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荒唐皇帝朱厚照的统治和宁王的叛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4 16:39:00 来源:戏说三国

弘治十八年,明孝宗朱祐樘自感时日无多,召内阁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入宫托孤,“太子很聪颖,但是年纪小,贪玩享乐,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他,让他能够担当大任。”同年15岁的朱厚照继位,年号正德,朱祐樘不知道的是,这个贪玩享乐的正德皇帝有多么荒唐。

明朝荒唐皇帝朱厚照的统治和宁王的叛乱

01荒唐无度的正德皇帝

正德十四年,就藩江西的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给出的借口是正德荒唐无度,不像个皇帝,会误了祖宗江山,自己英明神武,这个位子应该由自己来做。

朱宸濠是第四代宁王,第一代宁王是朱元璋的十七子朱权,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找到朱权半借半抢地把他麾下朵颜三卫夺了过来,还与其约定自己做了皇帝之后,要与他共天下。结果朱棣登基后,转手就把宁王封地从边疆的大宁迁到内陆的江西,削减其护卫,严密看管起来。

也许朱棣子孙已经忘了当初“共天下”的誓言,宁王一系可是一直耿耿于怀,因此几代宁王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终于到了朱宸濠这一代,遇到了毫无人君气象的正德,他觉得机会来了。

接到宁王谋反的消息,朱厚照不惊反喜,他一直有想当大将军的瘾,这不是给了他绝佳的机会吗,还可以趁机“下江南”游玩一番。皇帝要亲自讨伐宁王,大臣们炸开了锅,在他们看来,一个藩王造反翻不起多大风浪,无需皇帝兴师动众,朱厚照不管,谁再拦阻他砍谁。

去江南怎么不带着宠爱的刘娘娘呢?不过军中不允许带女眷,在京城有文武百官和老百姓看着,朱厚照也不敢贸然行事,他让太监先带刘娘娘出宫,在潞河等待大军,到时候朱厚照再派人以簪子为信物把刘娘娘偷偷接到军营里。大军开拔,朱厚照纵马过卢沟桥时把簪子弄掉了,这可急坏了朱厚照,亲随们找了好几遍也找不到,朱厚照下令停止行军,发动更多的人一起来寻找,竟然整整耗费了三天!如此行军打仗,堪称荒唐至极。

明朝荒唐皇帝朱厚照的统治和宁王的叛乱

刘娘娘的事情表过不谈,大军到了涿州,前方军情来报,原来宁王碰到了狠角色,大明第一圣人,时任赣南巡抚的王阳明,王大圣人不用朝廷派兵,仅靠江西境内驻军就轻松平定宁王之乱,把朱宸濠押到了南京,等待朝廷进一步指示。

朱厚照很不高兴,这个王阳明如此不体察圣意,他把宁王之乱平定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继续亲征,要是被内阁那帮老臣知道了,那不得又要骑马把自己追回?朱厚照扣下军报,秘而不发,就当这件事没发生,然后带着大军继续一路向南。

宁王之乱没了,朱厚照也就彻底放开了,一路上带着刘娘娘游山玩水,到了扬州城还“检阅”了众多花魁,玩得不亦乐乎,可怜的王阳明押着朱宸濠在南京足足等了6个月,才听到皇驾进城了。王阳明再次献上军报,请求皇帝安排献俘大典,看着军报朱厚照咂咂舌,不准!

王阳明懵圈了,这时有太监悄悄告诉他军报要怎么写!次日朱厚照再次收到军报,喜笑颜开,原来军报把平定宁王之乱的主要功劳算在了他朱厚照头上,准奏!

