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安全用药从读懂说明书开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31 01: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安全用药从读懂说明书开始

安全用药从读懂说明书开始

如今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药店,甚至直接在网上买到药品,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没有丰富的药学知识,不能像医生、药师那样熟悉每个药品的使用情况、注意事项。那么,如何确保家人(特别是老年人)正确地使用药品,避免药品不良事件,就成了一个大难题。众所周知,每个药品都有自己专属的药品说明书,相当于药品的“身份证”,上面记录着药品的诸多信息。对于患者来说,药品说明书是正确使用的权威指南,看懂药品说明书对于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小小的一张药品说明书其实暗藏了很多玄机。药品说明书虽小,却是患者安全用药的指南,如何读懂药品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5月28日,记者采访了商丘市中医院外一科主治医师邢飞,他给大家总结了四步诀窍。

第 步:看药品规格和用法用量

多数药品都会在说明书里写明该药品的规格和用药方法。日常使用较频繁的抗生素等药物,往往用法用量这栏会用“毫克/公斤”,特别是儿童用药剂量按此表述居多。意思是患者每公斤体重使用多少毫克药物,需要患者根据自己体重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邢飞解释说,同一药品可能有不同规格。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药品有100毫克/片,也有25毫克/片,100毫克药品常规剂量每日1片,25毫克规格就需要每日4片。因此,用药前必须看清药品规格和用法用量。在用药前,还应确认药物是口服、冲服、含服还是外用,服药时间、服药频率和剂量。对此,邢飞强调了几个重点,包括怎么用、何时用以及用多少。

口服:直接将药物经口吞服,常见于药片、口服液等。

冲服:先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液体)冲泡,再口服,常见于冲剂等。泡腾片应先化水成溶液,然后再服用,切忌吞服,否则有窒息风险。

含服:将药物含在嘴里,不要吞咽药物,不要喝水,直到药物被吸收。有些药物还会特别注明舌下含服,如硝酸甘油。

外用:说明书会详细介绍如何外用、用在哪,常见于软膏、喷雾等。

一日三次:并不是三餐后服用,而是每隔8小时服用,这样能更好维持及发挥药效(一日两次一般是早晚各一次,大约间隔12小时)。

用量:有些药品说明书会在注意事项中标明,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用量不同,可能是药量减半或按体重计算等。

第 步:看有效期和贮藏方法

说明书上会写明贮藏要求,无论是阴凉处、冷藏或避光保存,都是为了保持药品的有效性。例如,阴凉处指的是不超过20℃且避光的地方;冷藏通常指2℃至10℃的环境,适用于如胰岛素、眼药水等生物活性药品;避光保存意味着药品应存放在不透明的容器或柜子中,避免阳光直射;密封保存指的是不要拆开包装,一般会一包包、一粒粒单独包装。

一些特殊药物对保存环境有特殊要求,如胰岛素,一般没有开封的笔芯需要储存在温度2℃至8℃的地方,而开封后可在30℃以下常温条件存放6周。

说明书上也会写明药品的有效期。特别是家庭常备的感冒药、退烧药,使用药品前,务必检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过期药品可能无效或有害。如果对说明书中的任何信息有疑问,或者在用药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总之,服药前需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信息,关注重点内容,确保准确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身体健康。

第 步:看药品成分

首先要查看药品成分。单一成分药物只含一种有效成分,而复方药物则包含两种或更多。了解成分有助于避免重复用药,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其次要看“药物相互作用”一栏,是否有同样成分、作用相同或相斥成分,应避免同时使用。例如家里常备的止痛药散利痛和感冒药日夜百服宁,很多人感冒时为了能快速起效会一同服用。其实,这两个药物中都含有乙酰氨基酚成分,经常一起服用容易对肝脏造成损害。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常使用中西药复方制剂降压,代表药物有珍菊降压片和复方利血平,两者都含有氢氯噻嗪成分,如果同时服用上述两种降压药,属于重复用药,容易出现低钾血症。若自己难以区分,一定要先咨询专业人士。

