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村画人物|徐承波:扎根乡土 四十载坚守农民画创作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6-08 22:4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村画人物|徐承波:扎根乡土 四十载坚守农民画创作

在贵州水城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位初中毕业的农民,靠着一支画笔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他叫徐承波。四十多年来,他以水城农民画为根基,融入国画、版画等多元技法,在田间地头与艺术殿堂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如今,他不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更是水城农民画的标志性人物。他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坚守、创新与乡土情怀的真实记录。

从田埂到画桌的初航

1970年,徐承波出生在水城区。他从小就喜欢看连环画,放牛路上也总爱涂涂画画。初中毕业后,他原本可能像很多同龄人一样,成为外出打工的一员。但在1987年,经时任水城区文化馆馆长汪龙舞和三哥徐承贵引荐,他参加了水城农民画培训班,从此走上了绘画之路。当时,他创作的《梳洗》在西南艺术节获得二等奖,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从此便一发不可收,一直坚持创作到现在。“没有农民画,我还是那个种地的农民。”他常这样感慨。

起初,为了生计,徐承波一边务农一边打工,四处奔波。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农民画的热爱,省吃俭用攒钱买颜料,哪怕深夜收工,也要画上几笔。他还会带着自己的水城农民画作品参加各类画展,绘画也给他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为了参加画展,他背着画稿辗转各地,有时仅能获得百余元奖金,但他把这看作是“艺术的馈赠”。

在传统与创新间破壁

在追求艺术精进的道路上,徐承波深知提升文学和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尽管他没有接受过系统学习培训,但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培训班,积极汲取各类艺术知识。尤其踊跃投身水城农民画培训班,成了培训班里的“常客”。

村画人物|徐承波:扎根乡土 四十载坚守农民画创作

徐承波在画室画画

徐承波说,参加水城农民画培训班让他收获很大。在交流过程中,画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画技。每位画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构图和色彩处理手法也各不相同,他总能从观摩中取长补短。所以,只要培训班开班,他必定主动参加。

村画人物|徐承波:扎根乡土 四十载坚守农民画创作

水城农民画《彝山满黄金》作者:徐承波

在不断学习和磨砺中,徐承波逐渐掌握了农民画的创作精髓。他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聚焦民风民俗、节日节庆、农桑稻作等主题的作品,家中堆积了上千幅画作。在如此深厚的积累下,他的《枇杷熟了》《鸭多又一年》《细雨话年丰》《彝人嫁女》等作品屡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与奖项。

村画人物|徐承波:扎根乡土 四十载坚守农民画创作

徐承波用农民画风格创作的连环画

徐承波认为,自己创作的农民画多次荣获全国性奖项,源于他对绘画的极致追求——不仅坚持创作贴近生活,注重色彩对比,还巧妙吸收学院派技法、农村挑花刺绣等民间艺术元素。此外,他还从外出展览中汲取灵感,将版画、国画、书法等多元艺术形式融入农民画创作,形成既保留农民画质朴粗犷特质,又融入现代美术时尚精致感的独特风格。而这份将守正与创新完美融合的艺术探索,不仅让其作品在农民画领域独树一帜,更让他凭借突出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村画人物|徐承波:扎根乡土 四十载坚守农民画创作

徐承波家里摆满了作品

用麻袋装证书的“顽童”

熟悉徐承波的人都说,他是个“整天嘻嘻哈哈的老顽童”。在画桌前,他像孩子般自由挥洒,他的创作始终充满鲜活的生命力。他常说:“画画就是玩,要玩得开心,才能画出真心。” 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流淌。在他的画室里,证书多得需要用麻袋来装,作品更是累计上千幅。对他而言,这些是他“玩”艺术路上一路耕耘、一路收获的快乐印记,见证着他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成长。

村画人物|徐承波:扎根乡土 四十载坚守农民画创作

徐承波介绍自己的证书

在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徐承波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又有了新的使命——成为农民画的传播者,把艺术的种子播撒给更多年轻人。他的课堂不仅传授技艺,更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他讲课幽默风趣又接地气,会带着学生收集民间故事,将传统元素融入创作。他鼓励学生“画生活、画感悟”,让农民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徐承波看来,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的延续。他说:“水城农民画是泥土里‘长’出来的艺术,只有扎根乡土,才能生生不息。”

村画人物|徐承波:扎根乡土 四十载坚守农民画创作

徐承波(左一)在培训学员画农民画

让艺术回土里生根

作为农民画第一代创作者,徐承波的画笔始终饱含“乡土气息”。四十年前,他从田埂走向画桌;四十年后,他仍习惯推开画室的窗,让山风带着稻穗的沙沙声涌入。在他的画笔下,彝族、苗族生活跃然纸上,乡野的淳朴真挚尽显其中。

如今,徐承波的作品已走出贵州深山,在欧美艺术展墙上与世界艺术展开交流。然而,在他心中,最为珍视的依然是画室里那扇朝向田野的窗——阳光洒落在画布上,细腻地勾勒出水城的风土人情,也照亮了他一生执着追求的艺术之路。

