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八位帝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0 16:09:00 来源:戏说三国

严格意义上讲,“篡位”大帝,李世民有一席之地,刘裕、杨坚、杨广、李渊、赵匡胤、忽必烈、朱棣,也都是猛人,历史影响非常大。

一、刘裕:南北朝帝王的典范

篡位帝王,始于西汉末年的王莽,他建立了“新”,但历代评价不高,王莽作为反面人物而存在,也开了“篡位”先例。接下来,曹丕取代东汉、司马炎取代曹魏、刘裕取代晋朝,都是这么操作。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八位帝王

刘裕,小名寄奴,抗金名将辛弃疾的“偶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南北朝第一大帝。刘裕是庶族出身,依靠战功崛起,先后消灭6位帝王,号称“皇帝收割机”,军事能力没得说。步兵击败骑兵,还是以少胜多,还得看刘裕的“却月阵”。

掌权期间,刘裕进行“义熙土断”,削弱门阀士族势力,还接连率兵北伐,收复了包括长安、洛阳在内的中原地区。刘裕继位后,准备一举平定中原,却没有了时间,他很快就病逝。如果刘裕多活几年,南北朝提前结束,不再有隋唐。

刘裕的遗憾,除了不能统一中原,就是缺乏对子孙的教育,“南朝宋”的刘氏皇族生活奢靡,每一位帝王都很能折腾,所做之事简直匪夷所思。例如,刘子业、刘彧、刘昱,都是暴君的典范,结果被萧道成篡夺江山。

二、杨坚、杨广父子:三省六部、科举制度、大运河

534年,北魏孝武帝逃奔关中,投奔宇文泰,拉开了西魏、东魏并立序幕。宇文泰在贺拔岳基础上,融和了六镇鲜卑、关中豪强、陇西蛮夷,将“关陇集团”发扬光大,奠定了西魏、北周、隋朝、唐朝的基础。

北周武帝宇文邕,雄才大略,英明有为,却英年早逝,子孙又能折腾,结果江山被外戚杨坚篡位,建立隋朝。杨坚、杨广父子,都是篡位;杨坚临死前,已经有了悔恨的意思,打算传位给杨勇,却栽在杨广、杨素手里。

杨坚、杨广父子的贡献很大,隋朝是短命王朝,却不能忽视他们的功劳。杨坚创建的“三省六部制”,将国事与家事分开,是官僚政治成熟的标志;杨坚出兵漠北,将突厥击败,使其分裂成东西两部。杨坚以“考试选拔”官员的做法,是杨广建立科举制度的先河。

科举制度持续1300年,成为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科举制度下,寒门子弟可以参与政务,通过考试进入权力核心,从而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基础。科举制度也削弱了门阀大家族力量,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隋炀帝功绩不容抹杀。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八位帝王

再则,隋炀帝挖掘运河,沟通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至今仍然享受运河所带来的恩泽。如今,隋朝早已覆没,但大运河依然在,其经济功能并未削弱,这是隋朝的贡献。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中,中国只有3位帝王入列:秦始皇、隋文帝杨坚、成吉思汗。

三、李渊、李世民:贞观之治,奠定盛唐的基础

杨广创建科举制、开通运河,功劳很大,但三征高句丽,耗尽了民力,又无法腾出精力来整合“关陇集团”的利益,结果他们选择了李渊、李世民父子。李渊篡夺隋朝江山,也是事实,虽说当时天下大乱,隋朝内外交困。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手握重兵,但没有为老表杨广作战,而是乘机从晋阳杀入关中,夺取长安。618年,李渊让杨侑“禅让”,旋即将其处死,建立了大唐江山。626年,李世民也是“篡位”,靠玄武门之变上台。

部分人说:李世民不是“篡位”,他是继承父亲的皇位,因为他做过一段时间太子,儿子接管父亲的家业,名正言顺。那么,李世民是不是“篡位”呢?严格意义上讲,李世民就是“篡位”,因为皇位本该是李建成的,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强迫李渊退位,而不是父亲本身愿意这么做。

