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上最“懒”宰相:只顾喝酒吃肉不理政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4 23:18:00 来源:戏说三国

提到我国历史上的贤相,大家较为熟知的大概就是汉代的萧何、唐代的魏征……他们为国为民的胸怀,敢于直谏的个性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以为所有的宰相都如他们那样,一副正襟危坐的严肃样儿?

史上最“懒”宰相:只顾喝酒吃肉不理政事

事实上,我国历史上却有一位不同寻常的宰相区别于历任贤相,他就是被指“最懒”的宰相——曹参。

这位西汉初年的宰相“无所事事,整天只顾着喝酒吃肉而不理朝政”,听上去是个昏庸文官,可为何深受百姓爱戴而传颂千古呢?

曹参之前的第一任宰相萧何,为汉初建设做出不小贡献

曹参何许人也?他是汉朝第二任宰相,与刘邦一样乃沛县人,咱们都知道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可在早期,他的职务远不如曹参高。

曹参年轻时精通刑法而在沛县任“狱掾”一职,有点类似于典狱长的官职,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督促各地亭长们捕捉盗贼。

如此看来,彼时正当着泗水亭亭长的刘邦,妥妥的是曹参下级无疑。

史上最“懒”宰相:只顾喝酒吃肉不理政事

不过,虽然是上级,曹参并没有“以权压人”之势,他和刘邦还有主吏掾萧何之间是称兄道弟的关系,大伙相处很是融洽。

这个开篇也提到的“萧何”同样是个了不起的角色,他可是辅佐刘邦的开国宰相,也就是曹参当选相之前的知名人物。

能成为刘邦的左右臂膀,他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汉朝建立前,刘邦的一些锦囊妙计几乎都出自此人。

汉朝建立后,他的聪慧更是淋漓尽致地运用在国家制度的拟定上,最大程度上巩固了汉初的统治。

众所周知,国家刚成立之初正是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初安定之时,在这样的境况下,“休养生息”是最重要的治国措施。

而萧何深知此理而做了一系列的减免赋税之措施,实属利国利民而促进了汉朝之后的繁荣,奈何萧何也敌不过岁月的洗涤,他终究因病缠身而卧榻不起。

史上最“懒”宰相:只顾喝酒吃肉不理政事

汉惠帝面对这个拥有卓越能力的宰相很是依赖,前去慰问他之际忍不住唉声叹气,直说在这世上唯恐找不出第二个“萧何”了……

但萧何并不如此认为,尽管身体已经虚弱到一定地步,他还是勉强起身安慰汉惠帝:“陛下,有一个合适人选……他就是曹参。”

曹参沿袭萧何政策而采取“无为之治”

纵使此名出自宰相之口,可彼时的皇帝对曹参这个人没什么大印象,对其的能力更是持怀疑态度。

可既然萧何提及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汉惠帝最后还是任命曹参当了宰相。

萧何之所以举荐曹参,是因为在曾经的共事过程中了解他是个文武全才。

史上最“懒”宰相:只顾喝酒吃肉不理政事

除了胸有文墨,曹参的“武”也实实在在体现在此前的战场上,早在跟随刘邦征战之时,作为前锋的曹参便奋勇杀敌而成就显著,更在楚汉之争时辅佐刘邦平定三秦等。

综上种种,可以说曹参的战功不逊色于韩信,但前期的韩信军功显赫到遮盖了曹参的光芒,以致于刘邦也未多留意他。

后汉朝建立,曹参作为功臣除了接受封赏外还辅助刘邦之子刘肥治理封国且亦创造出不少功绩。

话说回来,当了宰相后的曹参并没有急于进行一些改革措施,而是长时间地“宅”在家中只晓得吃肉喝酒,对朝廷政事摆出一副不予理睬之态度。

若是真碰上了什么棘手的事且有人来询问他该怎么办时,曹参总是回答:“就照着之前萧何宰相定的规矩办事好了。”,“萧规曹随”的知名成语也源于此。

这可让对萧何“无为之治”策略不满的汉惠帝急了,心想这曹参宰相怎么都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架势?只消极地遵循萧何定的规矩而不加以改变?

史上最“懒”宰相:只顾喝酒吃肉不理政事

不仅如此,曹参竟还把大大小小的事情交给属官去处理,自己置身事外,而凡有劝诫者,曹参一定会拉着他们一道喝酒玩乐,不让对方有更多开口的机会。

曹参巧对比打消皇帝疑虑,认可了他休养生息的政策

觉得荒唐失望的汉惠帝甚至派出曹参的长子,即御史大夫去劝说父亲,面对儿子的规劝和皇帝的指责,曹参不慌不忙搬出许多道理应对,见他如此固执,二者也当真是没了法子。

当然,汉惠帝对曹参也进行过“深入谈话”,他在之后问过曹参:“爱卿为何一定要沿用萧何的制度呢?能有自己的改革岂不也是一段佳话?”

