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乡村丰收景,田间农事忙。当前正值秋季蔬菜丰收与销售的黄金时节,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的班仲营村,青海长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采摘、清洗、包装及运输工作,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活力。
油麦菜迎来丰收。人民网 况玉摄
步入班仲营村,广阔的露天田地里,芹菜与莴笋郁郁葱葱,连绵不绝;而一旁,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划一,油麦菜生机勃勃,长势盎然。大棚外,村民狄玉林正细心清洗着刚采摘的鲜嫩油麦菜,他满脸笑意地说:“我们种了4个棚,主要以油麦菜为主,送往村里的长青蔬菜代售点或者大堡子批发市场,价钱还可以。”
村民打包油麦菜。人民网 况玉摄
谈及村中的发展,班仲营村党支部书记冯应才自豪地介绍:“今年我们建了一条包装箱的生产线,投入生产后就形成以生产、包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我们班仲营村总共是312户,没有外出打工的村民,全部都种植蔬菜,平时有空就去保鲜库和包装箱生产车间就地就业。”
青海长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08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蔬菜的种植、收购、加工与销售,成为推动班仲营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合作社落实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1590万元,构建了蔬菜包装加工生产线及蔬菜包装泡沫箱制作车间,不仅提升了自身实力,更辐射带动了周边12个村庄的蔬菜产业发展,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我一年四季都在这里干活,打包装、收西兰花,啥都干,工资每天110元。”来自邻近合尔营村的张桂梅,便是这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泡沫箱清洗。俞惠珍摄
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环境资源,常年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了包括西兰花、甘蓝、莴笋等在内的10多种高品质冷凉蔬菜。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构建起涵盖“大棚育苗、蔬菜种植、保鲜库存储、包装加工、订单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有效实现了“西菜东送”统一订单外销。
村民打包蔬菜。俞惠珍摄
合作社负责人袁伟全介绍:“主要带动周边老百姓种植,以收购、批发,把蔬菜收购销往广州、浙江、江苏这一带,我们2023年销售产量是8000多吨、产值近2200万元。2024年截至目前,销售是6000吨、产值是1700万元左右。”
如今的班仲营村,蔬菜运输车辆往来频繁,一部分蔬菜直供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另一部分则远销省外。每日清晨,来自各地的运输车辆便早早汇聚于蔬菜交易点,蔬菜满载,奔向全国各地。“我是江苏来的货车司机,昨天接到订单来长青这边拉菜,下午就开始装车,准备运回江苏销售。”江苏籍大车司机张康康说。
蔬菜装车。俞惠珍摄
随着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班仲营村现有日光节能温室312栋,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升至19630元,解决了当地农户种植蔬菜“卖菜难”和“菜贱伤农”的问题,切实维护了农户的利益,增收效果明显。“2024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11.9万亩,其中露地蔬菜8.05万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3.85万亩,全区全年预计蔬菜产量达到29.8万吨。”湟中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周永翰说。
近年来,湟中区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工作安排部署,立足湟中区资源禀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不断加大蔬菜产业发展力度,有力促进了湟中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和蔬菜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况玉、俞惠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