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嘉兴共富视觉样本之“精神富有”
乡村里的航天馆
独山港中学黄姑校区的同学们在学校广场上发射“水火箭”。从30年前给航天科学家捐款、写慰问信,到日常教学融入航天特色课程,从校园环境的布置到主题展示馆、主题公园的打造,这所学校的师生传承着航天精神。
校园内,两名女生正在组装“水火箭”,装水,准备发射。
姚爱英给学生讲述身后“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的故事。
学校“学科星”总辅导员沈永杰老师(右一)为学生讲述中国载人航天故事。
午休时间,独山港中学黄姑校区,“学科星 树理想”的标语在外墙上很醒目。
神箭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满是航天和宇宙元素的校园内玩耍。
姚爱英在神箭幼儿园给孩子们讲火箭发射的故事,旁边都是孩子们的手工和绘画作品。
摄影视频/记者 朱骏 王蓉
走进中国航天科普馆1800平方米的展厅,仿佛搭乘通往航天科技和遨游太空的飞船,让人流连忘返:在航天发展成就展厅,抬头仰望中国空间站模型,感受模拟火箭发射场景,近距离观看各类卫星模型的模拟实景,中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前沿科技和辉煌成果让人震撼;在航天清风馆展厅,23位“两弹一星”功勋塑像诉说着“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沉浸式互动体验区,向人们讲述天文学知识,身临其境体验太空之旅,感受宇宙奥妙。
如此“高大上”的科普馆能建在一个小乡村,离不开姚爱英的默默付出。30年前,中国运载火箭“澳星”发射失败,消息传来,平湖市黄姑中学(现为独山港中学黄姑校区)的师生们都很失落,感叹科学家在物质如此清贫的时候仍坚守着这份寂寞的工作。校辅导员老师姚爱英借此号召学生“不追歌星追科星”,发动向航天科学家捐款,并将募集的100多元钱和一封慰问信寄给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办公室。这是研究院科学家收到的第一笔捐款,遥远乡村中学师生的慰问让他们很感动,当即就给黄姑中学回了信。
于是,黄姑中学和研究院开始了书信往来。
1994年,姚爱英受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邀请前往北京,并提出要带领学生一同前往,让学生真正走近航天。30年间,姚爱英促成了学生28次北上北京与航天专家、英雄面对面交流互动,亲身体验航天科技;包括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内的航天专家30多次来到平湖,给孩子们做航天科普专题报告、传播航天文化。
从此,平湖与航天结下深厚的感情。
“我有一个‘航天教育梦’,希望更多孩子‘仰望星空’。”姚爱英说,这十年,中国航天科技一次次刷新“高度”,她“追梦”的脚步也更勤了。退休后,她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星星火炬工作室”,专门从事青少年航天科普工作。这十年,她通过搜集素材、采访,编著出版了《铸造神剑的人》《科星最亮——两弹一星元勋故事》等8本航天方面专著;在全省各地先后培养了21名航天科普教导员,牵头建起了11个航天科普特色教育基地;协助独山港镇中心幼儿园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神箭幼儿园合作办园,成立平湖市航天神箭幼儿园;400多场航天科普讲座让她的“航天教育梦”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她的影响下,从1992年到现在,有5位毕业于黄姑中学的学生在航天部门工作,还有多名同学正在航天专业院校学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07:12: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