史上最“懒”宰相:只顾喝酒吃肉不理政事

曹参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陛下,恕我直言,您认为自己和高祖皇帝相比谁更出色呢?”

“自然是先帝了,我岂能和先帝比较?”汉惠帝不假思索道。

“那陛下认为我和萧何相比,谁更出众呢?”曹参紧接着引出中心意思。

当曹参得到是“萧何”的答案时,继续说:“高祖皇帝和萧何平定天下后,颁布法令明确了‘无为之治’,我们自然得服从了。”

瞬时,汉惠帝明白了一切,也任由曹参继续此策略。

事实上,别看曹参只晓得喝酒吃肉,但他深刻明白着一个道理:即刚建立的汉朝需要的不是大刀阔斧改革而是休养生息,减轻赋税。

史上最“懒”宰相:只顾喝酒吃肉不理政事

唯有如此,百姓们才能更定心地生活生产,而百姓富裕了亦意味着国家强盛!

结语

如此看来,曹参的“无为”行为是一门大大的学问,虽然任职宰相时,他没有什么创新之举可亦没有胡乱改革,这才使得民间少了折腾而恢复了生产,而少了赋税徭役束缚的百姓们自然对曹参爱戴有加并称其为千古贤相。

就算在接下来的三国时期,曹参这个人物也是被人提及的“正面形象”,就拿创立曹魏政权的曹操以及他的子孙来说,他们都视曹参为“偶像”而自称为其后裔!

如此看来,成语“萧规曹随”很明显是带有着褒义,可在流传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好像把这曹参当成了昏庸无能之人,更被无奈地引申为循规蹈矩无创新的意思。

史上最“懒”宰相:只顾喝酒吃肉不理政事

所以不结合历史背景来看的话,一般人当真会将其认为是一个“贬义成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5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位宰相终日花天酒地毫无作为,极少会处理政事
...,然后便开始花天酒地,极少会处理政事。此事自然引起汉惠帝不满,他是一位很贤明的君主,希望有所作为,因此看到无所事事的曹参非常不满,于是便召来曹参,询问他为何如此。然而曹参却镇
2023-02-13 22:04:00
曹参:无为而治的汉朝宰相,实现汉朝的繁荣与稳定
...可一到曹参家,便被拉去喝酒,劝说的话根本说不出口!汉惠帝见曹参如此作为,也开始乱想了,是不是曹参见自己年幼,看不起自己?还是自己礼数不周,轻慢了这位开国元勋?思来想去觉得老这
2023-12-20 15:33:00
此丞相在位期间吃肉喝酒毫无作为,却受到天下人称颂
...这些以外,整天就知道喝酒吃肉,玩的不亦乐乎。这时候汉惠帝看不过去了,埋怨曹参不理政事,于是召见曹参,想问一问他。 曹参知道汉惠帝要问什么,于是对汉惠帝说:陛下和高祖皇帝,哪
2023-04-18 10:56:00
曹参当了三年宰相一件事都没办,死后为何还被千古传诵
...选谁为宰相呢?刘邦给的答案就是曹参。萧何死的时候,汉惠帝跑到萧何的家里,他也问萧何你死了谁当宰相呢?萧何没有说具体的人,他说知臣莫若君。意思就是说汉惠帝应该知道的,汉惠帝就脱
2024-06-14 19:27:00
...齐国的相国,在他的治理下,齐国四境安宁,宇内称颂。汉惠帝二年(前193年),宰相萧何病危。汉惠帝让萧何推荐一个继任之人。萧何说:“曹参!”汉惠帝一听也觉得对,曹参能力不凡,除
2023-03-17 15:17:00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十位宰相
...称帝后,萧何又协助刘邦消灭了英布韩信等异姓诸侯王。汉惠帝刘盈继位后,萧何继续担任丞相,他参照秦法,制定了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中的严酷,使法令更加简洁。萧何常年为汉朝操劳,公元
2023-02-10 20:43:00
中国历史上这六位宰相,堪称皇帝的左右手朝代的风向标
...前195年,刘邦病死,萧何辅佐太子刘盈登上帝位,这就是汉惠帝。萧何继任丞相。萧何为相期间,在制订汉朝的典章制度方面还办了一件大事,即作汉律九章。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
2022-12-18 21:29:00
“萧规曹随”只是曹参忽悠惠帝的借口,残酷真相被掩盖
...?于是惠帝立即召见曹参,责问他为何不问政事。曹参问汉惠帝,与高祖刘邦比如何,惠帝心想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问自己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皇上瞥了他一眼,不是差一点半点啊?曹参
2023-05-02 20:16:00
宰相在朝廷的地位举足轻重,古代都有哪些功勋突出的宰相?
...的政治制度的建立,萧何的作用非常大,先后辅佐刘邦和汉惠帝刘盈两代君主。第四名,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的名声真的是家喻户晓,当然这里面离不开《三国演义》这类文学作品
2023-04-22 16: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