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讯(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马慧翠)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牢固树立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和文化乐民的指导思想,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供给服务能力和水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不断满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乐都区多方争取资金,不断完善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先后投入资金3300多万元,在215个村修建了舞台、活动室和广场,配发了电脑、音响等设备。实施“文化进村入户”工程,为109个村的业余剧团、歌舞队配备了服装、乐器、图书等文化设备,实施图书进寺院工程,为瞿昙寺等17座寺院、道观配发图书、书柜等文化用品。强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成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1个,乡镇基层服务站20个,村级服务点354个。累计投入资金2325万元在全区354个行政村实施了全民健身项目,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区、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文化活动阵地得到有效加强。
为了让文化活动成为城乡新风景,乐都区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坚持“文化主导、部门联姻、广泛参与”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和社火汇演活动,组建了高店镇峡风管乐队、寿乐镇寿乐社区管乐队和蒲台乡秦腔联合剧团、南山地区秦腔剧团等民间乐团,在重大节庆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了群众各类文化需求。拍摄微电影《瞿昙寺之谜》、大型非遗纪录片《南山射箭》,创作了“花儿”音乐剧《金龙·白象·美少年》等一大批具有河湟特色的作品,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同时,乐都区以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方式,招募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文艺特长的民间艺人、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学生志愿者等文化管理员60名,负责协助村“两委”管理和维护公共文体设施设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培训辅导等工作,切实加强了全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效能。积极创编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各类文艺作品,通过歌舞、曲艺、“花儿”、小品、地方戏等多种艺术形式,以乡村为重点,在社区、学校、企业、敬老院等组织开展演出,宣传各项富民惠民政策的同时,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8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