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专家研判:在一个多月内或达到感染高峰,各类人群要做好防护!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14 15:12:00 来源:光明网

虽然奥密克戎致病性、重症率降低,但传染性依旧非常强。多位专家作出研判,或在一个多月内达到感染高峰。

专家研判:在一个多月内或达到感染高峰,各类人群要做好防护!

健康时报 曹子豪 摄

多位专家研判在一个多月内或达到感染高峰

1、李兰娟:可能在一个多月内达到高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12月12日接受浙江卫视采访时表示,疫情高峰就是指每日发病人数在整个疫情流行期间达到峰值,从新加坡、香港、台湾、日本的流行数据来看,放宽防疫措施后,疫情可能会在1个多月内达到高峰。

影响达峰的时间,主要受病毒传染力、防控措施、人群易感性三大因素影响。

面对高传播力的奥密克戎毒株,可以通过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方式,降低人群中病毒实际的传播速度,尽量避免短期内大量感染者同时出现,减少对医疗系统的压力。

2、张文宏:本次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

12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在“华山感染”公众号发表文章呼吁,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并最终会向季节性流行病转变。

此外,在近期华山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张文宏指出,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整体度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这个月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月,对老人的保护相当关键。

张文宏建议,子女去看望老年人时要佩戴好N95口罩;老年人这段时间内不要去跳广场舞、搓麻将、聚集聊天;医院也要对80岁以上老年病人重点关注,帮助老年人群尽可能安全度过高峰期。

3、钟明:1个月之内达到感染峰值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明12月11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新冠阳性居家隔离,事实上就意味着新冠会在社会面传播,但也是防疫措施优化下的重要一步。

预计来看,新冠疫情的走势会在1个月之内达到感染峰值。但之后何时才能结束,这一模型就会比较复杂。

4、杨子峰:明年一月中上旬出现感染峰值

12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团队专家就疫情防控情况接受媒体采访,钟南山团队成员、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教授表示,根据模型测算,预计广州第一波感染峰值可能会在明年一月中上旬到二月中期到来。随着采取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预计在三月中上旬会进入一个平稳阶段。

专家研判:在一个多月内或达到感染高峰,各类人群要做好防护!

12月9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就当前疫情防控发表观点。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这3类人群需要做好防护!

1、返乡人员

针对返乡过年,钟南山在12月9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建议,在全国加强疫苗接种刻不容缓,“打了加强针以后,一般两周就起效了。这样对春节春运期间百姓回家大量人群迁移时,防止大规模传播有很大的好处。”

返乡途中如何来保护自己?

12月11日,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林炳亮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提醒:

1、要戴N95口罩;

2、随手携带消毒液,做好消毒,不要随便触摸受污染的地方;

3、碰到电梯等需要用手按的接触面,要用一次性纸巾,进屋前把使用后的纸巾折好放到密封的垃圾桶里;

4、回到家之后,要勤洗手,做好日常通风。

2、老年人群

“空气的流通对病毒的稀释非常重要。”12月12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原秘书长王小宁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老年人要避免被病毒感染,在生活上尤其要做好通风和保暖兼顾的措施。