在江南又潇洒了一番,在京城文武百官的催促下,朱厚照终于同意班师回朝,众人皆以为这场闹剧就此结束时,朱厚照突然有了新想法,把宁王放回去,让他再造一次反,然后自己率军真刀真枪地平定一次“宁王之乱”。众人掩面赶路,就当没听到。

归程中朱厚照也没放弃游山玩水的机会,到了淮安时看到清江浦景致迷人,便登上小船学起渔夫捕鱼,却意外落水,呛水入肺,又因为受到了惊吓,自此一病不起,次年三月驾崩,时年31岁!荒唐的行径有个荒唐的结局。

02刘瑾之祸

明朝宦官乱政的黑暗时刻,第一当属天启年间的魏忠贤,第二就是正德年间的刘瑾,毛主席批评民国时期特务统治时曾言:特务机关之横行,时人比诸唐之周兴、来俊臣,明之魏忠贤、刘瑾。

相传当时的北京城有一句童谣,“京城内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朱厚照是正牌皇帝,坐北朝南,所以叫“坐皇帝”,刘瑾侍立一旁,却能决策国家大事,所以叫“立皇帝”。

刘瑾和张永、谷大用等八人是朱厚照当太子时东宫内的侍奉太监,朱厚照登基后这些人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掌握了司礼监、御马监、东厂等一系列内廷重要部门,被文武百官称为“八虎”。

明朝荒唐皇帝朱厚照的统治和宁王的叛乱

刘瑾深谙朱厚照贪玩的本性,经常进献鹰犬、歌舞、角抵等戏法、玩艺给他,然后趁其玩得尽兴时拿着内阁递过来的票拟,问朱厚照意见,朱厚照被打断后非常不高兴,“吾安用尔为?而一烦朕!”我养着你们干啥用的?老是用这些破事来烦我!就这样很多事情就由刘瑾自行决断,从一开始鸡毛蒜皮的小事,到后来人事任免等重要朝政,刘瑾都能欺上瞒下,插上一手,也由此在外朝培育了属于自己的势力,党同伐异,像内阁大臣焦芳、吏部尚书张彩、兵部尚书曹元等重臣竟然也投靠了刘瑾。

自此刘瑾立下了规矩,凡是地方官员进京述职或者使臣回京,都要向他有所表示,而很多进京官员并没有携带足够银钱,被拒之门外,只得向银号借钱,一时之间出现了“京债”的说法,又有些官员本就清贫,不愿同流合污,但是不给钱又无法述职,一筹莫展,像给事中周钥返京,没有钱又无法述职,竟然被逼得自杀。朝堂上的乌烟瘴气可想而知。

刘瑾的胆子越来越大,宁王朱宸濠密使找到他,送上重金,只求朝廷同意恢复宁王护卫,藩王要求恢复护卫,用脚想也知道要干嘛,聪明人都躲得远远的,刘瑾看钱给够了,“勇敢”地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顶着兵部的压力,“立皇帝”大手一挥,宁王恢复了护卫,这也为后来宁王造反埋下伏笔。

权势熏天的刘瑾是怎么覆灭的呢?是朱厚照醒来了吗?当然不是!刘瑾的覆灭源自狗咬狗!看着刘瑾作威作福,八虎之一的张永羡慕嫉妒恨,趁着外出平定安化王之乱的机会,他与都御史杨一清一拍即合,决定合谋除掉刘瑾。叛乱平定,趁着献俘的机会,张永向朱厚照披露刘瑾的胡作非为,列举了17条罪状,李东阳等重臣在一旁助攻,朱厚照终于同意调查,后来在刘瑾的住处查抄到了伪造的玉玺,还在暗藏匕首的扇子,刘瑾这是有了谋反之心,朱厚照这才大怒,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据说被活活割了3000多刀!

杀了刘瑾,朱厚照并没有醒悟,张永取代了刘瑾的位置,然后又出现了钱宁、江彬等佞臣,朱祐樘的遗言“亲近贤臣”他是一点也没听进去。

明朝荒唐皇帝朱厚照的统治和宁王的叛乱

03关于为朱厚照翻案的说法

近几年网上盛行为历史人物翻案,朱厚照便是其中之一,看看下面文章的标题就知道有多疯狂。

这些文章都在千篇一律地说朱厚照是被后世文官黑了,而力挺朱厚照的论据都一样。首当其冲就是击退蒙古人的应州之战,这一点上篇文章花了3000多字详述了应州之战的详细经过,可以翻阅,不再赘述;其次就是除刘瑾,这可就让我啼笑皆非了,刘瑾之祸是朱厚照一手造成的,况且杀个宦官对明朝皇帝很难吗?魏忠贤的权势比刘瑾只高不低,崇祯继位后还不是轻松拿捏,明朝的太监可不是唐朝太监,掌握了宫中禁军,可以随意废立皇帝,明朝的太监就是皇帝的家奴,他们权力来自于司礼监,谁进司礼监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所以杀刘瑾对朱厚照来说真的不是难事。

还有的论据是说朱厚照没有妄杀大臣,这一点也莫名其妙,刘瑾都成“立皇帝”了,在复开西厂还不够的情况下,又开了内厂,一时间锦衣卫、东厂、西厂、内厂探子遍布各地,白色恐怖笼罩朝堂,制造了多少冤案,抄了多少家?这些账难道只由刘瑾一人扛着?