第 步:看适应症和禁忌症

邢飞说,药品的说明书会有适应症和禁忌症两栏。尤其是自主选择OTC药品(非处方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适应症所描述的是否与自己症状一致。因为一些药品名称只差一两个字,但作用完全不同。例如阿糖胞苷和阿糖腺苷,前者用于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后者则是抗病毒药,用于治疗普通疱疹。

还有很多人容易把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混淆,看到说明书上长长的不良反应症状而不敢使用药物。

“其实这是误解。”邢飞说。理论上,不良反应写得越全,说明该药物经过数量巨大的各种人群使用,才能得到全面的不良反应报告。但同时要明确的是,这些不良反应是少数人会出现的,因为这个而不敢用药大可不必。比如常用的止痛药塞来昔布胶囊,其不良反应一栏里,从胃肠道到全身各个部位都写有相应的副作用,但即便是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也只有2%左右,而且偶尔服用,发生概率更是微乎其微。

相较而言,应更加注意禁忌症所指人群,其中又分为两种:慎用和禁用。“禁用”表示不可使用,否则很可能甚至肯定会发生严重后果。“慎用”表示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对于特殊群体,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尤为重要。

吃药的小细节别忽视

服药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上面的具体剂量,把药放进嘴里,再喝点水把它咽下去就可以了。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却并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有很多服药细节需要您注意,如果您没有注意,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别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所以,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药。

服药别喝水过多

服药后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一小杯温水就足够了。对于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来说,特别是止咳糖浆,需要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建议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

别干吞

有些人为了省事,不喝水,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损伤食道,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服药后别马上运动

服药后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分钟~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在此期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别对瓶口喝药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或合剂。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要么达不到药效,要么服用过量增大副作用。

