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硬骨头”铁铉:让朱棣最头疼的对手,即使被油炸而死也拒绝屈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7 20:29:00 来源:大话西游

明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的叔父燕王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因不满朝廷的“削藩”政策,于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在北平起兵叛乱,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正式打响。同年,朱棣在北平城下击败率领官军前来平叛的大将李景隆,并在次年初转守为攻,一口气打到山东省的首府济南城下。正是在这里,朱棣遇到他一生中最头疼的对手铁铉。

“硬骨头”铁铉:让朱棣最头疼的对手,即使被油炸而死也拒绝屈服

铁铉

铁铉,字鼎石,河南邓州人,先祖是蒙元初年定居中原的回回人。据正史记载,铁铉性情刚决、聪明敏捷,在太学读书时熟通经史、成绩卓著,由国子生被选授为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由于铁铉的工作非常出色,因而明太祖朱元璋对他很是器重,并赐予“鼎石”的字。建文帝登基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靖难之役”爆发之初,正肩负着为李景隆督运粮饷的工作。

建文二年(1400年)六月初八,朱棣率领的叛军抵达济南城下。在战事开打之前,朱棣曾令人用箭将一封劝降书射进城内,希望守将铁铉能够认清当前的形势,乖乖地举手投降。没成想,朱棣并没有得到铁铉递交的降书,而是收到一封由城内射来、名为《周公辅成王论》的书信。在这封回信中,铁铉劝说朱棣停止叛乱举动,而是像周公当初辅佐成王那样,忠心辅佐侄子建文帝治理天下。

“硬骨头”铁铉:让朱棣最头疼的对手,即使被油炸而死也拒绝屈服

靖难之役形势图

铁铉的回信无异于鸡同鸭讲,朱棣见劝降不成,也只好下令攻城。根据史料记载,这场攻防战打得异常激烈,铁铉为了鼓舞士气,始终站在城头指挥战斗。受到铁铉奋勇精神的鼓舞,守城官军无不斗志昂扬、战力爆棚,坚持斗争长达3个月,愣是没让叛军攻进城内。眼见济南城迟迟难以攻下,异常焦灼的朱棣决定掘开黄河大堤,引黄河水灌城。

铁铉得知朱棣的阴谋后,出于保护民众的考虑,决定实施诈降计诱杀朱棣,一劳永逸地解决祸患。为此,铁铉一方面派壮士在城门上秘密设置千斤闸,一方面让守城士兵在城头昼夜哭泣:“济南快被淹了,我们就要死了”。与此同时,铁铉尽撤楼橹防具,并派城中百姓长者出使朱棣的阵营,声称:“谁不是高皇帝儿子?谁不是高皇帝臣民?如果大王退兵十里单骑入城,臣等敢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硬骨头”铁铉:让朱棣最头疼的对手,即使被油炸而死也拒绝屈服

朱棣画像

朱棣不知是计,反以为铁铉穷途末路,此次投降绝对是出于本心。因此,为了安抚城内守军并显示自己绝无疑心,朱棣命令军士移营后退,自己则高骑骏马,大张黄罗伞盖,只带数骑护卫,过护城河桥,径自从西门入城受降。没成想,朱棣刚刚走上吊桥,预先安置在城门上的千斤闸就从天而降,砸烂他的马头。幸好朱棣反应快,立刻换马急速返回营中,方才捡回一条性命。

对于这种结果,铁铉深感遗憾,被当成猴耍、险些命丧鬼门关的朱棣则异常愤怒。新一轮攻防战,很自然地便打响。

战端再开后,铁铉伏在城头,大骂朱棣是反贼。遭受辱骂的朱棣暴跳如雷,下令用数门大炮猛轰城内。铁铉见状,便把明太祖的画像悬挂在城头,又亲自书写朱元璋的神主灵牌,分置在各处垛口。此情此景,害得朱棣攻也不是,不攻也不是,内心极度纠结。谋士姚广孝为破解困局,便劝说朱棣暂且撤军北返,将来有机会再杀回来。当年九月,朱棣撤军而去,从此南伐不敢再取道济南。

“硬骨头”铁铉:让朱棣最头疼的对手,即使被油炸而死也拒绝屈服

铁铉在城头挂起朱元璋的神位,让朱棣不敢进攻

叛军撤走后,铁铉又与大将军盛庸合兵,接连收复德州等郡县,使得官军的士气大振。由于功勋卓著,铁铉很快被建文帝擢升为山东布政使,旋即又加兵部尚书衔,协助盛庸准备北伐燕军。此时的铁铉,俨然成为朝廷极为倚重的“柱石”,而济南百姓感念他的救护之功,便尊称铁铉为“城神”并为他建立生祠。时至今日,在山东各地依然存在着许多“铁公”祠庙,四时香火不断。

不过,铁铉尽管忠心耿耿、智勇双全,却无法挽救建文帝的命运。建文四年(1402年),叛军卷土重来,但这一次却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而是在连克东阿、汶上、邹等县后,从徐州境内向南直进,在灵璧击败名将平安率领的官军主力后,又突破淮河防线,兵锋直指京师。同年六月十三日,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开城投降,“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硬骨头”铁铉:让朱棣最头疼的对手,即使被油炸而死也拒绝屈服

