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有关于谢晦的轶事评价是什么样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14: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谢晦(390~426年),字宣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宋开国功臣,东晋东阳太守谢朗之孙。

轶事典故

劝谏刘裕

刘裕征讨司马休之时,因女婿徐逵之战死,恼怒异常。他不听诸将劝谏,要亲自披甲作战。谢晦当时也在军中,上前将刘裕死命抱住。刘裕喝令谢晦放手,并威胁要将其斩杀。谢晦却道:“天下可以没有我谢晦,但却不能没有刘公。谢晦一死,何足轻重。”这时,胡藩率军登岸,击退敌军。刘裕方作罢。

有关于谢晦的轶事评价是什么样的

一对玉人

谢晦与族叔谢混一同站在刘裕面前,刘裕慨叹道:“一时间竟然有两个玉人站立于此。”

忧喜不同

晋恭帝禅位给刘裕时,徐广悲痛不已,涕泗横流。谢晦道:“徐公如此未免太过了吧!”徐广答道:“您是宋朝的佐命元勋,我是晋朝的孤臣遗老。忧喜之事,自然不同。”

卿年已老

谢晦出镇荆州时,特意去向堂叔谢澹辞行,面有自矜之色。谢澹问他有多大年纪了,谢晦答称三十五。谢澹笑道:“荀羡二十七岁便当上北府都督,你与他相比,已算是老了。”谢晦惭愧不已。

今得脱矣

谢晦被任命为荆州刺史时,去向蔡廓辞行。他屏退左右,问蔡廓道:“我能免祸吗?”蔡廓道:“您是先帝委任的顾命大臣,废黜昏君,拥立明君,在道义上并无不妥之处。但您杀死人家的两个哥哥,而又向其称臣,本就威高震主,而今又占据上游重镇,要想全身而退,恐怕很难。”谢晦为此忧惶不已,担心不能离京赴任,一直到乘船出发,方才安下心来。他回望石头城,高兴的道:“今得脱矣。”

有关于谢晦的轶事评价是什么样的

父女诀别

谢晦的长女是彭城王刘义康的王妃,才貌双全。谢晦被杀时,谢妃到刑场与父亲诀别,哭道:“阿父,大丈夫应战死于沙场,怎能被杀于闹市?”她说完哭晕过去,行人无不落泪。

历史评价

刘裕: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

檀道济: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殆为少敌。然未尝孤军决胜,戎事恐非其长。

沈约:谢晦坐玺封违谬,遂免侍中,斯有以见高祖之识治,宰臣之称职也。夫孥戮所施,事行重衅,左黜或用,义止轻愆。轻愆,物之所轻;重衅,人之所重。故斧钺希行于世,徽简日用于朝,虽贵臣细故,不以任隆弛法,至乎下肃上尊,用此道也。自太祖临务,兹典稍违,网以疏行,法为恩息,妨德害美,抑此之由。降及大明,倾诐愈甚,自非讦窃深私,陵犯密讳,则左降之科,不行于权戚。若有身触盛旨,衅非国刑,免书裁至,吊客固望其门矣。由是律无恒条,上多弛行,纲维不举,而网目随之。所以吉人防著在微,慎大由小,盖为此云。

李延寿:①晦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墨。涉猎文义,博赡多通,时人以方杨德祖,微将不及。②谢晦以佐命之功,当顾托之重,殷忧在日,黜昏启圣,于社稷之计,盖为大矣。但庐陵之殒,事非主命;昌门之覆,有乖臣道。博陆所慎,理异于斯。加以身处上流,兵权总己,将欲以外制内,岂人主所久堪乎?向令徐、傅不亡,道济居外,四权制命,力足相侔,刘氏之危,则有逾累卵。以此论罚,岂曰妄诛。宣远所为寒心,可谓睹其萌矣。

虞世南:宇文护与晋里克、宋谢晦无以异也。此三人者,并功荩一时,势倾宇宙,若欲窥其神器,有馀力矣。其始实欲存国安身,从容没齿,树德後人,以赎前愆。……但三子才不逮於伊、霍,故不能克全厥美,原其本志,岂不然乎?