皇位“来路不正”,李世民很心虚,便想看《起居注》,被褚遂良拒绝,旋即去找房玄龄帮忙,又修改了高祖实录。但是,李世民的历史功绩不容置疑,应该能排在历史前五,他开创了“贞观之治”,又降服周边部落,被誉为“天可汗”。

李世民晚年,开始走向昏聩,且处理不好跟太子李承乾的关系。结果,李承乾效仿“玄武门之变”,准备与李世民掰手腕,被贬为庶人,郁郁而终。

四、赵匡胤:开启一个文官政治时代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率15万燕军南下,开启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败。763年,仆固怀恩率兵东征,准备将叛军一网打尽,但唐代宗李豫却采取招抚策略,对河北叛军妥协,导致藩镇割据出现。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黄巢起义,最终葬送了唐朝。907年,朱温取代唐朝,建立“大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也是武人政治的延续。此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为之尔”,皇位的传承,基本都是“篡夺”。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八位帝王

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只是“武人夺权”的一个缩影而已,赵匡胤做了当时很多人都做的事情,包括他的第一任上司郭威。但是,赵匡胤不一样,他取代“后周”,建立北宋之后,便想办法整顿内政,削弱节度使兵权,让文官走向舞台。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宋太祖赵匡胤打仗能力并不差,也不是很强,跟前面3位不是一个档次。但是,赵匡胤治理手腕比较高明,他“杯酒释兵权”,削弱了节度使,以及武将的权力,改用文官担任地方官吏,确保了王朝江山的稳定。

门阀政治走向终结,文官政治诞生,这是宋朝的贡献,赵匡胤功不可没。宋朝虽然军事一般,打不赢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却能牢牢控制地方,以及朝廷官员,从此中原王朝不再有权臣“篡位”出现,除非是皇室内部自相残杀。

五、忽必烈:元朝疆域最大,丝绸之路感觉就在“国内”

从蒙古“幼子守灶”传统看,忽必烈就是“篡位”。1259年,忽必烈匆忙结束鄂州战役,从湖北返回燕京,准备与镇守漠北的弟弟阿里不哥掰手腕,夺取蒙古大汗之位,但蒙古勋贵基本都支持阿里不哥。

蒙古传统,“幼子守灶”,蒙哥大汗死后,儿子年纪尚小,理应由父亲拖雷的最小儿子阿里不哥继位,但忽必烈不乐意。如果召开“忽里勒台大会”,让西道诸侯王、东道诸侯王、漠北诸侯王推举人选,忽必烈获胜概率是零。

1260年,忽必烈在没有西道诸侯、漠北诸侯参加的情况下,他依靠中原汉族世侯的支持,在开平继位称汗,挑起了蒙古帝国内战,也让帝国走向瓦解。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却留下一个遗憾:始终没有得到海都、阿鲁忽、别儿哥的承认。

忽必烈的历史功绩,也是非常大。例如,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采用的是易经里面的名词,结束了此前以地方、爵位、封地为“国号”的历史,被明朝、清朝延续下来。

忽必烈结束了唐朝末年以来,中原分裂数百年的局面,还将元朝的疆域推广到极致。一度中断、萧条的“丝绸之路”,在忽必烈的运作之下,焕发生机,再现汉唐时代的荣光。青藏高原、宝岛台湾,也正式成为中原王朝一部分,这是盛唐都不能做到的。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八位帝王

洪武大帝朱元璋评价:“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可知,忽必烈的影响力很大,他建立的元朝,将华夏疆域发展到极致。

六:朱棣:永乐盛世、编修《永乐大典》,还有郑和下西洋

1398年,朱元璋病逝,尸骨未寒,朱棣、建文帝相互厮杀。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打着“清君侧”旗帜,率兵南下靖难。4年时间不到,朱棣就杀入南京,成为藩王武力夺权获胜的第一人。

朱棣“篡位”是事实,也篡改了实录,甚至连自己的身份都要修改,非要说他是马皇后的儿子。再则,朱棣杀戮过重,尤其是对待读书人,他将方孝孺“诛灭十族”,寒了士大夫的心,导致形象非常差。