“只有当病毒浓度足够高时才能经由呼吸道对人体造成感染,而通风是减低病毒浓度的最有效方法。”王小宁表示,当前,北方感染人数上升明显,与冬季有很大关系,南方温度适宜具备通风条件,而北方寒冷,需要保持室内温度,通风次数少,一旦有传染源,病毒浓度易升高。因此,要做好保暖,积极通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4 19:04: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高峰,人群,防护,专家的资讯:
下一波传染高峰要到来?中国多位专家作出研判,还没阳的人要注意
...随着2022年12月防疫措施放开之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感染高峰。按照新冠病毒感染周期来计算,大多数人已经经历了感染并且健康,还有一部分人成功挺进决赛圈,在第一波感染高峰平息后
2023-01-15 23:41:00
多地提前部署应对疫情高峰 加强医疗储备提升救治能力
...:中国新闻网(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多地提前部署应对疫情高峰 加强医疗储备提升救治能力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题:中国多地提前部署应对疫情高峰 加强医疗储备提升救治能力作者 马
2022-12-19 20:43:00
“三阳”来了?11月会有下一波感染高峰?广东专家释疑
...仍然还是XBB系列变异株。彭劼表示,自5月新冠“二阳”高峰期至今,门诊一直都有发热的患者前来就诊,通过核酸检测后才发现是感染了新冠病毒。这些患者中,有“首阳”“二阳”和“三阳
2023-08-12 17:54:00
...李东镁通讯员刘晨曦)春运启幕,人群大规模流动的客流高峰,可能增加呼吸道传染病等疾病的传播风险。春运出行期间该怎样做好个人防护?南京疾控发布健康出行提醒。疾控专家表示,市民在出
2024-01-28 10:14:00
...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第一波疫情预计1月中旬左右迎来高峰根据国内外多个疫情研究模型测算,浙江第一波疫情预计在明年1月中旬左右迎来高峰,这期间又恰逢农历新年,疫情将伴随人口流动加
2022-12-19 10:05:00
疫情何时进入常态?多位权威专家重磅发声!
...染人数会增加,但整体情况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一二月份高峰过后,到春暖花开时疫情有望进入常态,不会出现大规模感染,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也将逐步不受影响。张伯礼建议,目前阶段还是
2022-12-16 14:53: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抗击新冠肺炎)多地疫情高峰即将到来 重点人群、返乡人员如何防治?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马帅莎)中国多地近日通报称疫情高峰即将到来。面对疫情快速传播,老
2022-12-24 20:03:00
新冠病毒会消失吗?最新回应!2月请重点防范这7种病
...出现、气候变化、大规模的人群流动(如5月劳动节旅游高峰)等影响。 03人群抗体水平下降后该如何应对?李侗曾介绍,即使抗体水平下降,但由于每个人不同步,有人可能抗体水平下降快
2023-02-11 13:23:00
新冠病毒去哪了?它会消失吗?专家回应
...出现、气候变化、大规模的人群流动(如5月劳动节旅游高峰)等影响。 资料图:2023年兔年春节黄金周,广西桂林市旅游景区迎来大批游客。周利朔摄人群抗体水平下降后该如何应对?李
2023-02-08 08:3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 温情上演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欣 喻波)10月6日晚,“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在十堰文化广场主会场温情启幕
2025-10-06 21:49:00
重磅福利!天柱山对合肥等三地市民推出“终身免费游”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天柱山景区天气格外晴好,巍峨的天柱峰更显雄奇壮丽。尽管国庆、中秋八天长假已悄然过半,天柱山景区内还是人头攒动
2025-10-06 18:54:00
太阳下与游客互动,滕王阁景区一保安火了 本人回应:还在读书,假期兼职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景区的保安公关能力有多强?“我知道大家都在晒太阳,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但是上面已经人挤人了,没有办法
2025-10-06 20:40:00
三个路段合肥方向的车都是缓行!淮南西高速入口临时关闭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下午4时许,大皖新闻记者从淮南交警部门了解到,因受“大流量”影响,淮南西高速公路入口临时关闭,请广大驾驶人选择其他路线绕行或调整出行时间
2025-10-06 18:17:00
河北日报纵览新闻作品“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
10月6日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的代表作”栏目第七十七期入选名单揭晓河北日报纵览新闻创作的《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成功入选作品探访外国留学生在河北吴桥学习中国传统杂技技
2025-10-06 17:36:00
这些发生在假期的“细节”太暖心……
“转弯没注意,一下开进路面深沟时真的慌了,没想到交警和附近派出所的民警火速赶来!”“住店时老板帮我们规划的路线,比导航还精准
2025-10-06 17:08:00
安徽货车司机宋亚飞向千里之外发出“生命种子专递”
大皖新闻讯 “能救一个人,这趟‘活儿’比跑再多运输都有意义!”躺在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宋亚飞向工作人员说道。近日,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种子专递”在安徽省亳州市完成
2025-10-06 14:14:00
“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四)晚,“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
2025-10-06 12:40:00
固安县图书馆:8项“双节”特色活动赋能文化新场景
河北新闻网讯(陈放、姚君楠)金秋“双节”至,书香满固安。10月1日起,固安县图书馆以“家国同欢·美德共传”为核心主线,拉开8项特色文化与健康活动帷幕
2025-10-06 10:12:00
秋染太舞小镇
10月5日,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游玩。国庆假期秋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层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树木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与枫叶染就了层次分明的金黄与绯红如画的秋色吸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游玩10月5日
2025-10-06 07:5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