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杨耀湘:精准检测助力罕见病明确诊断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9 17:03:00 来源:鲁网

鲁网2月29日讯2024年的2月29日,世界迎来了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Rare Disease Day)。“国际罕见病日”于2008年2月29日由欧洲罕见病组织(EURORDIS)及多国患者组织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点亮你的生命色彩”(Share Your Colours)。旨在提高公众对罕见病及罕见病群体的认知,帮助罕见病患者及时诊断干预,点亮生命的色彩。研究显示,全球已知的罕见病约7000种,80%以上的罕见病由遗传因素导致。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将视线投向罕见病病理研究领域,并陆续在罕见病的病理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来自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病理科病理学技术副主任技师杨耀湘就是杰出科研代表人物之一。

杨耀湘,女,出生于1981年4月12日,2001年9月-2006年6月就读于湖北中医学院(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中医学专业,获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006年9月-2009年6月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中西医结合基础(病理学方向)专业,获授予硕士学位。2011年4月正式入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病理科,2016年取得病理学技术中级资格证,并于2018年聘任主管技师岗位,2022年12月取得病理学技术副主任技师职称证书,2023年被聘请为“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杨耀湘长期致力于病理研究,坚守临床一线,从事病理工作至今12年。

疾病罕见,借助文献检索和多学科讨论才得以确诊

2023年2月,杨耀湘成功诊治了2例“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这是一种罕见病,在国内外范围报道都很少,因此诊断过程颇费了一些功夫。”杨耀湘说,2名患者在病程中均出现反复头痛、发热、视力听力受累。其中一位患者病初出现听力和肺部问题,经激素治疗后症状一度有好转,但后来患者又出现头痛、眼球突出的情况,再次收治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ANCA阳性,头颅MRI(核磁共振成像)可见硬脑膜增厚、埃菲尔铁塔征。

这些典型特点成为杨耀湘寻找答案的蛛丝马迹。头痛、听力异常、视力异常及硬脑膜增厚,根据这些关键词,杨耀湘带领团队立即在医学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同时与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耳鼻咽喉科多学科会诊讨论,最终诊断为ANCA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诊断明确,给予针对性治疗,患者不久便病情好转,头痛症状缓解,然后出院。

“罕见病之所以罕见,除了发病率低,还与诊疗经验相对缺乏、医学研究深度尚浅有关。”杨耀湘说,但任何疾病发病都有其特点,利用国内外医学数据库这一重要工具,往往能找寻到突破口。同时,一些罕见病的症状表现常常让人“捉摸不透”,患者往返于多个专科,依然找不到答案,这时多学科诊疗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利用多学科资源共享碰撞,让患者得到准确有效的诊治。

实施生物靶向治疗,新技术给患者带来新希望

诊断难让很多罕见病容易漏诊或延迟诊断,治疗过程更是困难重重。得益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手段的进步,部分罕见病的治疗不断取得新进展。患者黄老伯就是一位见证者。早在2009年,黄老伯开始出现双大腿、腹部风团红斑,自行好转;此后病程中反复出现发热,皮疹加重,并出现关节肿痛等临床症状。在外地多家医院就诊,他先后被诊断为“慢性荨麻疹性血管炎”“成人still病”“系统性血管炎”,进行药物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激素减量后病情又有反复。“患者的症状和多种风湿免疫疾病很像,但一直没有明确诊断,直到几年前,我们通过查阅文献,组织专家会诊,终于确诊患者为‘Schnitzler综合征’。”杨耀湘说,该病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自身炎症性疾病,杨耀湘为患者采用激素、免疫制剂治疗后,达到症状部分缓解。随着近年来杨耀湘在Schnitzler综合征治疗的病理研究取得突破,她带领团队为患者选择了前沿的生物靶向治疗,并收效明显,患者长期随访目前病情稳定。

精准检测助力明确诊断,一些罕见病正变得“常见”

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不仅让治疗方式有了更先进的选择,在罕见病的诊断方面也日趋精准。杨耀湘收治的一例罕见的血色病患者,就是借助于精准检测,得以顺利诊断治疗。

患者王先生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用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杨耀湘接诊后,详细了解病情,发现患者的各项指标中有一项特别引人注意:铁蛋白极高。凭着医生敏锐的直觉,杨耀湘立马安排王先生入院并为其进行肝脏精准检查——肝穿刺活检术,肝穿病理结果为血色病。“铁蛋白高是血色病的一个特点,需要通过肝穿刺活检,才能实现精准诊断。”杨耀湘表示,血色病患者一旦确诊应尽快减轻体内铁负荷,使体内铁含量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这是延长生存期,使组织损害逆转的最好方法。经过放血及用药治疗,患者体内铁蛋白明显下降,身体恢复良好。杨耀湘说,早前,血色病难以诊断,随着肝穿刺活检的精准化检测及病理判读水平的提高,才得以明确诊断。

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经验的积累,一些以往被归于罕见病的病种已成为医生眼中的“常见病”。“在收治罕见病集中的病理科,系统性红斑狼疮、ANCA相关性血管炎贝赫切特病等罕见病已成为较为常见的疾病。”杨耀湘说,一些罕见病以前常常分散在多个科室,但随着诊疗经验的积累,发现的病例越来越多。比如少见的硬皮病,病理科一年诊治的新发患者就有二三十例,针对这类罕见病,医疗界已有成熟的共识及指南,临床按照规范治疗,诊疗手段已日臻成熟。(通讯员 赵紫隆)

