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冠病毒会消失吗?最新回应!2月请重点防范这7种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11 13:23:00 来源:爱济南客户端

近日,

关于“新冠病毒去哪儿了”的问题

引起广泛讨论。

多省市疾控中心发布提示,

目前多地处于病例散发状态,

尚未检测到新的变异株。

与此同时,

随着天气变暖,

有网友发出疑问——

新冠病毒还会有哪些变化?

进入春夏季节后,新冠病毒会消失吗?

新冠病毒会消失吗?最新回应!2月请重点防范这7种病

01

如何看待当前病例散发状态?

据媒体报道,近期,大家感觉身边的新冠感染者很少了。北京、湖北、四川等多省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示,目前多地处于病例散发状态,尚未检测到新的变异株。对此,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向记者解释,病例散发是因为过去一两个月内,大部分地区超过80%的人感染后形成了免疫屏障。他表示,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类似之前的大量感染。不过,由于还有一小部分人没有感染,这种散发有可能导致今后出现下一轮疫情。

02

再感染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李侗曾表示,病毒传播需要有易感人群,一旦大家抗体水平较低后,就有可能引发下一轮。如果病毒不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异,之前感染所产生的抗体能够保护半年以上,下一轮感染时间可能是半年以后。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认为,中国后续新冠病毒传播可能呈波动式,出现时间和病毒传播情况会受到新毒株出现、气候变化、大规模的人群流动(如5月劳动节旅游高峰)等影响。

新冠病毒会消失吗?最新回应!2月请重点防范这7种病

03

人群抗体水平下降后该如何应对?

李侗曾介绍,即使抗体水平下降,但由于每个人不同步,有人可能抗体水平下降快,有人下降慢,保护作用持续时间长,因此下一轮或是有人先感染,有人后感染,疫情高峰不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不会再发生短时间内大量感染的情况。

李侗曾认为,免疫力低下、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可能会是下一轮疫情中较早的一批,而已经感染过的人,尤其是接种过疫苗的人,他们在接种疫苗基础上的感染叫突破性感染,这部分人即使二次感染,或者第三次感染,成为重症或危重病例的风险也会比较小。

04

新冠病毒会消失吗?

陆蒙吉向记者表示,中国疾控中心最近公布的部分数据提示,新冠病毒目前没有消失,也不能把当前疫情感染情况的缓解当作结束。“这是一种错位的认知。”他说。

李侗曾解释称,全球新冠传染情况不同步,有的地方现在新发病例已经很少,有的地方持续存在,还有很多地方反复出现疫情高峰。社会面上还存在感染者,大家就都有再感染的风险。他判断,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像流感一样有阶段性,不会完全消失。

“总体上,今后需要重点防护的人群还是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李侗曾建议,一方面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另一方面,可通过再次接种疫苗来提高防护水平。

新冠病毒会消失吗?最新回应!2月请重点防范这7种病

05

2月重点防范这7种病

“返工潮”过后

各中小学也陆续开学

人员流动和聚集将明显增加

而此时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

近日,

广东疾控发布提醒:

2月,要特别提防这7种病

新冠病毒会消失吗?最新回应!2月请重点防范这7种病

图源:广东疾控

新冠病毒感染

防病指引

•做防护: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打疫苗: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0岁以上人群、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员优先推荐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已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尽早接种加强针。加强针共两剂。

第一剂加强针:已完成全程接种的18-59岁人群按照6个月以上的时间间隔接种第一剂加强针,60岁以上老年人按照3个月以上的时间间隔接种第一剂加强针。

第二剂加强针:第二剂加强针与第一剂加强针的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

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另外,按照目前国家相关规定,感染新冠病毒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6个月内无需接种疫苗,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早排查: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诺如病毒感染

专家提醒

•2月随着各类学校陆续开学,集体单位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风险较高,重点防控场所为学校、托幼机构及福利院等集体单位。

防病指引

1、校园防病要点

•学生健康管理:做好学生个人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查因等工作。

•厨工健康管理:加强对厨工的健康管理,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有消化道症状要暂时调离岗位。

•饮用水管理:做好饮用水的管理,定期清洗、消毒滤网和二次供水设施,做好饮用水管道维护,师生饮用水烧开后饮用。

•环境清洁消毒:开窗通风和环境(门把手、扶手、电梯按钮、马桶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清洁消毒。

•病例管理: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病人,要立即就医并隔离,做好呕吐物处理,做好清洁消毒;病例持续增多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和属地疾控机构报告。

