯入一座豪华的府邸,老者苦苦哀求,但穿着龙袍的少年咬牙切齿,拿起手中的利剑,不由老者分说,就向老者的头颅砍去,老者人头落地。少年看着老者身首异处的尸体,仍旧不解恨,他随后将尸体肢解,掏空五脏。挑出老者的眼球,用蜜汁浸泡,笑称之为“鬼目粽”。

少年看着老者身首异处的尸体,仍旧不解恨,他随后将尸体肢解,掏空五脏。挑出老者的眼球,用蜜汁浸泡,笑称之为“鬼目粽”。那个穿龙袍的少年是刘宋第六位皇帝刘子业,而被他杀掉的老者则是他的叔祖刘义恭。那么刘义恭做了什么,以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呢?

宗王谨慎处宰职,未想惨作鬼目粽——江夏王刘义恭的无奈

▲刘子业剧照

01

刘义恭是刘宋开国之君刘裕的第五子,刘裕以军功立威,也就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所描述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后来逐步执掌了东晋朝政,最终于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代晋称帝,国号为宋。后世为了将刘裕所建立的宋朝,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习惯上称刘裕所建的宋为“刘宋”。

刘裕称帝后,刘义恭尚且年幼,还未获封。两年后刘裕病死,刘义符即位,但也很快被废黜。此时年幼的刘义恭仍留在建康城内,一些大臣曾提议就近拥立刘义恭为帝。但遭到执政的傅亮等人的反对。当然,此时年幼的刘义恭可能并不太清楚皇位意味着什么。

宗王谨慎处宰职,未想惨作鬼目粽——江夏王刘义恭的无奈

▲古代皇帝剧照

景平二年(公元424年),刘义恭的三哥刘义隆当上了皇帝,封刘义恭为江夏王,出镇南徐州。后来,荆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受征入朝,担任宰相。而荆州这个地方非同凡响,地广兵强,是国之重镇,刘裕曾嘱咐诸子,需要依次镇守此地。因此,原本镇守此地的刘义康走了,便需要一位王爷来补上这个空缺,于是刘义恭立刻被调遣荆州。

这个阶段,刘义恭更像是自己兄长手中的一枚棋子,被调来调去,也不见史书中说他有什么功绩和过失。在地方上呆了多年的刘义恭,在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突然接到从建康发来的诏书,诏书的大致意思是说让刘义恭入京辅政,此外还授予刘义恭侍中、司徒、录尚书事等职务。

宗王谨慎处宰职,未想惨作鬼目粽——江夏王刘义恭的无奈

▲古代朝堂剧照

这时,刘义恭便知道建康的朝堂之上出了大事。果然在这一年,刘义隆因见到刘义康权倾朝野,感受到了威胁,于是刘义康被外放。可能刘义隆还是觉得兄弟更靠谱一点,所以将宰辅之位留给了五弟刘义恭。

02

刘义恭入朝任职,但听闻四哥刘义康被罢免的事情,他心里不免感到害怕,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有了四哥的前车之鉴,刘义恭处理政事就显得谨小慎微,他虽然挂着宰相的名头,却依旧把一切政务交由皇帝决断,自己顶多签署一下文书。帝相之间因而相安无事。显然对刘义隆而言,他并不需要一个才能出众的宰辅,他其实只是希望有一个听话的仆从罢了。

宗王谨慎处宰职,未想惨作鬼目粽——江夏王刘义恭的无奈

▲古代战争剧照

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刘义隆发动北伐,让刘义恭总领战事,进驻彭城。但宋军攻势受挫,被动转为防御,而北魏军队则乘势反击,攻至萧城。魏军当时距彭城仅有十余里,形势迫在眉睫,需要早下决断。刘义恭大为惊慌,连忙召集僚属商议此事。

沛郡太守张畅属于死守派,力主坚守彭城。徐州刺史武陵王刘骏也认同他的建议。刘义恭见大臣们如此说法,于是不敢再做他想,决心守好彭城。不久后,北魏皇帝拓跋焘指挥大军攻打彭城,然而屡战屡败。此时魏军兵锋虽锐,但已是强弩之末,如果此时刘义恭出兵,便可截断魏军后路,但刘义恭却闭城不出,致使魏军全身而退。

宗王谨慎处宰职,未想惨作鬼目粽——江夏王刘义恭的无奈

▲古代攻城画像

刘义恭主持北伐,先是御敌不力,继而畏敌不战,因此被免去太尉、司徒之职,降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但刘义恭这样无能,刘义隆却没有责怪他太久,反而很快就让他官复原职。从这一次北伐的经过不难看出刘义恭是一个才能相对平庸的人。

03

后来刘义隆的太子刘劭发动政变,弑父自立,刘义恭迫于形势,只得对刘劭等人持配合态度,并主动交出兵权,以求自保。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局势对于刘劭方面越来越不利,刘义恭也不愿为刘劭卖命,竟然趁刘劭大败,单枪匹马逃出城门,划船渡过秦淮河后,逃之夭夭了。

