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霞
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免疫规划、病毒学、呼吸及感染疾病、儿童健康等领域相关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当务之急仍是保障群众就医用药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仍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要多平台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增加相关药品供应,迅速分流轻症患者,扩容重症救治资源,守好保健康、防重症的防线。
要重点强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摸清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明确和畅通转诊“绿色通道”,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要“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村卫生室要做好开药和随诊服务。
中疾控驳斥“接种疫苗不如感染”
针对网传的“接种疫苗不如感染新冠病毒”说法,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有所减弱,但还是有患上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而且这种重症和死亡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只不过过去我们强调老年人患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整个人群当中的比例更高一些。另外,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患重症和死亡比例也会更高。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显示,与完成全程或加强免疫新冠病毒疫苗的人相比,未接种疫苗人群的住院风险、重症风险和死亡风险比较大,其中包括青少年和成人。在这种风险有一定程度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没有接种疫苗的还是要去接种疫苗,没有完成加强疫苗接种的要尽快地完成加强疫苗接种,把这种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降到比较低的程度。
新冠特效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后,大部分表现为轻型或无症状,但仍然有少数感染者表现为肺炎,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和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这些人群是重症高风险人群。要对这些重症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干预,第九版诊疗方案推荐了几种抗病毒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奈玛特韦和后来补充的阿兹夫定。这些抗病毒药物早期使用都可能减少重症发生,缩短病程,缩短病毒的排毒时间。但需要强调,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专家称尽量不感染少感染晚感染
针对网传的“早阳早好”说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目前,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明显下降,感染以后大部分是自限的,但仍有一部分病人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咽喉肿痛等表现,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一旦大量病人出现或者暴发,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秩序和民生,同时对医疗机构也会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挤兑,影响医疗机构对日常的急危重症救治工作,所以不主张、不建议故意去感染。
对小婴儿不建议“捂汗”方式退热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表示,针对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婴儿,能选择的退热药物只有对乙酰氨基酚,2个月以下的婴儿不能口服退热药,所以,包括新生儿在内的2个月以下小婴儿,一旦出现发烧症状,一定要及时送医,让医护人员帮助孩子。
同时,王荃强调,凡是小婴儿,都不建议以“捂汗”方式进行退热,因为一部分孩子可能发生严重的“捂汗”综合征,出现呼吸衰竭、脱水、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孩子发烧的时候,除了医务人员帮助以外,应该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凉爽通风的环境,适当减少衣物,以提高孩子的舒适度为主。
“复阳”传染性极低大可不必恐慌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复阳”应该称为“再检出”,实际上是病毒或者核酸持续存在阳性,只是因为检测和采样的方法以及排毒的间歇性,导致时阳时阴的情况。从“复阳”发生率来看,既往的原始毒株有5%到15%的“复阳”率,奥密克戎毒株的“复阳”率目前来看总体并未增加。
从危害性来看,“复阳”人群基本没有症状,只是核酸阳性,但也有个别出现一些不适、咳嗽等症状。总体来看,“复阳”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见情况,传染性极低,大可不必恐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20:13: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