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09:35: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们读唐史,虽然唐初期,皇帝英明神威,开疆拓土,而且唐高宗李治还征服了高丽(朝鲜),一雪前仇(隋炀帝、唐太宗都没能打下),但自唐玄宗李隆基之后,越读越郁闷,皇帝几乎被各方的节度使按在地上不停地磨擦,太怂了。那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聊聊制度。

唐采用“强枝弱干”,藩镇权重,君弱臣强。唐也知道晋朝、隋朝的衰亡是因为藩镇之害,可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怎么就没能吸取晋隋的教训,严格地限制藩镇,不管是亲王发展成的藩王,还是后来做大的节度使?

虽然嚣张的节度使做大做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李世民的主观意识是自己的自信与强悍。李世民登极之后还和土兵们一起较量箭法,有臣子劝他,唐朝的土兵籍贯杂乱,异族人太多,小心有人暗箭弑君。可李世民哈哈大笑——朕视天下万民皆如赤子,无所分别,何来提防?但是你不想想,你的后代有没有这么英明神武。

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高明许多,完全汲取了唐代及五代十国的亡国教训,他是怎么做的?

赵匡胤无法同李世民相比,他的国家不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是他在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出来的,他虽然全体保留了后周的官员,但从开始就提防着反叛和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他怕武将做大,再像唐代一样,随意攻打都城,挟持皇帝。

明白了吧,这就是为什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采用“强干弱枝”的策略的原因。虽然为后世深深的诟病。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但你能说赵匡胤的策略是错的吗?

其实他早就想到了,选择削夺兵权、制约钱谷、收其精兵,虽然各地的军事力量打压下去了,最后被异族任意欺凌,但宋朝却立国长久呀,不管如何,宋朝延续了三百一十九年,超过晋、隋、唐、元、明、清。只有汉朝才比它长了几十年。

俗话说的好——好死不如赖活着。

像唐朝选择了强悍,放心大胆地任用臣子藩王,把国家做大做强了,后果是被自己的臣子节度使欺凌,都城六次被攻破,最后亡了国,还弄出来了个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而赵匡胤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明白上面的道理,他也知道哪个王朝都迟早必亡,他只不过是想方设法选择家里平安、没有内乱的死法罢了。

皇帝跟我们老百姓想法不一样,就算宋朝被辽、夏、金、蒙古不停的或蚕食或鲸吞,领土不断缩小,但也比直接灭亡的好,至少家臣很听话,生活很奢华,多混几年不更好吗?

再谈谈经济发展。

以唐宋两个朝代相比来看,唐朝人口和经济水平,远不如后来的宋朝,唐朝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不是因为文治,而是因为武功,唐朝初年攻城略地打下了大片的疆土,打出了不少的番邦,用现在的话说,是打出了“国际地位”。所以后来宋人被辽、金、蒙古轮番蹂躏的时候,人们都喜欢拿盛唐来怀念一番。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第一,耕地面积对比,宋朝的疆域比唐朝要小的多,大约是1:4,但是,从耕地面积来看,唐朝耕地有485万多顷,而宋朝耕地却有511万多顷。唐朝时期财政收入才3400万贯,北宋最高时为1.6亿,是盛唐时期的4.5倍。

第二,人口对比,唐朝人口最多时约8050万人(755年),宋朝人口最多时约1.26亿人(1124年),这也是中国古代人口第一次突破亿人大关。要知道,当时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农产品还没有引入中国,中国农作物还是以小麦水稻为主,由此宋朝生产力可见一斑。

第三,农业生产对比,据史料记载,唐朝亩产粮食约1.5石,宋朝亩产粮食约2石,甚至有的地区达到8石,这充分表明了农业科技的进步。

而且,宋朝海外贸易也很繁华,虽然陆地丝绸之路没有了,但海上丝绸之路却更加发达了。宋神宗时期,华北地区的年钢产量达到15万吨,而英国工业革命后,1788年的钢产量也不过7.6万吨。同期,宋朝城市化率达30%,远高于后世的康乾盛世。

宋朝最厉害的是其GDP,占到全世界70%,人民生活富足,可以说那时候的宋朝人民真正达到了小康。就连现今的美国其GDP也只占世界30%,更遑论中国各封建朝代。

唐朝不论人口、经济总量都与宋朝相差太远,除了领土以外,和宋朝真没什么可比性。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最后,来说说军事。

唐朝的对手主要有三个,分别是高丽、突厥和吐蕃,高丽和突厥在隋朝时就被多次打压,元气一直没有恢复,突厥还因为内乱一分为二。而吐蕃做为一个部落,唐朝全盛时也只能与吐蕃打成平手,其他时间唐朝都只能防守,但吐蕃战斗力虽然强悍,可一到平原地区就不是步兵的对手了。

