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白内障有怎样的表现,你中招了吗?建议看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4-16 21:45: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病,是全球和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

晶状体为双凸面,有弹性,无血管的透明组织,具有复杂的代谢过程,其营养主要来源于的和玻璃体。

白内障有怎样的表现,你中招了吗?建议看看

正常情况下晶状体能将光线准确聚焦于视网膜,并通过调节作用看清远、近物优屈光介质重要组成部分。

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对晶状体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晶状体处于眼内液体环境中,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部营养障碍以及某些全身代谢性或免疫性疾病,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破坏晶状体的组织结构、干扰其正常代谢而使晶状体混浊。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紫外线照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机体外伤、过量饮酒及吸烟等均与白内障的形成有关。

白内障有怎样的表现,你中招了吗?建议看看

白内障可以下方法分类:

1、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发性白内障等;

2、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白内障;

3、按晶状体混浊形态:分为点状、冠状和绕核性白内障等;

4、按晶状体混浊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膜下白内障等;

5、按晶状体泥浊程度:分为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和过熟期。

白内障有怎样的表现,你中招了吗?建议看看

白内障常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视力下降

(2)对比敏感度下降

(3)屈光改变

(4)单眼复视或多视

(5)眩光

(6)色觉改变

(7)视野缺损

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具有其特征性的混浊表现。

如果发现有上述几种改变时应及时就诊,不要耽误病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0: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内障:预防应保证营养和减少辐射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白内障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无痛且缓慢的视力下降和对比敏感度下降,看东西就像雾里看花,宛如隔了一层雾或毛玻璃,只能看到大致轮廓,但细节看不清楚。此外,白内障还
2024-06-13 15:14:00
白内障可致盲!及时发现早治疗,望知晓
白内障就是晶状体发生混浊,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是我国常见致盲眼病。凡是各种原因如
2023-04-17 06:52:00
白内障成熟才能做手术?错啦!
大夫,他们说我有白内障,怎么办!不要惊慌,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白内障是排全球第一位的致盲眼病,但并不是说白内障一定会致盲,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白内障那些事儿吧!
2023-12-08 21:15:00
...要注意保养并且采用一些偏方治疗。晶状体轻度浑浊就是白内障的早期.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混浊会逐渐加重,发展到最后至失明,必需进行手术治疗才能复明.但是大部分人的晶状体混浊
2022-12-28 16:19:00
白内障的预防与治疗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一、什么是白内障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
2024-01-05 11:39:00
爱尔眼科:白内障要早发现早治疗
...援助了一名早年间左眼失明,只靠右眼识物的患者,经过白内障手术,患者视力得到了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检查眼部情况。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供图 据了解,76岁的刘大爷(化名
2023-12-08 17:09:00
手术不用刀?白内障+近视1000度,一次手术,双重改善
...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你知道,诗人白居易也是白内障患者吗?飞秒激光除了应用在近视手术上,也能治疗白内障?你知道,人工晶状体又升级了吗?白内障手术可以同时治疗近视、老花、
2023-12-19 19:56:00
术后视力恢复到0.8 菏泽华厦眼科医院妙手施治糖尿病眼病患者
...发现袁大姐晶体浑浊,眼底窥不入,确诊为左眼糖尿病性白内障,遂收治入院,并于8月28日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出院时复查视力恢复到0.8,袁女士很是开心。据了
2023-09-06 18:50:00
...就因为将筋膜枪用错了地方,造成眼内晶状体脱位,并发白内障。家住市区的林女士近来感觉视力明显下降,尤其左眼看东西十分模糊,遂到东南眼科医院检查。经过检查,院长赵广愚发现林女士左
2024-03-12 09: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