2、家庭防病要点

家长和儿童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食物煮熟煮透等健康生活习惯。

人感染禽流感

专家提醒

•冬春季为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易发季节,一些地方仍存在发生H5N6、H9N2等人感染禽流感散发病例的风险,不排除其他较少见亚型人感染禽流感出现。

•重点防控场所:活禽经营非限制区以及未全面落实活禽经营卫生管理措施的区域。

防病指引

•要洗手:尤其是接触禽鸟后及饭前便后。

•要煮熟: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

•要就医: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就近就医。有接触过禽鸟要记得告诉医生。

•不要食用病、死禽肉。

•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也不要光顾活禽售卖流动摊档。

•不要在活禽档口食宿。

特别提醒

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孕妇、儿童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患病后出现重症的风险较高,应尽量少去或不去活禽经营市场。

流感

专家提醒

•2月随着新学期开学,需关注流感活动水平变化。

•重点防控场所: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医院、福利机构、养老机构、公安司法监管场所、工厂企业、物流园等集体单位。

防病指引

•打疫苗: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等卫生习惯。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戴口罩:特别是在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

•勤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早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时戴口罩,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就近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特别提醒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更应注意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布鲁氏菌病

专家提醒

2月仍处于羊肉和奶制品加工处理和消费等危险因素暴露高峰期,市民应警惕布鲁氏菌病。

防病指引

•不饮生奶:尽量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奶及其奶制品。如确实购买了私营农场或个人贩卖的生的牛、羊奶,也必须“煮三沸”,约3-5分钟(由于牛羊奶比较粘稠,沸点低,加热时要等冒泡离开火源,等泡沫下去后再加热,如此重复三次)才能饮用,隔水蒸也不行!!!

•煮熟煮透:把肉做熟了吃,特别是不要为了追求鲜嫩,吃没涮熟、烤熟的牛羊肉。

•戴手套:皮肤有破损时戴手套处理生肉及内脏。

•个人防护:如果是畜牧业等职业人群,除了做好以上措施,还要注意个人防护。

猴痘

专家提醒

当前全球猴痘疫情波及范围广,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当前猴痘的全球风险为中等;我国境内及港台地区相继发现输入性个案,广东发生猴痘输入性疫情的风险仍将持续存在。

防病指引

一般居民不必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食源性疾病

专家提醒

•春季外出春游踏青活动增多,人们野采蘑菇误食中毒风险增大。

防病指引

•遵守食品安全要点: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放;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尽可能当餐烹调当餐食用,如有吃剩的食物,应放入冰箱,食前彻底加热。

•厨工健康管理:学校加强对厨工的健康管理,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有消化道症状要暂时调离岗位。

•加强知识宣传: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宣传,不得随意或“凭经验”采摘和食用野生果实。(来源:科普中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1 2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经有一段时间了。前不久,国家又下发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很多市民有这样的疑问:我已经“阳”过了,还有必要接种“第四针”吗?哪些人可以接种?“第四针”
2023-04-17 06:58:00
张文宏:走出疫情已成定局,今冬重点保护好脆弱人群
...们。”“当这一次的新冠疫情出现以后,我们就知道这个病毒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流感病毒,而且人类普遍对这个病毒没有免疫力。”张文宏介绍,人类从来不以消灭一种物种来达到控制传染病的
2022-12-18 09:32
...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消息,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7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操作指
2023-01-07 18:31:00
应打尽打,疫苗接种量正快速攀升!曾光:第四针不能再用灭活疫苗了
最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正在快速攀升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的每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12月19日全国累计接种345841
2022-12-23 16:29:00
新款新冠病毒疫苗来啦!在哪里可以打?
近期,神州细胞4价新冠病毒疫苗和石药集团新冠病毒mRNA疫苗相继获批上市,在江苏多个接种点也可以打到新款新冠病毒疫苗了。江苏省级免疫规划专家建议,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高风险人群
2023-05-28 09:48:00
《麻疹风疹防控方案(2024年版)》印发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麻疹、风疹?一是传染源。人是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麻疹感染者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风疹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者均为风疹传染源。二是传
2024-12-11 10:59:00
...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免疫规划、病毒学、呼吸及感染疾病、儿童健康等领域相关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当务之急仍是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
2022-12-22 18:26
...康平安的节日。这份《关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从加强春运疫情防控、加强旅游活动疫情防控、加强重点人群重点机构疫情防控三
2023-12-29 06:22:00
从上海车展回来后核酸检测呈阳性?举办地工作人员:未接到疫情防控的通知
...测阳了 对此,上海卫健委客服人员表示,从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就放开了,现在没有管控,具体的事情可以咨询车展管理部门。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上海车展举办地点——
2023-04-25 14:2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