那么,朱棣有没有亮点呢?答案是肯定,朱棣是“千古一帝”,能跟唐太宗李世民掰手腕的大帝,他的许多丰功伟绩,影响至今,不容忽视。

朱棣五次远征漠北,是中原王朝帝王御驾亲征的典范;横扫朔漠,汉朝、唐朝都是将领出征,而不是皇帝带兵。朱棣则是自己带兵,且亲自操刀上阵,冲杀在第一线,与蒙古骑兵肉搏,血液中流淌着尚武的基因。

五代十国时,一度脱离中原王朝的安南(越南),也被朱棣重新拿回来,设置交趾布政使司。此外,朱棣编修《永乐大典》,整理古籍文献,所收录的书籍,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被誉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国威于域外,成为中外友好交流的典范。

朱棣文治、武功,都不差,跟李世民一个档次,甚至略胜一筹。遗憾的是,子孙后代不能坚持下来,否则明朝将迎来“大航海时代”,世界历史将会是另外一番模样。《永乐大典》在清朝多有丢失,到近代更是如此,这是文化的浩劫。

总而言之,宋武帝刘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成祖朱棣,他们都是了不起的帝王,即便皇位来路不正,有“篡位”之说,但不影响他们的历史贡献。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八位帝王

那么,这几位帝王,谁的战斗力最强悍呢?如果单兵格斗,刘裕、朱棣应该是第一档次,都非常生猛。从建立江山难度角度看,刘裕难度最大,寒门子弟能在门阀横行的年代脱颖而出,还能压着门阀吊打,非常了不起。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6人比李世民强,李世民望尘莫及,不是一个档次
从历史功绩角度看:古代500多位帝王,有6人比李世民强。这6人所建立的功业,李世民望尘莫及,不是一个档次。一、秦始皇近代有诗云:“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
2023-08-20 17:00:00
聊聊古代帝王的“金字塔”结构
...响人类历史发展的100位名人之一。2、第二档:汉武帝、李世民、赵匡胤、隋文帝、朱棣、康熙、忽必烈、刘秀。这些帝王,文治武功显赫,历史影响很大,却有点美中不足,比第一档次稍微差
2024-07-10 20:26:00
盘点中国古代最有作为的帝王
...秦始皇几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伟大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李世民为帝后,虚心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
2023-07-27 15:29:00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帝王,唐太宗排第四,第一让全世界服气
...,看看他们震铄古今的成就,与君共勉。第四位: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给整个中国带来了一段非常鼎盛的贞观盛世,他史整个中华民族有了傲视群雄的气度,所创造出的辉煌成就史中国在世界
2022-12-17 16:58:00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皇帝,你认为谁最有有作为?
...秦始皇,中国之境始于汉武帝。第一名、帝王典范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样样精通,他让中华民族有了崇高的国际地位,他在位时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万国来朝,德化远播,史称“贞观之治”
2022-12-22 16:03:00
“文治”强悍的9位帝王
...年。6、唐高宗,历史存在感不强,上有武功高强的父亲李世民,下有第一女皇帝武则天,李治(唐高宗)被夹在中间,比较尴尬。但是,就凭他在位时下令编写的《唐律疏议》(中华法系成熟标志
2023-08-19 18:18:00
从个人领袖气质和魅力出发,谈谈到底哪位帝王的“人格魅力”更高
...领袖的个人素质和魅力,是人才归附的重要因素。刘邦、李世民和朱元璋都是卓越功勋皇帝,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创业时都是网罗天下人才,团队都是当时最优秀的。今天我们就
2024-05-14 21:50:00
...汉民族从此神形兼备,正式登上人类历史舞台。唐太宗(李世民):他让这个伟大的民族焕发了更大的活力,他让汉唐帝国的旷世天威传布四海,他的帝国让全世界人类遣使来朝,他第一次在世界文
2023-03-17 15:01:00
从玄武门到帝王之路:李世民的传奇逆袭
...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唐太宗李世民。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精彩的历史剧,特别是那场震撼人心的“玄武门之变”,真的是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那么,李世民是如何从一个
2024-10-09 14: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