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原当时的霸主晋国,和最强大的南蛮楚国,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的战争,史称“城濮大交兵”。这场战争,改变了楚国强盛侵凌中国,而晋国代表晋文公称霸的过程。这场战争,是楚国自楚武王以来的第一次失败,也是面对敌国的强大对手之间的第一次较量,却以楚国失败而告终。但这场战争史书的记录留下很多疑问,以至于两千年后还有很多学者为之争论不休。
楚国君王叫楚成王,虽然不是楚国历代君主中的佼佼者,却并不昏聩。在中年时期的楚成王,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率领楚国大军的主帅叫成得臣,大小数十战从未有过失败。而且统兵经验非常丰富,统领的楚军更是兵锋正健。城濮大交兵之前,成得臣讨伐宋国、围困郑国、迫降曹国、打垮许国、亲救卫国,等等,所向披靡。部下斗越、斗勃、宛春等一班将佐,如同猛虎下山,勇猛无比。
晋国晋文公在当时也是人才济济。元帅先轸足智多谋,谋臣狐偃、狐毛成为智囊,韩厥、魏犨、赵衰当世名将(这三人正是韩国、魏国、赵国的先祖),尤其是元帅先轸,用兵多变,犹如后世诸葛亮。晋文公自即位以来,君臣同心,礼贤下士,体会下情,国泰民安。致使国力强盛,兵多将广。这个时期所有国家中,唯有晋国和楚国一相匹敌。
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这场战争的第一个疑问是,楚成王并不想打这一战,而是主帅成得臣自恃其才,在楚王面前夸下海口要打此战。史载楚王召令尹子文问曰:“孤欲召子玉(成得臣字)还,而子玉请战,于卿何如?”子文曰:“晋之救宋,志在图伯。然晋之伯,非楚利也,能与晋抗者惟楚,必遣使至楚,楚若避晋,则晋遂伯矣。且曹、卫我之于国,见楚避晋,必惧而附晋。王但戒子玉勿轻与晋战,若讲和而退,犹不失南北之局也。”
令尹子玉的话已经讲得很清楚,与晋国必须战,不然附属的诸侯国都会叛楚附晋。只不过要成得臣慎重行军,能够和平演变最好,那么两国一个在北方称霸,一个在南方称王,互不干扰。而楚成王曾经有恩于晋文公。当时晋文公还在颠沛流离,楚成王盛情接待他,晋文公感念,曾说:“若有朝一日与大王对战沙场,我情愿退避三舍。”风华正茂的楚成王自即位以来,从未怕过任何对手,岂有不想打这一战的道理。
这场战争的第二个疑问是,成得臣的态度。史载成得臣见使者宣言愤愤不平,谓众诸侯曰:“宋城旦暮且破,奈何去之?如遇晋师,请决一死战,若不能取胜,甘伏军法。”私以为,史载成得臣的态度有误。如前所说,成得臣身经百战,用兵经验非常丰富。对上一个强大的对手,没有理由如此狂妄。史载成得臣在这场战役中经常大怒,按照常理来讲是谓失态。这就更可疑了。身为一军之帅,统兵多年,又不是初出茅庐,怎能动不动就失态呢?
这场战争的第三个疑问是,晋军元帅先轸的用兵,简直如神仙料事,毫不破绽。史载先轸阅兵车,共七百乘,精兵五万余人少长有序,进退有节。分拨兵将,使狐毛、狐偃引上军,同秦国副将白乙丙攻楚左师,与斗宜申交战;使栾枝、胥臣引下军,同齐国副将崔夭,攻楚右师,与斗勃交战。自与犨溱、祁瞒中军结阵,与成得臣相持。却教荀林父、士会,各率五千人为左右翼,准备接应。再教国归父、小子憗各引本国之兵,从间道抄出楚军背后埋伏。
看看,如此用兵,不要说对方是成得臣,换成任何一个敌将都要大败。这种用兵排阵哪里是人间所为,分明是吕洞宾下凡度世。可见史书的记载也有不确的地方。但不论疑问多少,城濮大交兵的确以楚军败北而致使晋文公图霸成功。据说成得臣兵败羞于见到楚成王,直接自杀。晋文公听说后,私下对群诸臣说:“我今日不为称霸而喜,我高兴的是楚国成得臣死了。他一死,其它人不足虑,我们都可以高枕无忧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