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现代人难懂《易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3 19: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易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智慧之书,一般认为《易经》源于上古时代,大概是在夏朝以前就已经存在,自5千年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参悟《易经》的智慧,但是直到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人类文明最为发达的现代社会,却仍然难以参透这部几千年以前的智慧之书,难道说智慧发达的现代人还不如几千年前的古人吗?

其实现代人难以读懂《易经》,原因也不是很复杂,除了一些客观的外部因素,大多数人可能被那些专家给带跑偏了。

现代人难以读懂《易经》的原因

古今汉语的差异带来学习困难

想要学习《易经》的人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易经》是用文言文写的,而且还是最古老的的文言表达,很多的字、句子的意思根本与后世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字、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可能就有了不同的意思,这就在无形中加大了还原其中句子原意的难度。

举个例子,比如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这四字组合,在《易经》中,出现的次数那是相当多。长期以来专家解释此四字,一直都是将其解释为乾卦的四种基本性质,往往引申为四季、四德等等。但是近代通过对出土文物的重新研究,学术界重新定义了它们的含义,认为其中的"贞"就是"占卜",还对其进行了断句,认定为"元亨,利贞",就是"大吉,吉占"的意思。

连一句简单的话语,想要弄清其义,专家都需要结合考古知识与历史知识,那么古汉语知识、文言文常识都相对缺乏的普通人想要读懂《易经》那不是更加困难嘛。所以,在没有相应的文言文知识的时候,贸然去读《易经》,只能越读越懵。

《易经》本身的复杂度和无规律性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首先是易经的形成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过程也比较漫长,它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著作,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有很多的先贤智慧汇集而成,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做易传,所以它本身是一本集智慧之大成的伟大著作,古人的科技虽然落后,但是不代表他们的智慧就要比现代人差。

缺乏大环境的氛围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自己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产生的,是反映当时的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大环境服务的。如果脱离了当时的环境去谈论一种文化、一个历史事件,那都是一种"文化流氓"的行为。在《易经》的理解上也是同理。

《易经》的诞生,是在上古"巫术文化"、"自然崇拜"那么一种环境氛围中产生的,可是慢慢的随着历史的变化,沧海桑田,上古的文化也被后世的像诸子百家、儒家学派、三教融合、宋明理学、明清八股等文化所代替,其历史环境、社会氛围也早已变化。没有一个大环境的支持,自然难以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易经》的学术。后世的任何解释,不过是凭借考古、古籍进行的"猜测"罢了。

现代社会环境五光十色,诱惑太多,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没有办法静下心来思考,和感悟真正的智慧,大家都在忙着怎么赚钱钱,怎样出名,就连诗和远方都变成了是一种奢侈,所以处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即使有最发达的智商和头脑,也很难去领悟古人几千年以前的思想和智慧。

专家引导,带来的盲目学习

以上说的都是客观的外部因素,那么接下来就要说一些人为的原因了,那就是一些专家的引导因素。

现在的各种文化热门,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离不开某些专家的"忽悠",尤其是现在各种"快餐文化"盛行,年轻人心里浮躁,做事喜欢速成。很多的专家又借此推出各种《易经》的讲解,引导人们投入到对其的学习与研究中。于是很多的年轻人觉得古籍也没有那么难嘛,自己也可以弄明白。然后在"盲从心理"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在没有一定的文言文、古汉语的基础知识下,听从专家建议,开始读《易经》,最终的结果那就是被专家带跑偏了。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连那些近代的专家想要搞清楚书中的一句话的意思,都要结合考古实证,年轻人在没有相应的"底子"的条件下,就像读懂《易经》,这不是没睡醒嘛。

另外,最简单的东西搞成了最复杂的问题,比如说上语文课,一篇很简单的课文,老师非得把里面抽出一小段来,要你把作者的思想和写作动机写成一篇作文来,我想现代人研究《易经》,有可能就是走入到了这样的误区。

现代人的盲目"崇古"心理

现在很多人读传统典籍有一个很不好的心理,那就是将古人的学说视为金科玉律,视为不变的真理,觉得古人说的都是对的,书上写的都是真理。

对于这种思想,我只想说,同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比谁强多少啊?而且如果古人真的那么厉害,为什么时代还会发展到今天呢?他们不是早就应该研究出更厉害的科技,发展出更优秀的文明了嘛。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任何书一定要将其与实践相结合,要客观辩证的看待它的话语,它的作用。须知我们探讨知识和是否尊敬古人并不矛盾,知识永远是学辨越明,这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古人的尊重。

好在现在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人们对于中华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各种的传统文化、技艺正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相信随着国家、社会、世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加深,虽然以我等现在的资质与认识还不足以完全的解读《易经》的精髓,但是我相信终有一天,不仅是《易经》,所有的中华古籍,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都能将其解读并运用于生产生活中。

说不定将来那个勘破《易经》奥秘的人就是你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真正有福之人,一辈子有三不碰,越不碰越好命
《易经》是一部“群经之首”,被称为“大道之源”。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我们每个人的“智慧宝库”。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是我们一生的指南和宝典。在易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一
2023-12-24 09:55:00
《易经》与元明清帝国的国号
...人广泛参考,例如被称为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无所不包的《易经》。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本,其中前两本已经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是阐述阴阳变化之道的书籍,所以被后
2023-10-30 15:04:00
侯宗原国学从易经视角看元宵节
...方面的复杂谜题,体现了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拓展,也符合易经中事物顺应时代发展而变化的思想,元宵节在传承中不断演变,以适应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天人合一也是易经的重要思
2025-02-10 14:53:00
失落的奇门遁甲:探索其起源与传承的奥秘
...文明能流传下来的东西真是少之又少,其中有一门学问,现代人几乎没有谁是精通的,古代人精通的也很少,那就是“奇门遁甲”。据说精通奇门遁甲的人,能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最厉害的技能
2023-11-01 05:41:00
古人如何给自己取名字的,古人取名取字有什么讲究
...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都比较关注这个问题的,这里中国《易经》姓名学家谢咏老师就来和大家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仔细阅读一下,如果还是判断不准的,可以联系谢咏老师来帮
2023-10-21 11:56:00
史上最神秘的4个人,鬼谷子居首,每一位都高深莫测,你认识几个
...献。他们的神秘也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古人的智慧始终是现代人难以猜测的。不管他们多么神秘,只要对国家有贡献就好了。希望未来国家能出现更多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10-19 16:26:00
我国古代有本奇书流传至今,无人能完全弄明白其内容
...本“经”影响是深远的,除了《黄帝内经》之外,还有《易经》。对于《易经》很多人都认为里面的记载都是没用的,都是古代的唯心主义思想,但实际上《易经》也是我们文化发展的一种特色,其
2023-07-05 05:57:00
...了“必读书目”,其中又以前人编纂,孔子亲自注释的《易经》最被推崇,它当时就有了“诸经之首”的美誉。02后来随着儒家学说的持续发展,《易经》几乎成了读书人的必读神书,明清的科举
2023-10-14 19:59:00
教育部《易经哲学与和合中文化的融合》重点课题组揭牌仪式在嵩山举行
2024年4月21日,教育部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易经哲学与和合中文化的融合》课题组揭牌仪式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隆重举行,即将开展易学文化学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组宋勇泉组长在致辞时
2024-05-07 10: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