责任编辑:吴英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手术纪实|这家医院神经外科为高龄多发脑膜瘤患者成功实施手术
...纤颤病史,为了让患者得到安全、规范的治疗,组织院内多学科会诊。杨光诚副院长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与北京天坛医院专家李教授一起为患者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对围手术期的多种情况做了充
2024-07-23 10:51:00
燕达医院北京专家门诊介绍【十四】:神经外科孙彦辉主任
...性腺瘤,避免以往开颅手术给患者带来的风险。同时开展多学科合作,协助垂体瘤术后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的重建,对该病进行综合诊疗,让患者获得病灶治疗和内分泌代谢功能的恢复。诊疗特色天坛
2023-11-15 11:06:00
北京佑安医院与市人民医院联合救治脑膜炎型炭疽患者
...生命危险。家属万分焦急,几度陷入崩溃。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团队,第一时间制定强效联合抗感染、营养支持、脱水降颅压等综合治疗方案。同时,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梁连春
2024-06-04 07:35:00
支原体感染会导致不孕?这对夫妻都有哪些影响?
...断和治疗。在专家组领导带领之下,众位专业医生形成了多学科的技术团队,为患者提供优化、经济的治疗方案。
2023-06-07 08:52:00
威海市中心医院:警惕!容易漏诊的硬脑膜动静脉瘘
...与施治充分体现了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准。”王凯说。通过多学科协作,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及时且成功的帮助患者明确了病症,恢复了健康,为脑脊髓血管疾病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2024-01-11 14:41:00
齐鲁医院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综合门诊开诊
10月24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综合门诊开诊。神经内科赵玉英、纪坤乾,围产医学中心孙平,皮肤科于晓静,肿瘤内科曹洪欣,眼科张颖等多位专家参与诊疗。患者30岁,半年
2023-10-31 11:23:00
中美肿瘤MDT高峰论坛在四川泰康医院举办
...学西南医学中心的Kevin Albuquerque教授也分享了宫颈癌MDT(多学科团队协作)治疗的新疗法。他强调了MDT在宫颈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2024-06-26 14:47:00
破解老年痴呆!七旬阿尔茨海默患者,现代手术治疗后“灵醒”了
...接诊后迅速组织了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麻醉手术室等多学科专家团队进行会诊。经过详细评估,为李大爷实施了“双侧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手术结束后,李大爷的恢复效果令家人惊喜不已
2024-06-24 09:40:00
突破!青岛西海岸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实施首例Ommaya囊植入术,精准狙击脑膜恶性肿瘤
...,青岛西海岸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联合呼吸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团队成功为一名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了Ommaya囊植入术,这是医院首次将这一国际先进技术应用于脑膜继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标
2025-05-12 19:3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世界流感日丨流感高发季,科学防护是关键!
大河网讯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季节性明显,秋冬季为高发期,需科学防治
2025-11-01 10:04:00
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 精准祛“疱疹”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姜媛)近日,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功诊治一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通过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2025-10-31 10:57:00
络活喜进口药:科学降压,阻断疾病连锁反应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显著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025-10-31 10:58:00
如何找到安全有效控糖方案?NEGEFO糖尼格:从能量本源修复自主血糖调控
控糖已从一个纯粹的医疗议题,迅速演变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全球性健康产业,其发展由不断增长的患病率、预防医学的兴起以及消费健康意识的升级共同驱动
2025-10-31 10:59:00
激活秋季生长力!这些有助于孩子长高的东西别错过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转眼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对于家长们来说,秋天不仅仅意味着天气转凉,更是一个为孩子身高加油冲刺的黄金时期
2025-10-31 11:04:00
深圳永福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的“十要、十不要”,切记记牢!
透析十要:健康生活的基石要严格控蛋白:透析肾友需根据阶段调整蛋白摄入量。非透析阶段,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透析阶段
2025-10-31 11:38:00
如何找到真正靠谱的护脑方案?2025国际热门方案面世:新型“线粒体激活”技术问鼎榜首
看到父母开始忘记关煤气,在熟悉的街道迷失方向,或是反复询问早已回答过的问题,那一刻的心疼与担忧难以言表。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
2025-10-31 11:39:00
邹平形式多样庆重阳送健康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连日来,邹平市各地以“情暖重阳 送温暖送健康”为主题
2025-10-31 11:41:00
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三红蜜柚+猕宗绿果,解锁秋日营养与美味
又见金秋,又见十月,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活动如期而至。10月9日-29日,润燥低GI的三红蜜柚与地道中华风味的猕宗绿果
2025-10-31 14:53:00
一粒小麦的增值之旅
大河网讯 从一粒小麦,到一捧面粉,再到餐桌上的一个馒头、一盘饺子……在河南,小麦的旅程远不止果腹这么简单。河南工业大学刘昆仑教授
2025-10-31 15:39:00
孕期西药使用:安全用药指南请收好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怀孕,对女性而言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喜悦的特殊旅程,但孕期身体的变化也让准妈妈们更容易面临健康挑战
2025-10-31 16:44:00
以免疫稳态重建为核心:远大医药STC3141引领脓毒症治疗新方向
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发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危重症,其死亡率高达30-35%
2025-10-31 16:45:00
哺乳期用药:哪些西药会影响宝宝?喂奶时间有讲究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对于哺乳期妈妈而言,生病时用药始终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一方面,身体不适需要药物治疗来恢复健康
2025-10-31 16:51:00
黄连军教授团队在主动脉外科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黄连军教授团队发表升主动脉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研究成果,依托影像介入科多年诊疗技术及临床数据,纳入目前单中心全球最多的升主动脉吻合口漏22例
2025-10-31 16:51:00
减盐不减鲜,中粮福掌柜减盐特级生抽高品质守护餐饮健康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和全民健康饮食意识的普遍提升,倡导低盐、低油、低糖的烹饪理念与量化工具使用,已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5-10-31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