杜佑:若王纲解纽,主权外分,藩翰既崇,众力自盛,问鼎轻重,无代无之,如东汉之董卓、袁绍,晋之王敦、桓玄,宋谢晦、刘义宣,齐陈达、王敬则,梁侯景,陈华皎,后魏尔朱荣、高欢之类是矣。

苏辙:宋武帝之亡也,托国于徐羡之、傅亮、谢晦。少帝失德,三人议将废之,而其弟义真,亦以轻动不任社稷,乃先废义真,而后废帝,兄弟皆不得其死,乃迎立文帝。文帝既立,三人疑惧,羡之、亮内秉朝政,晦出据上流,为自安之计,自谓废狂乱以安社稷,不以贼遗君父,无负于国矣。然文帝藩国旧人王华、孔宁子、王昙首,皆陵上好进之人也,恶羡之、亮据其迳路,每以弑逆之祸激怒文帝。帝遂决意诛之。……太史公有言:为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其意皆以善为之,而不知其义,是以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宋之君臣,诚略通《春秋》,则文帝必无惠公之祸,徐、傅、谢三人必不受里克之诛。悲夫!

叶适:谢晦自知不反,而犹举兵犯阙,为徐傅陈寃,未审克捷之后又将何讨。其愚如此,杀二王盖不足道也。然以沈约所论,则当时亦无以三人为非者,岂托孤寄命之地,古人遂无复令终欤。

王若虚:傅亮、谢晦、徐羡之皆晋室之臣,而阴附刘裕,以成篡代罪,固不容诛矣。及其受裕顾托,曾未期年,而弑营阳、戕义真,略无忌惮之意,既已遣人迎文帝,则又分据要地以为后图。此乱臣贼子之尤者,文帝诛之,盖千古之所快。

王应麟:徐羡之、傅亮、谢晦之死,犹晋之里克、卫之宁喜也,文帝不失为叔孙昭子。

孙绪:谢晦方弑二君,而欲自处以佐命元勋,李密僭窃狂妄,既败降唐,望以台司见处,可谓不自量矣然。

有关于谢晦的轶事评价是什么样的

黄淳耀:人各有能,有不能,以张子房之智略,而但为高帝画策臣,未尝特将。谢晦尝从刘裕征讨,指麾处分,曲尽其宜。及宋文帝将讨晦,檀道济曰:‘臣昔与晦同从北征,入闗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殆为少敌。然未尝孤军决战,戎事恐非其所长。’未几,道济遂禽晦。向使子房特将,岂必能成淮阴之功;而谢晦但为谋臣,岂反出道济之下哉。

王夫之:①傅亮、徐羡之、谢晦,皆轻躁而无定情者也。②是举也,羡之以位而为之首,而谋之夙、行之坚、挟险恶以干大恶者,实谢晦也。③华歆、贾充、刘穆之、谢晦、沈约、褚渊、崔季舒,胥贪人也,扶人为乱贼,居篡弑之功,而身受佐命之赏,弗足责也。

赵翼:当徐羡之、傅亮、谢晦受武帝顾命,立少帝义符,而义符失德,羡之等谋欲废立。而庐陵王义真以次当立,又轻动多过,不任四海。乃先奏废义真,然后废帝,而迎文帝入嗣。其于谋国非不忠也。文帝即位之次年,羡之等即上表归政,则亦非真欲久于其权,而别有异图者。其曰“徐、傅执权于内,檀、谢分镇于外,可以日久不败。”此亦王华、王昙首等之诬词,而未必晦等之始念也。只以华、昙首等系文帝从龙之臣,急于柄用,而徐、傅、谢等受遗先帝,久任事权,不除去之,无由代其处。是以百方媒孽,劝帝以次翦除,然后已可得志。观于王华传谓“华见羡之等秉权,日夜构之于帝。”此可知三人之死,不死于文帝,而死于华及昙首等明矣!

