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朝时期冶铁技术发达,为什么造不出来马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2 10:00:00 来源:戏说三国

马镫虽然很小,却是战争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和火药的发明等量齐观。

为什么我这么讲?

人类自从驯服了马这种动物以来,马的特点,速度快,力气大,在军事上的用途马上就体现出来。

所以你看春秋时候的作战样式,那时候是车战模式。当时的国家实力,就是用千乘之国,万乘之国来形容。这个千乘,万乘,就是表示战车。

汉朝时期冶铁技术发达,为什么造不出来马蹬?

当年这样的木制战车,地位就如同今天的坦克

打仗的时候,一个人驾车,一个人持戈,一个人持弓箭,双方战车在战场上互相冲撞,还有跟随战车前进的步卒。当时的作战就是这样的模式。

中原地区什么时候开始骑马作战了呢?这个要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才有了骑兵。

然而此时的骑兵,没有马镫。但是有鞍具。胡服骑射,就是学习北方游牧民族骑马射箭的本领,同时穿着短小精干的胡服。

汉朝时期冶铁技术发达,为什么造不出来马蹬?

胡服骑射,注意没有马镫

所以此时的骑兵,是轻骑兵,主要依靠弓箭杀敌,同时通过骑乘马匹获得高机动性。

这个高机动性在古代那就很厉害,一天时间就能机动几百里地方,如果有几万这样的精兵,那么可以守卫打击的范围极大。

有人要问,没有马镫他们怎么骑马?怎么保证不掉下来?这个,听说过骑术高的人吧?高手可以骑无鞍马,仅仅依靠腿力夹住马腹部,同时还可以用胳膊夹住马脖子或者用手抓住马鬃毛,都掉不下来!

汉朝时期冶铁技术发达,为什么造不出来马蹬?

驯烈马

没有马镫,有马鞍,那么骑在马鞍上,依靠双腿夹住马腹,手抓马鞍,马鬃,马缰都可以,只要加以训练,时间长了,都可以做到骑乘自如。

然而,这样子骑马,上马是个麻烦。年轻人可以做到一跃而上,年龄大点的就没这个能耐了。就要找个垫脚的方才可以上马。

至于达官贵人要骑马,那就找个下人或者小兵蹲下,然后踩着这个人脊背上马。

人多的时候,互相帮助,总能把上马不便的给弄上去。然而假如人少呢?假如正好是个年龄大的,那么怎么上马总是个问题。

发明总是需求产生的。这种情况下,有人就灵机一动,在马具上搞点发明,往马鞍那里挂个铁环,然后人先用脚踩住,不就可以上去了?

汉朝时期冶铁技术发达,为什么造不出来马蹬?

踩着马镫上马

所以马镫就是这么发明的。准确年代不知,发明者不知,但是就有了这么个玩意儿。

那么,最早的马镫就这么登场了,是个单马镫。意思就是,马具中只有一个马镫,用途就是用来上马方便。

然后,这个单马镫发明之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又是在某一天,可能一个比较爱幻想的家伙,偶然之间,又找了个马镫,挂在马的另一边,一边一个马镫!

就此,双马镫形式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个用上双马镫的人发现,他踩着双马镫,可以很方便站起来,屁股离开马鞍一段距离了。如果说,以前的骑马,是老老实实屁股不能离鞍,那么现在有了许多新的选择,踩住马镫两侧依靠腿力很容易平衡,那么,双手就可以解放出来了,控马非常方便,不像以前必须用手抓着马鞍马鬃怕摔了。

所以,出现了双马镫,重装骑兵才可以诞生。他们可以穿着重铠甲,端着马槊,进行冲刺!深刻改变了骑兵装备和战术!

双马镫的形式一出现,就是完美的程度,到现在已经一直沿用了将近两千年!

那么,为什么要说,汉朝没有马镫呢?

这个,考古学家们有详细的记录。因为他们在汉朝出土的文物中,就没发现过马镫的踪迹。不要说实体马镫,就连画像石,帛画这些里都没有马镫,更何况还有为数众多的陶俑,殉马坑,车马坑,青铜器,就没发现过马镫的一点踪影。

可以说,只要在汉墓的画像石上,马匹的图画上找出一个小圈圈的笔画,都可以宣告,汉代有马镫!然而,这个真没有!

汉朝时期冶铁技术发达,为什么造不出来马蹬?

汉代画像石上的马

建国以后考古学家们在对长沙金盆岭晋朝古墓的发掘中,发现了带有单马镫的陶俑。这是我国单马镫的开始。

汉朝时期冶铁技术发达,为什么造不出来马蹬?

