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09:35: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们读唐史,虽然唐初期,皇帝英明神威,开疆拓土,而且唐高宗李治还征服了高丽(朝鲜),一雪前仇(隋炀帝、唐太宗都没能打下),但自唐玄宗李隆基之后,越读越郁闷,皇帝几乎被各方的节度使按在地上不停地磨擦,太怂了。那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聊聊制度。

唐采用“强枝弱干”,藩镇权重,君弱臣强。唐也知道晋朝、隋朝的衰亡是因为藩镇之害,可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怎么就没能吸取晋隋的教训,严格地限制藩镇,不管是亲王发展成的藩王,还是后来做大的节度使?

虽然嚣张的节度使做大做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李世民的主观意识是自己的自信与强悍。李世民登极之后还和土兵们一起较量箭法,有臣子劝他,唐朝的土兵籍贯杂乱,异族人太多,小心有人暗箭弑君。可李世民哈哈大笑——朕视天下万民皆如赤子,无所分别,何来提防?但是你不想想,你的后代有没有这么英明神武。

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高明许多,完全汲取了唐代及五代十国的亡国教训,他是怎么做的?

赵匡胤无法同李世民相比,他的国家不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是他在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出来的,他虽然全体保留了后周的官员,但从开始就提防着反叛和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他怕武将做大,再像唐代一样,随意攻打都城,挟持皇帝。

明白了吧,这就是为什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采用“强干弱枝”的策略的原因。虽然为后世深深的诟病。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但你能说赵匡胤的策略是错的吗?

其实他早就想到了,选择削夺兵权、制约钱谷、收其精兵,虽然各地的军事力量打压下去了,最后被异族任意欺凌,但宋朝却立国长久呀,不管如何,宋朝延续了三百一十九年,超过晋、隋、唐、元、明、清。只有汉朝才比它长了几十年。

俗话说的好——好死不如赖活着。

像唐朝选择了强悍,放心大胆地任用臣子藩王,把国家做大做强了,后果是被自己的臣子节度使欺凌,都城六次被攻破,最后亡了国,还弄出来了个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而赵匡胤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明白上面的道理,他也知道哪个王朝都迟早必亡,他只不过是想方设法选择家里平安、没有内乱的死法罢了。

皇帝跟我们老百姓想法不一样,就算宋朝被辽、夏、金、蒙古不停的或蚕食或鲸吞,领土不断缩小,但也比直接灭亡的好,至少家臣很听话,生活很奢华,多混几年不更好吗?

再谈谈经济发展。

以唐宋两个朝代相比来看,唐朝人口和经济水平,远不如后来的宋朝,唐朝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不是因为文治,而是因为武功,唐朝初年攻城略地打下了大片的疆土,打出了不少的番邦,用现在的话说,是打出了“国际地位”。所以后来宋人被辽、金、蒙古轮番蹂躏的时候,人们都喜欢拿盛唐来怀念一番。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第一,耕地面积对比,宋朝的疆域比唐朝要小的多,大约是1:4,但是,从耕地面积来看,唐朝耕地有485万多顷,而宋朝耕地却有511万多顷。唐朝时期财政收入才3400万贯,北宋最高时为1.6亿,是盛唐时期的4.5倍。

第二,人口对比,唐朝人口最多时约8050万人(755年),宋朝人口最多时约1.26亿人(1124年),这也是中国古代人口第一次突破亿人大关。要知道,当时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农产品还没有引入中国,中国农作物还是以小麦水稻为主,由此宋朝生产力可见一斑。

第三,农业生产对比,据史料记载,唐朝亩产粮食约1.5石,宋朝亩产粮食约2石,甚至有的地区达到8石,这充分表明了农业科技的进步。

而且,宋朝海外贸易也很繁华,虽然陆地丝绸之路没有了,但海上丝绸之路却更加发达了。宋神宗时期,华北地区的年钢产量达到15万吨,而英国工业革命后,1788年的钢产量也不过7.6万吨。同期,宋朝城市化率达30%,远高于后世的康乾盛世。

宋朝最厉害的是其GDP,占到全世界70%,人民生活富足,可以说那时候的宋朝人民真正达到了小康。就连现今的美国其GDP也只占世界30%,更遑论中国各封建朝代。

唐朝不论人口、经济总量都与宋朝相差太远,除了领土以外,和宋朝真没什么可比性。

唐朝和宋朝的经济发展、军事,谁更强大?

