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09:35: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们读唐史,虽然唐初期,皇帝英明神威,开疆拓土,而且唐高宗李治还征服了高丽(朝鲜),一雪前仇(隋炀帝、唐太宗都没能打下),但自唐玄宗李隆基之后,越读越郁闷,皇帝几乎被各方的节度使按在地上不停地磨擦,太怂了。那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聊聊制度。

唐采用“强枝弱干”,藩镇权重,君弱臣强。唐也知道晋朝、隋朝的衰亡是因为藩镇之害,可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怎么就没能吸取晋隋的教训,严格地限制藩镇,不管是亲王发展成的藩王,还是后来做大的节度使?

虽然嚣张的节度使做大做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李世民的主观意识是自己的自信与强悍。李世民登极之后还和土兵们一起较量箭法,有臣子劝他,唐朝的土兵籍贯杂乱,异族人太多,小心有人暗箭弑君。可李世民哈哈大笑——朕视天下万民皆如赤子,无所分别,何来提防?但是你不想想,你的后代有没有这么英明神武。

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高明许多,完全汲取了唐代及五代十国的亡国教训,他是怎么做的?

赵匡胤无法同李世民相比,他的国家不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是他在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出来的,他虽然全体保留了后周的官员,但从开始就提防着反叛和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他怕武将做大,再像唐代一样,随意攻打都城,挟持皇帝。

明白了吧,这就是为什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采用“强干弱枝”的策略的原因。虽然为后世深深的诟病。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但你能说赵匡胤的策略是错的吗?

其实他早就想到了,选择削夺兵权、制约钱谷、收其精兵,虽然各地的军事力量打压下去了,最后被异族任意欺凌,但宋朝却立国长久呀,不管如何,宋朝延续了三百一十九年,超过晋、隋、唐、元、明、清。只有汉朝才比它长了几十年。

俗话说的好——好死不如赖活着。

像唐朝选择了强悍,放心大胆地任用臣子藩王,把国家做大做强了,后果是被自己的臣子节度使欺凌,都城六次被攻破,最后亡了国,还弄出来了个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而赵匡胤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明白上面的道理,他也知道哪个王朝都迟早必亡,他只不过是想方设法选择家里平安、没有内乱的死法罢了。

皇帝跟我们老百姓想法不一样,就算宋朝被辽、夏、金、蒙古不停的或蚕食或鲸吞,领土不断缩小,但也比直接灭亡的好,至少家臣很听话,生活很奢华,多混几年不更好吗?

再谈谈经济发展。

以唐宋两个朝代相比来看,唐朝人口和经济水平,远不如后来的宋朝,唐朝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不是因为文治,而是因为武功,唐朝初年攻城略地打下了大片的疆土,打出了不少的番邦,用现在的话说,是打出了“国际地位”。所以后来宋人被辽、金、蒙古轮番蹂躏的时候,人们都喜欢拿盛唐来怀念一番。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第一,耕地面积对比,宋朝的疆域比唐朝要小的多,大约是1:4,但是,从耕地面积来看,唐朝耕地有485万多顷,而宋朝耕地却有511万多顷。唐朝时期财政收入才3400万贯,北宋最高时为1.6亿,是盛唐时期的4.5倍。

第二,人口对比,唐朝人口最多时约8050万人(755年),宋朝人口最多时约1.26亿人(1124年),这也是中国古代人口第一次突破亿人大关。要知道,当时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农产品还没有引入中国,中国农作物还是以小麦水稻为主,由此宋朝生产力可见一斑。

第三,农业生产对比,据史料记载,唐朝亩产粮食约1.5石,宋朝亩产粮食约2石,甚至有的地区达到8石,这充分表明了农业科技的进步。

而且,宋朝海外贸易也很繁华,虽然陆地丝绸之路没有了,但海上丝绸之路却更加发达了。宋神宗时期,华北地区的年钢产量达到15万吨,而英国工业革命后,1788年的钢产量也不过7.6万吨。同期,宋朝城市化率达30%,远高于后世的康乾盛世。