再有就是抓住《明史》中一句话,说朱厚照虽然贪玩,但是朝政都抓在手里,奏章都要送给他处理,说明他还是一个称职的皇帝。如此评价,估计是拿朱厚照和万历皇帝相比吧,这对皇帝的要求也太低了,而且若真是如此,刘瑾之祸如何产生的?不就是隔绝皇帝与大臣,欺上瞒下吗?也许颇具讽刺的是,大臣认为皇帝很勤政,大事都抓在手里,却不知道在豹房里批红的是刘瑾吧!

明朝荒唐皇帝朱厚照的统治和宁王的叛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5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厚照:明朝唯一的嫡长子皇帝的荣光与荒唐
...进一步恶化,农民起义接连不断,而宗室安化王朱寘鐇、宁王朱宸濠先后起兵夺位。纵观明武宗的一生,虽然荒唐,但是在大事上倒也不糊涂,果断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亲征并且大败蒙古
2023-10-30 15:28:00
...哀求皇帝收回诏命……两个月前,即公元1519年6月14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叛乱,杀掉了60岁的江西巡抚孙燧,自南昌顺流而下,短短数日,破九江、南康,直抵安庆,“小朝廷”南
2024-04-29 10:24:00
大明正德年间,王阳明立功受奖,可惜因一件荒唐事被气的“出家”
...可谓是腐败透顶,各地农民起义军层出不穷,位于江西的宁王朱宸濠也趁此机会起兵反叛,可惜时运不济,碰到了王阳明,此人以迅雷之势快速的攻下了宁王的老巢——南昌,并于鄱阳湖大败叛军,
2023-01-05 19:53:00
...照好战,还有一个听起来十分荒唐的故事。公元1519年,宁王发动了叛乱,朱厚照立马来了兴趣,要亲自抓获宁王,可当大明的部队还未与宁王军队相见时,这位王爷就被王守仁给抓住了。按道
2024-05-25 18:31:00
悲催的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被王阳明捉住,为何又被皇帝放了?
宁王朱宸濠,这位明朝历史上的悲情人物,不仅是王室成员,还曾手握重权,地位显赫。原本风光无限的他竟然选择了背离朝廷,起兵造反,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场叛乱并未掀起太大风浪,就被当时
2024-11-09 10:43:00
朱厚照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哪些趣事
...说,好一棚大烟火啊!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江西宁王朱宸濠起兵作乱,反叛朝廷。朱厚照想出去玩,正愁没借口呢,这下终于找到了借口,于是,他决定御驾亲征,前去平叛。为了
2024-06-26 14:41:00
艺术家朱厚照为何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欢射猎,一直想亲自领兵打仗,上阵杀敌。1519年江西的宁王叛乱,他终于逮到了上战场的机会,不顾群臣的劝阻,兴高采烈就去了。没想到宁王太不争气,朱厚照刚出了家门口,连石家庄都没
2022-12-24 15:45:00
中国历史上有将近500位帝王,但其中最有趣的是哪位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这一年的六月,就藩在江西的宁王朱宸濠也想学一学朱棣,于是起兵靖难,公开作乱,要跟正德朝廷斗个你死我活。(宁王朱宸濠形象)有了前一次亲征的经验,朱厚
2024-03-20 15:17:00
明朝朱厚照都做了哪些荒唐的事情
...上,皇帝用来战斗演习游戏用的火药爆炸了。烧着了大批宁王送的花灯,几座寝宫完全焚毁。朱厚照看着照亮了整个天空的火光,居然开玩笑说,“好一棚大烟火也”。工部上报,重建宫殿将耗费1
2024-06-24 16: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