最后,来说说军事。

唐朝的对手主要有三个,分别是高丽、突厥和吐蕃,高丽和突厥在隋朝时就被多次打压,元气一直没有恢复,突厥还因为内乱一分为二。而吐蕃做为一个部落,唐朝全盛时也只能与吐蕃打成平手,其他时间唐朝都只能防守,但吐蕃战斗力虽然强悍,可一到平原地区就不是步兵的对手了。

再看看宋朝的对手,以北宋为例,其对手主要是北方的辽国,自北宋建立时,辽国立国都快百年了,而且燕云十六州不在自己手上,防守非常被动。宋朝早期还多次北伐辽国,准备收取燕云十六州,但因为开国皇帝赵匡胤英年早逝,而继位者赵光义打仗太白痴,无奈只能作罢。

宋朝对外战争的胜率超过70%,而唐朝却是败多胜少。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唐军的战斗力就一蹶不振,但宋朝到了南宋,还与横扫世界的蒙古骑兵对峙了几十年,而且还让蒙古损失了一个大汗。

就军事力量而言,宋朝比唐朝更强悍些,只是运气太差,碰上的对手太强大了。但宋朝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持三百一十九年,已经可以说明宋朝的实力了。

综上可见,很明显,唐朝被历史学家夸大了,而宋朝却被贬低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能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有哪些?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在孙武、伍子胥等大臣继续辅佐夫差,努力积蓄钱粮,充实府库,制造武器,扩充
2023-02-04 19:12:00
唐太宗奠定的基调,宋太宗遗留的祸根,导致两国走向不同的道路
...,都有着最初的影子。在中国的古代当中,唐朝和明朝的经济发展到了首屈一指的地步。然而两个朝代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却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而这一切也源于明太宗和明太祖。诚然,宋朝在
2024-06-12 19:28:00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帝皇
...结果丹药毒性发作不治身亡。唐太宗李世民(四)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大宋王朝的建立者,发动陈桥事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灭亡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的大部分统
2023-03-05 15:32:00
盘点中国古代最有作为的帝王
...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成都、扬州、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与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古代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基础,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基
2023-07-27 15:29:00
我国古代史上6大最重要帝王,元朝清朝无人上榜
...凭空而来,而是唐朝前期的帝王一代代努力而得。第5: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首先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其次才是政治家,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承上启下式的人物,这都主要体现在他的第一项成就里
2023-07-02 09:39:00
宋朝文明程度很高且经济发达,为何被金人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而在宋朝,情况却不是这样。自有宋一朝,只有宋太祖赵匡胤在世时宋朝对外作战还能取得优势,但自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文官压制武官,宋朝将领的地位越来越低,而对外作战也越
2024-10-26 11:45:00
契丹族究竟还有没有保留下的血脉
...顺势南下夺取中原之时,中原地区也结束了混乱的局面,赵匡胤完成了中原的统一,建立了宋朝。中原的稳定,对于契丹这一游牧起家的民族,必然不是好事。更何况燕云十六州地处要地,自古以来
2024-02-07 16:48:00
唐宋时期,门阀势力衰落
...以重用,如魏征、薛万彻、薛万均,等等。宋朝建立后,赵匡胤也很够意思,直接“杯酒释兵权”,让大伙安享晚年;功臣没兵权,但性命无忧,生活水平更是没得说。此外,颁布诏书:不得诛杀大
2023-08-22 20:44:00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八位帝王
...”大帝,李世民有一席之地,刘裕、杨坚、杨广、李渊、赵匡胤、忽必烈、朱棣,也都是猛人,历史影响非常大。一、刘裕:南北朝帝王的典范篡位帝王,始于西汉末年的王莽,他建立了“新”,但
2023-08-20 16: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