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乐都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城市“硬支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18 00: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讯(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李小英)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凝聚民心、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坚持做好“以文化城、城以文兴”大文章,着力打造彩陶文化、耕读文化、陇右文化等文化品牌,以文化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道路,让优秀文化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传承创新、落地生根。

乐都区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在“新、奇、特”上做文章,精心推出100余部以乐都民俗文化、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非遗生态、城市建设、乡村旅游、住宿美食等为内容的宣传短片、4条精品旅游路线;成功承办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及首站比赛、青海省国际民间射箭邀请赛、行走中华水塔徒步国际越野世界杯赛、第七届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等大型赛事;举办丝路花儿艺术节、高原农产品展销会和九曲黄河灯会、瞿昙寺花儿会、南山射箭、北山“跑马”等文化旅游活动;打造“青海年・醉海东”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梨文化艺术节等有知名度、影响范围广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城市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化竞争力不断增强。

乐都区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承历史文脉中激发创造力,在塑造城市文化中提升软实力,让文化渗透城市肌理、融入群众生活、赋能城市发展,更好展现“河湟古都·人文乐都”独特魅力。乐都区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中国书法之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重点村等称号,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

同时,乐都区十分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不断聚力非遗传承发展,深入挖掘乐都历史文化根脉,全域调查非遗家底,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径,创新非遗传承新模式,讲好非遗发展新故事。截至目前,乐都区共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6项,共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1人,非遗名录保护体系不断完善,非遗文化传承效能有力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梅记者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了解到,近年来,乐都坚持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擦亮“书香乐都”金色名片,在全
2024-05-31 20:04:00
...报本报讯(记者 赵新秋 通讯员 马慧翠)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坚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擦亮“书香乐都”金色名片,在全社会
2024-05-28 00:16:00
...报本报讯(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李小英)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要求,坚持做好“以文化城、城以文兴”这篇大文章,搭建起美好生活的公
2023-08-21 00:03:00
城市公园让市民乐享幸福生活
...起享受一份悠然闲适的美好时光。每天早上7点,海东市乐都区湟水河边的木栈道上就开始有不少市民前来散步晨跑,木栈道平坦宽敞、整洁漂亮。“我每天都会来湟水河边晨跑,锻炼身体的时候,
2023-08-08 00:03:00
...报本报讯(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马永霞)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不断提升办学“硬条件”和师资“软实力”,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义务教育逐步迈向优质均衡,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发展水平
2023-10-26 00:43:00
重教尽丹心 躬耕育桃李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重教尽丹心 躬耕育桃李——乐都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实乐都区朝阳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创作石头画。本版图片由乐都区教育局提供乐都区凤山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 近年来
2023-12-01 04:25:00
...报本报讯(记者 赵新秋 通讯员 李小英)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筑牢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努力实现“住有安居”
2023-10-11 00:09:00
乐都:办学“硬条件”和师资“软实力”双提升
...、剪纸、校园歌手、器乐、杂技魔术……4月8日,海东市乐都区古城大街小学的学生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尽情展现丰采,也从一个侧面展示出素质教育成果成效。近年来,乐都教育系统以党建为引
2024-04-10 04:20:00
...文明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记者获悉,目前,乐都区已投入468.12万元用于规范地名标志工作。自2013年海东撤地设市、乐都撤县建区以来,乐都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新
2023-06-11 00:1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石榴籽紧抱,育人更育心——枣庄校园共绘民族团结教育生动图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靖亚如 王函石榴花红,籽籽同心。近年来,枣庄市多所学校以石榴为媒、以教育为桥,用各具特色的教育实践
2025-09-05 22:09:00
峄城总工会启动“微家暖新”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动项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9月5日,峄城区召开了服务职工创新实践与成效新闻发布会。会上,峄城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晁夫利针对峄城区工会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发布
2025-09-05 22:09:00
枣庄市医学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召开
为交流呼吸内镜技术与呼吸慢病管理的新理念、新进展,推动相关临床技术的规范应用与科研创新,近日,由枣庄市医学会主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承办的枣庄市医学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呼吸慢病管理论坛召开
2025-09-05 22:09:00
9月5日又有大咖将到滕州市康复医院进行带教会诊
(通讯员 屈会心)
2025-09-05 22:10:00
滕州市康复医院眼视光中心教师节专属活动开始啦
活动时间:2023年9月6日 - 9月30日 优惠对象:全体教师及家属(含退休教师) 核心优惠:🔹 进口品牌镜片7折 蔡司
2025-09-05 22:11:00
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学术会议在滕州中心人民医院举行
为推动枣庄地区重症医学服务能力提升,近日,由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承办的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医学质量
2025-09-05 22:11: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部召开月度联谊会
为加强多方协同,筑牢门诊服务与安全防线,9月2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部召开门诊第三方(司乘、保洁、保安、导服)主管人员及各楼层负责人月度联谊会
2025-09-05 22:11:00
从山顶到山脚,枣庄唯一一个民族村的共富之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靖亚如 王函在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的北部山区,有一个名叫米山顶的小村庄。这里曾是群山环抱中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落
2025-09-05 22:11:00
峄城区召开深化“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2025年1月,峄城区人民政府与峄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
2025-09-05 22:12:00
滕州中心人民医院在山东省第十次医院感染管理学术会议上荣获佳绩
近日,山东省医学会第十次医院感染管理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团队联合康复医学科完成的案例荣获“感控之鉴”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
2025-09-05 22:12:00
夏津“初心广场榜样公园”:既是红色阵地也是居民休闲好去处
“自打这公园建好,我每天早晚都会来溜一圈,看看党史故事,跟老伙计们打打太极,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住夏津县“初心广场榜样公园”附近聚鑫园小区的王传斌
2025-09-05 22:12:00
杨琴 龙晓雪:以赛促教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在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国际性3D打印造型技术大赛。 黄忠贵 摄一方面,教赛互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是创新竞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9-05 22:29:00
贵州师范大学课题组:推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
设立课程开发专项基金,支持高校开发与贵州特色资源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鼓励跨学科合作,完善教育生态体系。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2025-09-05 22:29:00
贵州旅游大家谈丨贵财现代康旅产业学院副院长王超:告别浅尝辄止,让康养旅游走得更远
今年暑期,贵州给全国各地的避暑游客带来了徐徐清凉,贵州已然成为避暑胜地。随着人们对康养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贵州旅游时更加追求康养方面体验
2025-09-05 22:29:00
“我”与这座城的一天
晨曦中的六盘水(黄瑶 摄)晨曦微露,城市从沉睡中缓缓苏醒。柔和的光线穿透薄雾,洒落在错落的楼宇间,为城市勾勒出温暖的轮廓
2025-09-05 2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