宋朝最厉害的是其GDP,占到全世界70%,人民生活富足,可以说那时候的宋朝人民真正达到了小康。就连现今的美国其GDP也只占世界30%,更遑论中国各封建朝代。

唐朝不论人口、经济总量都与宋朝相差太远,除了领土以外,和宋朝真没什么可比性。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最后,来说说军事。

唐朝的对手主要有三个,分别是高丽、突厥和吐蕃,高丽和突厥在隋朝时就被多次打压,元气一直没有恢复,突厥还因为内乱一分为二。而吐蕃做为一个部落,唐朝全盛时也只能与吐蕃打成平手,其他时间唐朝都只能防守,但吐蕃战斗力虽然强悍,可一到平原地区就不是步兵的对手了。

再看看宋朝的对手,以北宋为例,其对手主要是北方的辽国,自北宋建立时,辽国立国都快百年了,而且燕云十六州不在自己手上,防守非常被动。宋朝早期还多次北伐辽国,准备收取燕云十六州,但因为开国皇帝赵匡胤英年早逝,而继位者赵光义打仗太白痴,无奈只能作罢。

宋朝对外战争的胜率超过70%,而唐朝却是败多胜少。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唐军的战斗力就一蹶不振,但宋朝到了南宋,还与横扫世界的蒙古骑兵对峙了几十年,而且还让蒙古损失了一个大汗。

就军事力量而言,宋朝比唐朝更强悍些,只是运气太差,碰上的对手太强大了。但宋朝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持三百一十九年,已经可以说明宋朝的实力了。

综上可见,很明显,唐朝被历史学家夸大了,而宋朝却被贬低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能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有哪些?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在孙武、伍子胥等大臣继续辅佐夫差,努力积蓄钱粮,充实府库,制造武器,扩充
2023-02-04 19:12:00
唐太宗奠定的基调,宋太宗遗留的祸根,导致两国走向不同的道路
...,都有着最初的影子。在中国的古代当中,唐朝和明朝的经济发展到了首屈一指的地步。然而两个朝代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却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而这一切也源于明太宗和明太祖。诚然,宋朝在
2024-06-12 19:28:00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帝皇
...结果丹药毒性发作不治身亡。唐太宗李世民(四)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大宋王朝的建立者,发动陈桥事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灭亡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的大部分统
2023-03-05 15:32:00
盘点中国古代最有作为的帝王
...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成都、扬州、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与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古代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基础,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基
2023-07-27 15:29:00
我国古代史上6大最重要帝王,元朝清朝无人上榜
...凭空而来,而是唐朝前期的帝王一代代努力而得。第5: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首先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其次才是政治家,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承上启下式的人物,这都主要体现在他的第一项成就里
2023-07-02 09:39:00
宋朝文明程度很高且经济发达,为何被金人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而在宋朝,情况却不是这样。自有宋一朝,只有宋太祖赵匡胤在世时宋朝对外作战还能取得优势,但自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文官压制武官,宋朝将领的地位越来越低,而对外作战也越
2024-10-26 11:45:00
契丹族究竟还有没有保留下的血脉
...顺势南下夺取中原之时,中原地区也结束了混乱的局面,赵匡胤完成了中原的统一,建立了宋朝。中原的稳定,对于契丹这一游牧起家的民族,必然不是好事。更何况燕云十六州地处要地,自古以来
2024-02-07 16:48:00
唐宋时期,门阀势力衰落
...以重用,如魏征、薛万彻、薛万均,等等。宋朝建立后,赵匡胤也很够意思,直接“杯酒释兵权”,让大伙安享晚年;功臣没兵权,但性命无忧,生活水平更是没得说。此外,颁布诏书:不得诛杀大
2023-08-22 20:44:00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八位帝王
...”大帝,李世民有一席之地,刘裕、杨坚、杨广、李渊、赵匡胤、忽必烈、朱棣,也都是猛人,历史影响非常大。一、刘裕:南北朝帝王的典范篡位帝王,始于西汉末年的王莽,他建立了“新”,但
2023-08-20 16: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