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不参与摇号,重庆市范围内公租房不仅能直签,还可以更换,遇上这等好事,你会心动吗?
9月25日下午,重庆渝北区法院庭审进街镇活动来到了渝北区康庄美地C区,通过一场真实的涉及公租房诈骗案的庭审,为现场市民揭晓了答案。
男子谎称有关系可直签、更换公租房
“是要真的审案子吗?”
“肯定是真的!法官、检察官都来了!”
25日下午3点,康庄美地C区中庭,小区居民听说法院要来审案子,纷纷前来围观。
庭上,公诉人称,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期间,项某虚构能够不摇号直签重庆市范围内公租房的事实,通过微信群推广等方式与被害人熊某等人取得联系后,谎称可以通过内部关系直签公租房、更换公租房,骗取被害人信任后,以收取定金、尾款等名义骗取多人钱财,共计7.31万元。
今年6月,项某主动到案,并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案发后,项某已退赔各被害人损失。
公诉人表示,项某涉嫌诈骗罪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举示了相关证据。
被告人:千万别相信走后门能摇到号
“无意见。”
“没有辩解意见。”
法庭上,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项某并没有请辩护律师,全程自行辩护。面对检方指控,项某表示无意见。在辩论环节,他也没有为自己进行任何辩解。
“我不懂法,犯了法,我认罪悔罪。”在最后陈述中,项某告诫旁听者:“千万不要相信网上走后门能摇到号,还是要走正规渠道。”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并根据项某的犯罪情节,认罪悔罪态度等进行了现场宣判,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七千元。
法官
租赁公租房要谨记这些原则
案件审理后,审判法官在现场进行以案普法。法官介绍,近年来针对公租房领域实施诈骗的犯罪逐渐增多,以渝北区法院为例,2021年以来,该院共审结公租房领域诈骗案件23件。
经分析发现,该类犯罪案件被害人数多,被骗金额大,很多都是因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相互推荐介绍而落入陷阱。如该院审结的一例诈骗罪案中,叶某在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空港乐园等地,谎称自己有关系,收取一定办理费用后,可以不经摇号等正规程序帮他人申请到公租房,骗取数十人,共计37万余元。
“申请公租房需要进行审核,符合条件才能申请。”法官称,有的人不够申请资格,又想租公租房,这就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代办市场”,他们谎称有所谓的“地下渠道”“过硬关系”。在被害人看来,这是托关系走后门见不得光,送钱出去后也不敢声张,不但不报警,还不配合警方调查取证。
而且,犯罪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有的公租房一房多租,签订虚假合同后,以各种理由推脱,拒不交房,骗取多名被害人钱财等。如该院审结的殷某犯合同诈骗罪一案中,他在租赁公租房后,通过网络发布租房信息,以一房多租的方式骗取40名被害人,共计15万余元。
现场,法官提醒大家在涉及租赁公租房时,应谨记以下原则:
公租房资源有限,申请人数较多,不可能保证有需要的人都能申请到。所以,任何告诉你交钱就能直接办理并100%办成功的,都是骗子。
同时,要审慎交友,仔细甄别亲戚、朋友、中介等人或是网络上提到的“好事”,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心中时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睁大“火眼金睛”,增强防范意识。
“生活中,各种骗子都有,但只要记住一点——便宜莫贪,骗子拿你也没法。”听了庭审和法官普法后,现场市民纷纷表示,庭审进小区很好,能让大家印象深刻,学习了法律,也提醒自己,要时时提高警惕,莫要上当受骗。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编辑:饶治美责编:石亨,周尚斗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6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