村画人物|徐承波:扎根乡土 四十载坚守农民画创作

徐承波在作画

即便握笔的手已生出腱鞘炎,他依然每日坚守在画桌前,全身心投入创作。他笑着说道:“画画于我而言,不过是一场快乐的探索,要做,便要做到最好。”这位宛如“老顽童”般的画家,正以笔为舟,承载着水城农民画,在艺术的广阔海洋中稳健前行,驶向更为辽阔的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小迪 王华 董婧珣 陈亚兰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8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村画人物|董成:把画室搬进村寨的艺术播种者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董成是家喻户晓的“水城农民画守护者”。自1983年成为水城农民画首批学员,到如今担任特聘老师,四十余载时光里,他扎根基层,用执着与热爱推动这门乡土艺术从山
2025-06-08 22:09:00
江苏最美人物|解善彪:以画为媒,他把家乡描绘得缤纷多彩
...解善彪,黝黑皮肤、扎着辫子,略显沉默寡言。而当谈到农民画时,他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农民画给家乡带来了美感和改变,我愿意用手中的画笔,传承好这项非遗技艺,把家乡描绘得缤纷多
2023-07-04 16:04:00
村画人物|徐源:“画二代”的产业拓荒之路
...现代产业的交流融合中,有一个人始终冲锋在前。他出身农民画世家,是“画二代”;他让乡土艺术突破纸张的限制,成为创业者;更以创新为动力,深耕文化产业,成为拓荒者。他叫徐源,用二十
2025-06-08 22:41:00
大河网讯 舞阳农民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以王文浩、周松晓、连瑞卿、张新亮、魏旭超为代表的农民画家们,以务农生活为创作源泉,创作出大量充满浓郁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的农民画,作品人
2025-09-25 20:29:00
...旅游部命名的全国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黄州农民画享誉全国。作为一名在黄州工作的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近几年来,我探索运用黄州农民画创新美术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023-10-15 08:13:00
东湖评论:放下锄头拿起画笔,黄冈有“画”说
绘乡村新貌,展时代风采。9月5日,全国农民画创作交流邀请展在黄冈黄梅戏大剧院开幕。展览分“红色印记”“匠心传承”“乡风脉动”“沃野新象”四个板块,展出170余幅作品,为广大市民游
2025-09-08 23:09:00
从土墙到T台:麻江农民画的破壁之路
...正在上演。8月8日晚,麻江市民广场的T台上,十余套融合农民画元素的时装轮番登场。模特行走间,静态的画作化作流动的艺术,观众惊叹:“这简直是把山水田园穿在了身上!”高枧村画师何
2025-08-13 01:57:00
兴化垛田农民画惊艳亮相金陵
3幅作品入选“2024中国农民画优秀作品双年展”兴化垛田农民画惊艳亮相金陵8月20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文联主办的“大地流彩——2
2024-08-20 16:18:00
本文转自:上饶日报婺源:农民画进校园 播撒文艺种子本报讯 吕富来 记者陈绍鹏报道: “《飞跃石门》讲述婺源湿地保护吸引珍稀鸟类栖息的故事,教育我们爱护自然生态环境,爱鸟护鸟……”
2023-12-27 08: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黑土地上的“参”奇课堂
2025年11月6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在地化”学习中心弥漫着独特的泥土气息。四年级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人参移栽到花盆中
2025-11-13 15:07: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荣获佳绩
鲁网11月13日讯硕果金秋,捷报频传!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再创辉煌,以卓越的表现荣获中学生组优秀奖
2025-11-13 16:01:00
在鄂州杨湾街口,辅警李超十年如“陀螺”般不停旋转的身影,是街头最动人的风景,更是全民共治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这个毗邻三所学校的丁字路口
2025-11-13 13:45:00
近日,辅警“陀螺哥”李超以饱满激情指挥交通的事迹爆红网络。他像是平凡岗位上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何为热爱、何为坚守、何为担当
2025-11-13 13:45:00
客车喷涂“货拉拉”载客,被阜阳交警查获
大皖新闻讯 一辆客车座椅被拆除,车身有“货拉拉”标识,却从事长途非法客运。11月12日,违法车辆被阜阳高速交警现场查获
2025-11-13 13:26:00
工地电缆离奇“蒸发”?霍山警方上演破案“闪电战”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六安市霍山县公安局24小时内揪出盗窃毛坯房预铺电线的“黑手,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大皖新闻记者11月13日上午了解到
2025-11-13 13:26:00
初冬的牛庄乡,薄雾含悲,青山垂首。近千名群众自发汇聚,泪水与敬意,共同为一位88岁的老人送行。罗官章书记走了。这位将49年生命扎根于“宜昌小西藏”的共产党员
2025-11-13 12:12:00
泰安高新区助力企业“对话金砖” 精准对接国际市场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0日,由山东省贸促会主办的“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济南山东大厦举办。大会以“共筑金砖合作新纽带
2025-11-13 11: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2025-11-13 10:5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去银行提取个人存款,是否需要向柜员详细说明每一笔钱的用途?手机号码如果因为存在涉诈风险被停机,用户又该如何有效申诉
2025-11-13 10:57:00
一针“探”真相!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引导穿刺术,为颈部肿块患者精准诊断
鲁网11月13日讯近日,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成功为一名颈部肿块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术,以微创方式精准获取病灶样本
2025-11-13 10:36:00
冬日暖洋洋(图)
一张童年照片的背后,是一家人对他满满的关爱。每一个骑行往来的人们,都在享受冬日暖阳下锻炼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施工现场,大家干劲十足
2025-11-13 10:35:00
一杯美酒的快乐表达——从文化节的延续效应看古贝春酒文化的精准建构
鲁网11月12日讯(记者 赵洪斌)第二十三届古贝春酒文化节举办至今已过去月余,开幕式主题演出“非遗双酿,曲坛流觞”相声大会的视频还在网络上持续热播
2025-11-13 10:35:00
阳光下的守护丨黔东南公安:用心服务群众 用情守护平安
多彩贵州网讯 黔东南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对各类突发警情,始终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以实际行动守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5-11-13 09:46:00
我来自易县,是“满族结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时候看太姥姥编绳,我觉得很神奇,几股彩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一会儿就能变成漂亮的平安结
2025-11-13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