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盘活森林资源 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300多亿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13 09:44:00 来源:大众网海报北京

10月12日,国新办就《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介绍,我国森林资源逐步盘活。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300多亿元,成为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盘活森林资源 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300多亿元

唐芳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力有序、纵深推进。各地围绕“林改四问”,积极探索、创新作答,努力交出合格答卷,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围绕回答“山要怎么分”,开展集体林地确权颁证。全国发放林权证1亿多本,初步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这9个字,被福建省永安市上坪村的村民刻在山林间的一块大青石上,堪称是“民心碑”。林农非常看重手里的林权证,很多农民把林权证和宅基地证、结婚证一起保管,对集体林改衷心拥护。

围绕回答“树要怎么砍”,推进森林分类经营和可持续经营。农民成为山林的主人,乱砍滥伐现象极少发生,造林护林营林积极性不断提高。林改改出了满目青山,集体林森林蓄积比林改前增加了近39亿立方米,增幅近85%,有林地面积增加了近4亿亩。林区的绿水青山越来越多、生态越来越美。

围绕回答“钱从哪里来”,创新林权融资机制,推动集体林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300多亿元,成为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围绕回答“单家独户怎么办”,推动林权流转和林业规模经营。培育家庭林场、专业大户、林业合作社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近30万个。集体林地产出每亩约300元,比林改前增长3倍多。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8万亿元,部分集体林业大县农民一半以上收入来自林业。集体林改策源地福建武平县捷文村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林改前的1600元增加到近3万元,增长了18倍。

他强调,事实证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场土地使用制度的重大变革,契合了时代发展,顺应了林农期盼,奠定了山区林区共同富裕的基础。

相关阅读:

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超1300亿元,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将迎组合拳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强调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出了一系列措施。10月1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森林资源逐步盘活,已经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全国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300多亿元,成为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记者获悉,将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经营主体的贷款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考核评估范围,强化激励约束等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做法有望在更大范围推广。

国家林草局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国家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不断拓宽抵押物范围,创新贷款模式,完善配套政策。各地探索推出了许多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如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林下经济收益权质押贷款、“油茶贷”、“林农快贷”、“网商林贷”等,助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

江西省林业局负责人刘宾介绍,向金融要活力。江西省先后推出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油茶长周期贷款、林下经济收益权贷款、湿地生态修复贷款、“林农快贷”等金融产品。启动实施油茶、森林药材等特色保险,极大降低了经营林业的风险。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兴忠介绍,福建省创新了林业投融资机制,成立了林权收储机构,设立了风险防范和快速处置机制,推出一系列普惠型林业金融产品,设立了林权交易中心,为林业注入金融活水。三明市全市累计发放林业信贷总额达到230亿元。改革增活力,创新出效益。2022年,三明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58亿元,农民涉林收入达7107元,占可支配收入的30.6%。

不过,王俊中也谈到,林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将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经营主体的贷款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考核评估范围,强化激励约束,引导银行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商业银行林权抵押贷款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的,可不作为监管部门监管评级和银行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为银行适度“松绑”。健全抵押林权快速处置机制,降低银行风险和担保机构处置林权的成本。鼓励社会资本开展林权收储担保服务,由林权收储机构为林权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提供担保,消除银行的担心和忧虑。

“福建省在全省建立了50多个林权收储机构,实现了重点林业县全覆盖,省财政对林权收储抵押担保额给予1.6%的风险补偿。这种做法,有利于分散和降低银行信用担保的风险,值得借鉴。”王俊中说。

二是发挥绿色金融引领作用。将符合条件的林权交易服务和林产品精深加工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探索基于碳汇权益的绿色信贷产品,符合条件的可纳入碳汇减排支持工具范围,助推林业碳汇发展。

三是推动创新林业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发行人发行乡村振兴票据或者以林权作为担保发行债券。支持保险机构创新开发各类林业保险产品,鼓励地方将林业保险产品纳入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支持范围。近年来,江西将油茶保险纳入省级特色农业保险范围,浙江推出了毛竹收购价格指数保险,四川推出了核桃价格指数保险,对分散林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益的稳定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济德表示,国家林草局负责协调推进《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措施,将加快研究制定林权管理、森林经营、森林采伐利用、林业产业等方面的政策举措,加强与发改、财政、农业农村、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在先行先试方面,除了支持福建、江西、重庆三省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外,扎实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指导福建三明、江西抚州、吉林通化、山西晋城、安徽宣城、四川成都、浙江衢州等7个试点市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模式。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不断为改革积累经验、破局探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9亿立方米,增幅近85%,有林地面积增加了近4亿亩。三是森林资源逐步盘活。围绕回答“钱从哪里来”,创新林权融资机制,推动集体林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
2023-10-12 15:10:00
安徽全椒以绿为底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县级林权服务中心,负责林权流转、抵押贷款等服务保障工作,累计流转林地14.1万亩,办理林权抵押10.5万亩次、抵押贷款余额1.9亿元。县财政、林业、金融中心
2024-05-17 09:45:00
...前增加了近39亿立方米,有林地面积增加了近4亿亩。三是森林资源逐步盘活。围绕“钱从哪里来”,创新林权融资机制,推动集体林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全国林
2023-10-13 03:51:00
...才保障。做实生态类产品金融服务。在全省首创森林赎买抵押贷款、林下经济和各类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特种养殖权质押贷款、特定资产收费权支持贷款、林权代偿收储担保贷款、林业碳汇收益权
2023-01-02 17:09:00
...林收储30万亩为目标,通过建平台、整优势、激活力,将森林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走活以林养林、以林富民可持续发展之路。其经验做法被列入《2022年江西省探索和推广
2023-01-11 21:50:00
“唱山歌、念海经” 厦门国际银行打造差异化特色绿色金融转型
...市尤溪县某林业企业负责人喜出望外。据悉,该企业主营森林资源培育、林产品销售、生态旅游等业务,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拥有近40万亩山场资源,约占全县林业资源十分之一,采购苗木对企业
2023-09-19 18:32:00
林下生金 生态美百姓富
...入2.4万元。为使森林风景变“钱景”,保山市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实施“森林公园+森林康养+森林古道+森林人家+森林教育”的林旅融合模式,形成点、线
2024-03-20 07:05:00
一场国家重点领域改革现场推进会,何以选在这里开?
...市推出“福林贷”“益林贷”等普惠金融产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合同强制公证服务和快速处置机制。该市累计发放林业信贷总额230多亿元,余额近93亿元、约占福建全省1/2。林票制度改
2024-03-15 14:54:00
...决林农融资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剑河县森林资源丰富,2021年被评为我省首批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县。为了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加快信贷结构绿色转型,农业银行剑河县支
2023-07-27 06: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