再看看宋朝的对手,以北宋为例,其对手主要是北方的辽国,自北宋建立时,辽国立国都快百年了,而且燕云十六州不在自己手上,防守非常被动。宋朝早期还多次北伐辽国,准备收取燕云十六州,但因为开国皇帝赵匡胤英年早逝,而继位者赵光义打仗太白痴,无奈只能作罢。

宋朝对外战争的胜率超过70%,而唐朝却是败多胜少。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唐军的战斗力就一蹶不振,但宋朝到了南宋,还与横扫世界的蒙古骑兵对峙了几十年,而且还让蒙古损失了一个大汗。

就军事力量而言,宋朝比唐朝更强悍些,只是运气太差,碰上的对手太强大了。但宋朝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持三百一十九年,已经可以说明宋朝的实力了。

综上可见,很明显,唐朝被历史学家夸大了,而宋朝却被贬低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能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有哪些?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在孙武、伍子胥等大臣继续辅佐夫差,努力积蓄钱粮,充实府库,制造武器,扩充
2023-02-04 19:12:00
唐太宗奠定的基调,宋太宗遗留的祸根,导致两国走向不同的道路
...,都有着最初的影子。在中国的古代当中,唐朝和明朝的经济发展到了首屈一指的地步。然而两个朝代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却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而这一切也源于明太宗和明太祖。诚然,宋朝在
2024-06-12 19:28:00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帝皇
...结果丹药毒性发作不治身亡。唐太宗李世民(四)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大宋王朝的建立者,发动陈桥事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灭亡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的大部分统
2023-03-05 15:32:00
盘点中国古代最有作为的帝王
...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成都、扬州、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与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古代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基础,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基
2023-07-27 15:29:00
我国古代史上6大最重要帝王,元朝清朝无人上榜
...凭空而来,而是唐朝前期的帝王一代代努力而得。第5: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首先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其次才是政治家,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承上启下式的人物,这都主要体现在他的第一项成就里
2023-07-02 09:39:00
宋朝文明程度很高且经济发达,为何被金人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而在宋朝,情况却不是这样。自有宋一朝,只有宋太祖赵匡胤在世时宋朝对外作战还能取得优势,但自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文官压制武官,宋朝将领的地位越来越低,而对外作战也越
2024-10-26 11:45:00
契丹族究竟还有没有保留下的血脉
...顺势南下夺取中原之时,中原地区也结束了混乱的局面,赵匡胤完成了中原的统一,建立了宋朝。中原的稳定,对于契丹这一游牧起家的民族,必然不是好事。更何况燕云十六州地处要地,自古以来
2024-02-07 16:48:00
唐宋时期,门阀势力衰落
...以重用,如魏征、薛万彻、薛万均,等等。宋朝建立后,赵匡胤也很够意思,直接“杯酒释兵权”,让大伙安享晚年;功臣没兵权,但性命无忧,生活水平更是没得说。此外,颁布诏书:不得诛杀大
2023-08-22 20:44:00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八位帝王
...”大帝,李世民有一席之地,刘裕、杨坚、杨广、李渊、赵匡胤、忽必烈、朱棣,也都是猛人,历史影响非常大。一、刘裕:南北朝帝王的典范篡位帝王,始于西汉末年的王莽,他建立了“新”,但
2023-08-20 16: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姥爷的石头镜
我家的老物件里,有个山西平遥推漆的小箱子,是母亲的百宝箱。箱子里藏着不少旧物,每个都带着时光的包浆,其中分量最重的,是姥爷留下的那副石头镜——他唯一的遗物
2025-08-15 18:19:00
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智运金条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的家乡圪垯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回到1944年的夏天,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的圪垯村
2025-08-15 07:58:00
放怀楼:百年老字号宋韵中秋文化礼,低糖健康中秋新选择
桂花飘香,老字号的宋韵雅礼桂花香渐浓,中秋的脚步近了。对于许多老杭州、老浙江人来说,中秋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份带着江南韵味的甜蜜
2025-08-14 13:38:00
212青峰九兄:青峰(注:柴德庚,字青峰。),你能知道吗?正在八月十日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好消息来到了,由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还没有死
2025-08-14 17:20:00
209母亲:十八年了,我计算您的年龄快七十了。如您还健康,相信在一二年以内一定能看到您最喜欢的一个最幼的儿子,而且使您很满意
2025-08-14 17:2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
2025-08-14 17:42:00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一起回顾老照片里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在抗战胜利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
2025-08-15 00:14:00
王丰庆: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1906年,王丰庆出生于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他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参加方志敏、邵式平
2025-08-15 04:29:00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