李慈铭:谢晦上太祖两表,激烈简至,其词甚直,足以推见当日情事实由王华兄弟构陷,晦与徐傅本心可原。

蔡东藩:①徐羡之、傅亮、谢晦,越次迎立义隆,意亦欲乞怜新主,借佐命之功,固一时之宠,不谓求荣而招辱,希功而得罪,义隆嗣立,才及二年,而三子皆为义隆所杀。三子固有可诛之罪,但诛之者乃为一力助成之新天子,是不特为三子所未及料,即他人亦不料其若此也。人有千算,天教一算,观于营阳、庐陵之遭害,及徐、傅、谢三子之被诛,是正天之巧于报复欤!②谢晦举兵,上表自讼,看似振振有词,曾亦思废立何事,弑逆何罪,躬冒大不韪之名,尚得虚词解免乎?夫贤如霍光,犹难免芒刺之忧,卒至身后族灭。谢晦何人,乃思免责。叛军一举,便即四溃,晦叛君,晦众即叛晦,势有必至,无足怪也。

个人作品

《彭城会》

《悲人道》

《续世基诗》

家庭成员

亲属

父亲

谢重,仕东晋,官至骠骑将军长史。

兄弟

谢绚,仕东晋,官至镇军将军长史。

谢瞻,仕南朝宋,官至豫章太守。

谢皭,仕南朝宋,官至黄门侍郎,与谢晦一同被杀。

谢遯,与谢晦一同被杀。

妻子

曹氏

子女

谢世休,任秘书郎,与徐羡之、傅亮一同被杀。

谢氏,嫁彭城王刘义康。

谢氏,嫁新野侯刘义宾。

家族

谢晦出身的陈郡谢氏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顶级门阀,与琅琊王氏并称,号称士族领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简介南朝宋开国功臣谢晦
...景平二年(424年),联合徐羡之、傅亮废黜宋少帝,迎立宋文帝即位,出任荆州刺史、卫将军。元嘉三年(426年),举兵反叛,为名将檀道济和到彦之所破,坐罪伏诛,时年三十七岁。人物
2023-01-12 14:39:00
有哪些与陈矫相关的轶事典故
...立,垂及于篡,而女谒宵小不得流毒于朝廷,则其效也。轶事典故当初,陈矫任广陵郡功曹时,曾在出使途中路过泰山。泰山太守薛悌觉得他很奇特,就与他结为好友。薛悌曾和陈矫开玩笑说:“你
2023-06-16 22:21:00
与申屠嘉相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何、曹参、陈平这些前辈丞相相比,恐怕就要逊色一些。轶事典故丞相与封侯在武帝以前,能当上丞相的都是汉初的军功世家,公孙弘却是个猪倌,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说:“公孙弘以布衣为相封
2024-04-30 21:51:00
后世是如何评价辛毗的
...诩、辛毗、刘晔、孙资皆坐照千里之外,而持之也定。”轶事典故辛毗为人直率,如在魏文帝在位时曾多次对他作出劝谏:有一次文帝打算迁移冀州士家十万户到河南,但当时群臣以连年蝗灾,饥荒
2023-06-16 16:17:00
...宋明帝追谥沈容姬为宣太后 ,其陵墓称为崇宁陵。趣闻轶事元嘉十七年(440年),宋文帝的皇后袁齐妫因失宠怨恨而死。后来,有一次沈容姬由于没有罪过,而遭到宋文帝的责罚,宋文帝想赐
2023-08-18 15:37:00
张苍有哪些成就与轶事典故
...下作程。孙臣始绌,秦历尚行。御史亚相,相国阿衡。”轶事典故张苍在免去丞相职务之后,年岁已经很大了,嘴里没有牙齿,只能靠吃人奶度日,让一些女人当他的乳母。他的妻妾众多,达百人左
2024-05-01 20:52:00
有哪些与赵俨相关的轶事典故
...大司空等职。正始六年,去世,时年七十五,谥号为穆。轶事典故秉公结友有一次,李通妻子的伯父在汝南郡所辖的朗陵县犯了法。刚正不阿的朗陵长赵俨,为了严肃国法,不负众望,不因罪犯是自
2023-06-16 17:02:00
有哪些与崔林相关的轶事典故
...惜二子(崔林、归崇敬)不获身见其事,以发其瓮中之天。轶事典故共论崔琰魏明帝在位时,崔林曾与司空陈群一同评论冀州的士人,崔林称其从兄崔琰为第一。陈群以才智不足以保护自身来贬低崔
2023-06-16 16:29:00
...,佐命二祖,内不恃亲戚之宠,外不骄白屋之士”的极高评价。那么历史中的曹真有多厉害呢?一、少年勇猛,汉中有功曹真本姓非“曹”,而是“秦”,曹操念及其父秦邵对自己的恩德,因此在秦
2024-06-08 08: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