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卢而康 石银平
近年来,江西省资溪县抓住抚州市被列为国家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这一契机,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森林收储运营改革,以5年实施森林收储30万亩为目标,通过建平台、整优势、激活力,将森林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走活以林养林、以林富民可持续发展之路。其经验做法被列入《2022年江西省探索和推广的改革项目清单》。
搭建平台收储运营。该县出台《资溪县非国有商品林赎买实施方案》《资溪县林权代偿收储担保管理办法》等森林收储文件,充分运用市场化理念,搭建林业发展经营、运营专业平台。由林业、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联合成立林权收储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负责受理林权收储申请、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林权变更、代偿收储担保等服务,目前已收储森林21.2万亩。成立两山林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推动林地规模化、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建立收储森林科学经营,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公司现有15名专业人员,聘请1000余林农参与收储森林的生产经营,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模式,管理着20余万亩森林,推动林业资产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科学经营带动全县木竹资源的价格提升:辖内毛竹林、杉松木林及荒山分别上涨40—50元、2500余元、20元/亩,毛竹每吨提高到600余元,群众从森林收储中分享到了更多的生态实惠,有效助推林业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整合优势解决难题。根据区位、树种、权属等关系,该县探索多种收储模式优化整合资源,进而集中流转、集中经营,解决林权分散、开发低效、经营困难等难题。按双方约定的价格一次性将林木所有权、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收归收储方,林地所有权仍归村集体所有。流转有利于保持林地的长期稳定经营,适用于营造周期长、见效慢的乔木林收储,全县通过流转方式收储森林15.7万亩,占森林收储总面积的74%。根据林权所有人的意愿,按照约定以分年度支付的方式获得收储森林的经营权和使用权。租赁方式机制灵活,可随市场价格进行调节,主要适用于速生毛竹林收储,有利推动竹林碎片化整合,全县通过租赁方式收储毛竹林3万亩,加快推进高效竹林的培育。林权所有者以林地使用权或林木所有权作价入股,收储方以森林经营投入入股,在取得效益后按照比例进行分红。合作有利于推动林权所有者与收储方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共享机制,助推乡村振兴,目前全县有2.5万亩林地采取合作模式共同造林及发展林下种植产业。
激活功能以林富民。该县通过政策补助“输血”、融资贷款“补血”、社会资金“献血”、经营盈利“造血”,撬动林业企业、经营户等社会资本参与森林收储,走活以林养林、以林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2020年起,累计获得上级收储补助资金1600万元、森林代偿收储担保试点资金500万元。同时,充分利用林业造林、毛竹低改、森林抚育、封山育林等上级林业专项补助资金,集中投入森林经营。通过森林收储加快实现资金整合,扶持生态产业发展,打造了生态资源保护、开发、提升和再保护的价值转化闭环,有效推进了“千万资源变千亿产值行动”的具体实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1种生态权益类融资信贷产品,在全省率先落地森林赎买抵押贷款、林权收益权质押贷款、竹木产业链融资、林权代偿收储担保机制等金融产品。针对森林赎买试点,农业银行发放全省首单森林赎买抵押贷款9800万元,荣获全省金融创新一等奖;结合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创新林权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落地5000万余元,林业碳汇权益质押贷款1.83亿元;创新“林权代偿担保”新模式,落地林权代偿担保贷款3095万元,抵押林地面积1.92万亩。目前,全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各项贷款余额34.31亿元,占比位居全省前列。鼓励林业企业、经营户等社会资本参与森林资源收储,通过注入社会资金不断夯实收储资金保障,达到森林收储资金良性循环。2022年,引进“国家林下经济示范”龙头企业罗山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3亿余元打造灵芝全产业链项目。该公司还注资400万元与县两山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收储森林2万亩,林上由两山林业公司实施科学经营提升森林质量,林下由罗山峰公司发展黑灵芝,实现了收储森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为固化收储森林林下种植权属,资溪县创新颁发了全国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实施“森林收储+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通过人工新造、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等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经营管理措施,提升森林价值。“两山”林业公司近三年森林抚育4万余亩,新增人工造林2.6万余亩,主营业务收入累计达到1.2亿元。计划到2025年,通过持续优化林分结构,提升固碳能力、提高碳汇增量,全县将建设高效碳汇林基地10万亩,持续扩大碳汇资源储备,使林业资源转化为可交易的碳汇商品,从而实现“不砍树也能增收”的目标,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22: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