建文帝画像

京师沦陷后,建文帝纵火焚烧皇宫,然后冒充僧人出逃,此后再无下落(一说被烧死),朱棣则经过一番假惺惺的辞让后,坐上皇帝的宝座。不过,朱棣自知得位不正,所以为了压制反对他的言论,让天下人闭口,便采取大屠戮的政策,将先前与他为敌的朝臣、名士全部杀死,由此开启大恐怖时代。在众多遇害的朝臣当中,尤其以铁铉的结局最惨。

按照《明史》的记载,朱棣夺取帝位后,派兵击败屯驻在淮河岸边的铁铉,并命人将其押解至南京。虽然沦为阶下囚,但铁铉在朱棣面前依旧不肯屈服,唯求一死以报建文帝知遇之恩而已。不仅如此,铁铉还背身面对朱棣,不断地用“逆贼”的称呼来辱骂新皇帝。铁铉的态度激怒朱棣,最终被凌迟而死,终年才37岁而已。

“硬骨头”铁铉:让朱棣最头疼的对手,即使被油炸而死也拒绝屈服

朱棣篡位后将铁铉在内的一大批朝臣杀死

连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子福安,戍河池。父仲名,年八十三,母薛,并安置海南。见《明史·列传第三十》。

对于铁铉遇害时的情况,蔡松藩所著《明史演义》有更为悲壮、惨烈的描述。据该书称,铁铉被带到朝堂后,自始至终背对朱棣,口中更是骂声不绝。朱棣见状异常愤怒,便下令割掉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后塞入后者的口中,并问他滋味如何?即使忍受着巨大的疼痛,铁铉依然厉声回答道:“忠臣孝子的肉,当然好吃”。朱棣闻言暴跳如雷,只能喝令殿前武士将铁铉凌迟。

“硬骨头”铁铉:让朱棣最头疼的对手,即使被油炸而死也拒绝屈服

铁铉宁死也不肯向朱棣屈服

没想到,铁铉即使在遭受极刑时,口中依旧痛骂朱棣不止,并坚决不肯回头看这个篡位者。朱棣简直要气疯了,于是下令将铁铉扔进油锅,并咬牙切齿道:“活着叫你朝拜我你不肯,如今将你炸成骨头灰,看你朝不朝拜朕?”谁知话音刚落,铁铉身上的沸油突然四溅,四周的宦官们纷纷夺路而逃。回头再看,那尸体依然背对朱棣。篡位者目瞪口呆,只好下令安葬铁铉。

杀铁铉,朱棣就像打了一场恶仗,而他却是最后的输家。

参考书目

1.【明/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2018年版

2.【清】张廷玉(清):《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3.【清/民国】蔡东藩:《明史演义》,华夏出版社2018年版。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中国明朝档案总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铁铉的英勇:守护济南与对抗朱棣的传奇
...了皇宫,建文帝失踪了,他称了皇帝。但是济南依旧是个硬骨头啊,所以他继续攻取,终于铁铉虽然英勇抗争,还是没有抵抗过皇帝,后来被俘虏。在狱中也是被割去了耳朵鼻子,最后受了磔刑而死
2023-11-15 07:24:00
朱棣油炸铁炫、剥景清的皮,是真有此事还是被黑?
...那么,朱棣为何对铁铉如此恨之入骨呢?这是因为铁铉是建文帝的忠臣。当年,建文帝一登基便削藩,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于是,建文帝命令耿炳文统帅40万大军北上平乱,安排
2023-01-18 11:48:00
“靖难之役”究竟是什么?
...,公元一三九八年六月三十日,朱允炆在南京即位,史称建文帝,那年他二十一岁,非常遗憾的是,关于建文帝时期明朝的发展情况啊,风土人情啊,当时的一些历史啊,已经没有什么可信的史书和
2023-10-20 16:55:00
他是建文帝救星朱棣的克星,投降朱棣后为何难逃一死?
...做到都指挥。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担心为侄子建文帝所害,便以“靖难”之名起兵反抗。盛庸便担任参将,随大将军耿炳文伐燕。由于耿炳文善守不善攻,所以屡次败于燕军,建文帝
2023-06-19 11:11:00
朱棣为什么要水淹济南城?
...份。这可是朱棣的痛处,他命人强按住铁铉转身下跪,但硬骨头铁铉坚决不从。气得朱棣把铁铉的鼻子耳朵割下,煮熟塞他嘴里,铁铉仍然不屈服,于是朱棣把他凌迟处死。朱棣还不解气,命人把铁
2023-01-26 17:13:00
他是靖难第二功臣,3次救朱棣,最后死在征伐路上
...朱能跟随朱棣比张玉更早。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成为明朝第2位皇帝。建文帝早已感受到来自藩王的威胁,登基之后迅速着手削藩,半年之内接连削掉5位藩王,这
2023-06-19 12:31:00
建文帝生死之谜:一场六百年的争议,他到底有没有被烧死?
...8月6日),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战争持续三年。由于建文帝缺乏智略,任用不当的主帅,导致朝廷军队的主力被屡次击败。而朱棣以燕京(今北京)为基地
2024-01-30 14:02:00
马皇后之死与朱文圭的悲剧结局
...错误其实对于朱元璋来言,他最大的错误,不是指定皇孙建文帝当上了皇帝。而是对朱家儿孙太温柔!除了太子朱标外,朱棣等许多皇子,不但被封了王,且还掌控一方,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兵
2023-11-28 15:37:00
敌军百万兵临城下,此人急中生智挂3个字牌子吓退敌军
...因为济南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而已。面对铁铉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朱棣不敢再耽搁太久,,从此南伐不敢再取道济南。
2023-07-19 17: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