这就是金盆岭晋墓出土的陶俑,在它上面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单马镫

在对辽宁北票喇嘛洞的前燕时期古墓的发掘中,发现了双马镫。

汉朝时期冶铁技术发达,为什么造不出来马蹬?

考古发现的双马镫

所以,你看电视剧,秦朝汉朝如果出现马镫,那绝对是不靠谱的。前燕时期,才出现双马镫。前燕时期是公元多少年呢?公元337年---公元370年之间。

就这,我们的双马镫发明年代,比欧洲还早了好几百年。欧洲到了8世纪,才出现双马镫。

随着双马镫的出现,重装骑兵登上历史舞台。随之才有了用狼牙棒,鞭,锏,锤,大棒等重兵器用来破甲,深刻影响了以后的战争形式。

汉朝时期冶铁技术发达,为什么造不出来马蹬?

所以,有时候,一样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的发明,是需要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发明出来的。

就比如红烧肉,东坡肉,那是宋朝苏东坡发明的,假如你穿越到唐朝,那时候还没红烧肉呢。

又比如天花,弄点牛痘给人接种就免疫天花了。然而直到清朝康熙时候,人们对于天花还是束手无策。

所以啊,马镫在汉朝没出现,和汉朝冶铁技术发达不发达没关系,真的想用马镫,青铜的也可以,用皮革编个环也可以。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战国末期以来的骑兵战术和骑兵装备,骑兵使用还没有更深的认识,只是因循沿袭,没有开创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11: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军队战力提高了多少?
...釆用白描的手法,对战国七雄的兴起、灭亡,以及其存在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以人物剧情方式进行了描述,整体符合史料记截事实,对于读者能快速了解战国史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小编在此
2024-02-20 11:30:00
两晋南北朝时期,骑兵在战场上发挥哪些作用
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南朝偏安一隅,除了自身政治上的原因外,那便是兵种上处于不利的地位。五胡皆以骑兵为主力军种。在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平缓的地势就是骑兵最佳战场,更何况那个时候双
2024-04-26 16:14:00
匈奴单于围困皇帝刘邦之后,通过和亲方式强大吗
...策只是逼贡政策的幌子罢了。此外,匈奴能够在冒顿单于时期突然强大,还在于中原地区正处于秦末乱世,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诸侯相争,都让中原王朝无暇北顾,匈奴趁机臣服东胡、西域诸
2024-05-14 21:49:00
骑兵在中国古代的战争史中有什么价值和地位
...在战场上是可有可无的鸡肋兵种。周朝是骑兵发展的萌芽时期。活跃在北方的游牧民族成为周朝发展骑兵的启蒙老师。西北的犬戎时常越境骚扰,这些游牧民族弓马娴熟,来去如风,彪悍好战,周朝
2023-05-08 14:28:00
聊聊马镫的前生今世
...说,完全是补充兵种,不能在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春秋时期的列国争霸主要靠战车这一情况在战国中期赵武灵王时期发生了变化。这位励精图治的杰出君王、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梁启超语)发动
2023-01-14 11:44:00
古代有哪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发明,却改变了战争形态?
...侦测、破袭、同敌军小股部队或骑兵部队作战。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更多散布于各个主力部队中。先秦时期的兵法著作《六韬》中,曾对早期骑兵的作用有如下分析:“敌人无险阻保固,深入
2023-07-07 10:30:00
...族。蒙古人虽然学会了冶铁,但是却很难获得铁矿。辽国时期,蒙古部落是辽国北面官管辖的部落之一。为了防止草原部落强盛起来,辽国采取了铁禁政策,严禁将铁器卖到草原。因此,辽国时期的
2024-04-29 20:52:00
千年前中国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同一时期最强大的帝国,都被完虐
...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军事理念也在变不断推陈出新,春秋时期是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大混战阶段,这一阶段人们已经掌握了成熟的青铜制造工艺,并且可以在青铜器中加入许多少量元素,保证剑身锋刃
2024-10-14 09:45:00
汉武帝时代马镫还没出现,卫青、霍去病是如何骑马打败匈奴的?
...兼有匈奴和汉朝的长处,成为当时最强大的骑兵。在这个时期,汉朝由于有先进科学技术和强大的国力支持,在武器装备上已经碾压了匈奴。匈奴的弓弩在射程和穿透力上都远不如汉军。在李陵远征
2023-04-17 17: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