宗王谨慎处宰职,未想惨作鬼目粽——江夏王刘义恭的无奈

▲影视剧中的皇亲贵族

而刘义恭留在建康城内的十二子悉数被刘劭所杀。最终刘义恭以自己十二个儿子的性命为代价,押对了筹码。最终刘骏攻取建康,杀刘劭等人后称帝,这就是宋孝武帝。在宋孝武帝一朝,刘义恭作为皇帝叔父,虽地位尊崇,但由于孝武帝暴虐无常,刘义恭整日提心吊胆,不敢与朝中大臣私相往来。

大明八年(公元464年),终于熬到孝武帝病逝,刘义恭以为平安无事,于是整日设宴饮酒,玩乐逍遥。但他却想不到,此时坐在皇位上的刘子业相比其父更加残暴。在觉察到刘子业残暴嗜杀的性格后,刘义恭与他的同僚柳元景、颜师伯都忧惧不已,于是三人开始密谋废黜刘子业,由刘义恭即位为帝。

宗王谨慎处宰职,未想惨作鬼目粽——江夏王刘义恭的无奈

▲刘子业剧照

但由于他们三人手中没有兵权,于是只能求助外援,最好的人选便是手握兵权的沈庆之。但沈庆之与颜师伯的关系一直不好,于是知道此事后反而更想报复,遂向刘子业告发此事。刘子业早就厌烦刘义恭平日的对他劝诫,现在又得知刘义恭想要谋朝篡位,更是怒上心头,于是亲自率羽林军攻入刘义恭的府第,这便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血腥的场景。

结语

总的来说,刘义恭性格怯懦,心无韬略,换做一般的朝代,这样的王爷似乎可以平安地度过一生,却无奈生于大争之世,即使行事谨慎,但也最终无法逃出被残杀的结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宋第三位皇帝,为何结局十分悲惨
...相继败阵撤退。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七月,宋文帝以江夏王刘义恭节度诸军担任北伐主帅,兵分四路并进,大举伐魏。此战,柳元景、薛安都的西路军虽然击破北魏洛州守军,曾一度收复
2023-01-17 17:40:00
...吴平令袁惲等谋反”,他们占据郡城,想要拥戴刘义康。江夏王刘义恭担心有人继续利用刘义康作乱,于是提出“宜徙广州远郡,放之边表,庶有防绝”。宋文帝表示同意,但还没有出发,就又出事
2023-05-09 10:12:00
孝武帝顾命大臣的矛盾,两两对立之下皆有难解之怨
...景、颜师伯等以前废帝狂悖,密谋废立,“(沈)庆之与江夏王(刘)义恭素不厚,发其事”。此处,史书明确记载沈庆之与刘义恭一向不和。元嘉二十七年北伐之前,沈庆之与刘义恭交集较少。沈
2023-05-11 11:02:00
宋文帝刘义隆的一生
...意刘义康外调江州,转而将扬州刺史授予比较听话低调的江夏王刘义恭。宋文帝在位期间发动了三次针对北魏的北伐行动。第一次是在元嘉七年,到彦之为主帅,宋军一度夺回洛阳、虎牢等四镇地盘
2023-08-30 19:45:00
刘裕的七子:命运多舛的皇族
...刘义隆之弟。刘义恭儿时聪明活泼。宋文帝即位时,封为江夏王。公元440年,刘义恭接替刘义康为宰相。刘骏即位为孝武帝后,刘义恭被拜为太尉、太傅、录尚书事、南徐、徐州刺史。公元46
2024-01-04 05:25:00
宋平刘义宣之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至江陵后被朱修之所杀。结果臧质被俘后斩于建康。兄长江夏王义恭修书与朱修之,令义宣自尽,书未送至,义宣已于狱中为修之所杀,时年四十。有子十八人,除两人早卒外,其余都因这次叛乱而
2023-10-08 15:48:00
刘裕雄心与刘义隆的复仇之战:第二次元嘉北伐的背景与转折
...杀、滥杀朝臣的恶劣先例。拓跋焘兵临长江后,宋文帝、江夏王刘义恭、武陵王刘骏和太子刘劭等人,担心曾因谋反被贬职的彭城王刘义康借机叛乱,就上表文帝,将刘义康杀害。战争结束后,太子
2023-11-18 16:06:00
447年,衡阳王刘义季喝得酩酊大醉,病逝家中,年32岁,也是一种幸运。相对他的6个兄弟而言,刘义季是幸运的,只有他善终。482年,齐高帝萧道成奄奄一息,对儿子萧赜说:“刘宋如果不
2024-07-08 21:31:00
刘宋与北魏是死敌,宋武帝刘裕的孙子为何叛逃北魏?
...无道,诛害群公,忌惮诸父”。永光元年(465年)八月,江夏王刘义恭被前废帝杀害,消息传来,刘昶上表入朝,“遣典签蘧法生衔使”。实际上,刘昶是想试探一下前废帝的态度。最初,前废
2023-02-04 20: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