别掰碎吃药

有些人喜欢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在胃里就会被溶解,从而无法抵达肠道,不仅不能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 据新华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确保用药安全,抓住5个用药关键时刻
...对一下药品的名称并了解一下这个药的具体作用;其次,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种类繁多,这里建议大家重点关注:说明书中标出的“常见不良反应”,方便我们快速察觉发生了不良反应;“严重的不
2023-07-26 00:35:00
...中儿童用药进行评估和调整。遴选儿童用药(仅限于药品说明书中有明确儿童适应证和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时,可不受“一品两规”和药品总品种数限制,进一步拓宽儿童用药范围。城市医疗集团
2023-01-19 16:32:00
...成人药物,这可能会导致用药不当,增加不良反应风险。说明书安全信息缺失: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儿科常用中成药在说明书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较典型的有:辅料和不良反应标
2024-05-30 10:24:00
...精准用药提供参考的案例。张宏亮教授授课的题目是《超说明书合理用药管理》,主要围绕超说明书用药的相关政策、法律依据、医保支付方式以及超说明书用药的原则进行深入讲解,并介绍了《广
2024-10-08 17:28:00
拆零销售药品  如何保障用药安全
...,市场监管部门要求零售药店在销售拆零药品时提供药品说明书供购药者拍照,方便其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12月19日,记者在走访部分零售药店时看到,药店工作人员除了提醒购买拆零销售药
2022-12-20 00:43:00
预防药物错误的小窍门
...取药时,药名和剂量不匹配,或者在服药时没有仔细阅读说明书,导致药物使用不当。这样的错误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那么,如何预防药物错误呢?本
2024-04-08 08:37:00
合理用药坚持“五先五后”原则
...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养成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在使用药品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坚持“
2023-09-14 00:35:00
...记者了解到,儿童用药品种短缺、剂型和规格不适宜、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临床试验难度大等问题仍然存在。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以顶层设计守护儿童用药安全可及。
2024-01-31 17:08:00
让儿童患者更快用上急需药品
...适应证。”赛诺菲药政事务大中华区负责人邓婷说道。 说明书完善前进一步5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氟马西尼注射液、秋水仙碱片等7个药品的说明书可以按要求增加儿童适应证及用
2024-06-03 07: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能泡茶、能做面!郦邑贡菊解锁健康新花样丨中意中国 一草一世界
大河网讯 夏日里吸一口加了柠檬片的冰饮,清爽之余竟藏着化痰止咳的药效;路边随手可摘的蒲公英,煮水喝就能缓解 “上火” 冒出的痘痘
2025-10-25 11:48: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
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成功开展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技术,为一名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进行了粪菌移植。患者
2025-10-25 13:30:00
如何识别和防治脑梗死?“快”字是核心,三道防线很关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10月24日,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召开烟台市“传播健康知识享受健康生活”“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新闻发布会
2025-10-25 14:04:00
基于五维评估体系的2025年儿童赖氨酸测评:科学甄选TOP3优质儿童赖氨酸产品榜单发布
在儿童生长发育领域,赖氨酸作为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其科学补充已成为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核心策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明确指出
2025-10-25 14:32:00
重阳佳节话健康:菏泽华厦眼科王雷主任解析老年疑难眼底病变
通讯员 任兆潘重九踏秋,孝亲敬老,关注老年眼健康。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随着年龄增长,极易受到各类眼病侵袭,尤其是疑难眼底病变
2025-10-25 14:37:00
叶黄素品牌如何选择?2025年叶黄素测评榜Top6,真实数据说话
在电子屏幕占据日常 80% 用眼时间的当下,眼疲劳、干涩甚至视力退化已成为各年龄段的普遍困扰。作为视网膜黄斑区的 “保护因子”
2025-10-25 16:17:00
中老年人氨糖品牌如何选择?2025五大热门品牌测评榜单发布
《2024 中国中老年人关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 “68.7% 的 50 岁以上人群每周至少出现 1 次关节疼痛,56
2025-10-25 16:18:00
内调口服抗衰!2025女性美容保健品NMN前十好评榜公布
35岁,对女性而言是身体机能的关键转折点,此后可能面临断崖式衰老。即便用HR赫莲娜、SK-II、海蓝之谜、兰蔻、雅诗兰黛等高端护肤品
2025-10-25 16:20:00
2025精选全球十大槲皮素选购全指南:吉清肺凭高吸收率备受青睐
近年来,室外雾霾、室内油烟、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等问题持续影响肺部健康,咳嗽、气短、肺结节等症状逐渐成为大众常见健康困扰
2025-10-25 17:31:00
迈向自然塑美新纪元:安珍适®VL于AMWC China 2025定义填充未来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第五届AMWC China世界美容抗衰老大会在成都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以“链接全球美学智慧
2025-10-25 17:33:00
秋冬高发!这些疾病最易被误认为感冒,别耽误治疗
天津北方网讯:秋冬季节气候变化大,人体抵抗力下降,咳嗽、流涕、发烧的患者逐渐增多。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我感冒了",然后自行服用感冒药
2025-10-26 11:29:00
想要孩子长高吃什么好?2025五大儿童赖氨酸品牌专业测评与解析
2025 年《中国儿童营养补充消费趋势白皮书》里有组数据很扎心:超 72% 家长在孩子身高干预时,会优先选择儿童赖氨酸补充剂
2025-10-26 14:50:00
麦角硫因2025五大优选榜单 生物利用度安全认证全解析!
2025年,“细胞级抗衰”成为健康消费的核心赛道,麦角硫因(ERGO)凭借“靶向抗衰”特性,推动全球市场规模突破90亿美元
2025-10-26 14:50:00
补锌产品如何选择?最新评测结果公布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儿童缺锌比例达39%,且60%的儿童每日锌摄入量不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的一半
2025-10-26 14:52:00
2025眼底保护叶黄素哪个好?四大品牌实测榜单出炉!临床反馈+安全性测评
眼底是视觉功能的“核心枢纽”——视网膜负责接收光信号,黄斑区掌控精细视觉,而叶黄素作为眼底黄斑区的“天然蓝光过滤器”,是维持眼底健康的关键营养素
2025-10-26 14: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