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全域中心化 张槎新气象
融入湾区“一小时交通圈”,人才、项目等资源加速涌入
张槎提出建设宜居都市产业新城。张槎街道供图
火热的端午,整个禅城迎来四面八方的来客,人气高涨。
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张槎街道的党员干部、企业家越是认真思考同一个命题:如何把握用好广佛南环开通的重大机遇?
前不久,随着广佛南环首班列车驶入张槎站,张槎正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区位优势、地缘优势得到了巨大提升,这堪称张槎近年来最大的发展机遇。
作为禅城的中心城区,张槎不仅有着工业大镇的底色,还有着千年文化传承的底蕴,更有着蓬勃生长的创新力。与此同时,张槎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亟待引入新的动力。
广佛南环开通,给了张槎前所未有的机遇。把握这个机遇,张槎将掀开高质量发展的新一页。
●南方日报记者 肖霞
城市新面貌
建设宜居都市产业新城
“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张槎、认识张槎、爱上张槎、投资张槎。”在近日张槎组织的“发现张槎·宜居都市产业新城”主题调研中,该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永庆如是说道。
今年5月下旬召开的2024禅城区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攻坚暨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推进大会上,张槎曾掷出豪言,对标深圳南山科技园的发展路径,再造一个“南山奇迹”。
“南山奇迹”是产业的奇迹,更是城市的奇迹。那么,走进张槎,又能看到怎样的城市奇迹?新的城市空间想象,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家底。
主题调研首站,何永庆带队走进城发悦城峰境、东建天赋龙湾、大华紫悦府、旭辉恒基铂仕湾等楼盘,看张槎最新的城市配套进展。
同时,在现场,何永庆化身推介官,积极介绍张槎的区位优势与配套设施,“带货”张槎。
“春江水暖鸭先知。”城市发展的好不好,首先看人气。“安居才能乐业,最近在我的推荐下,有两位投资张槎的企业家非常坚定地选择置业张槎、安居张槎、乐业张槎。”何永庆说。
数据是最直观的反应。以今年前4月为例,位于张槎的楼盘大华紫樾府成为全市销冠。跳动的数字背后是活跃的人气,是市场对张槎的选择与认可。
而站在位于城发悦城峰境顶楼的样板房内,看到的是大气磅礴的城市画卷,是张槎的一抹绿意。
何永庆介绍,广佛南环开通之后,张槎从招商引资到人才引进各个方面都非常活跃,“很多企业过来洽谈合作,人才集聚度也更高。如果各类企业家、人才能够在张槎安居,他们也会更加愿意在张槎奋斗、创业、就业,发挥更大的能量。”
今年,禅城区提出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推动城市中心向纵深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迈进,勃发全域中心化新气象。
全域中心化的核心就是禅西中心化,要延续城市、产业、服务、人才、商业西进强劲态势,加强智慧新城—绿岛湖—佛山西站—博爱新城片区联动,打造辐射带动佛山制造腹地的产业服务强核。
在何永庆看来,要讲好张槎故事,首先要了解张槎,这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是张槎的一个代表、一面镜子、一个推介官,只有看到了张槎的好,才能更认同、更贴合地向外界传播张槎。接下来,我们还将组织村支书、市民代表等走访,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张槎。”何永庆表示。
产业新气象
打造现代都市工业示范区
“发现张槎”看的不仅是城市建设,更是城市发展信心。
过去,地处禅城西部,面积仅28.7平方公里的张槎,常被外界认为“城乡接合部”。而现在,这一印象正在被打破。
2023年,张槎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禅城区首个工业千亿镇街;2023年,张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净增39家,累计339家,占到全区41%,从数量和浓度上看均为全区第一。
这样的张槎,让社会各界看准也看好。
近年来,禅城高调提出“重返制造业”,启动都市工业载体建设“三年千万”行动。区委、区政府给予张槎的定位就是都市工业总部中心,打造现代都市工业示范区。
当前,禅城区土地开发强度达81%,而张槎更是高达89%。这也意味着张槎的产业势必将面临一场大变革与大提升。“中心城区要破解土地空间的约束、实现高端要素资源的高度集聚,必然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张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玉军说。
数据显示,去年张槎完成土地整备602亩;今年已完成土地整备316.2亩。张槎在土地整备上全市首创“集转国+居改工”方式,完成了禅西都市产业园(海口园)的整备。该园区用地面积71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而项目从用地方案以99.8%得票率高票表决通过,到项目动工仅用了11个月,跑出了项目落地“张槎速度”。
“从长远来看,我们通过出售30%物业引入龙头企业,吸引了上下游企业入驻我们另外70%物业,既留住了企业,也发展了产业链。”张槎街道海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绍伟说。
过去一年,张槎扎实推进禅城区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完成了都市型工业载体建设125万平方米,累计建成62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佛山高新区科技产业园、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智慧新城等400多万平方米的高端载体。
整理出来的土地作何而用?张槎提出,坚持发展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的都市工业,围绕“产业链、科技链、资本链、人才链”全要素促进产业跨界融合,构建“1N+1+1”产业体系,充分让丰沛的科技资源、云集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优越的营商环境在示范区相聚碰撞,迸发发展活力。
而2023年,张槎新增的125万平方米都市工业载体,目前招商率达到了83.8%。例如,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的亿锋数智产业园自2023年5月开园至今,出租率约为80%,已进驻科伺智能、博创佳禾等20家企业;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顺盈嘉智能科技园2024年1月开园,目前出租率约为70%,已引入柏瑞光电、艾感科技等40家企业。
都市工业载体+科创企业,已成为了张槎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准搭配”,也让张槎产业焕发新气象。
配套新高度
为“六最”禅城作出应有贡献
新的产业与更高端的人才,也在呼唤新的城市配套。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无论是大学、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都是张槎的重点服务对象。”何永庆曾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张槎要以最高站位发展教育,以最浓情怀关心教育,以最好资源支持教育,以最强合力服务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教育提质支撑城市提质,张槎规划,到2025年将新(扩、改)建学校3所,其中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扩建小学1所;到2035年,规划新(扩、改)建学校7所,其中新建学校1所、规划新增2所、扩建学校4所。
此外,张槎正在新建一所青少年儿童文化宫,地处张槎中心幼儿园智城分园旁,建设用地1508平方米,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科技、德育和综合能力提升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活动场所。
随着“双轨”在张槎交会,“张槎站”也在酝酿出属于佛山中心城区新的城市想象。再加上规划中的佛山地铁4号线,“三轨交会”的区位,让张槎提出了“TOD上的CBD”的发展定位与城市新想象。
“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张槎就是整个佛山的交通枢纽,而现在,我们也仍然把张槎定位为轨道上的城市。”何永庆说。
目前,张槎“五纵五横一高多轨”的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佛山地铁2号线、广佛南环已建成运营,4号线正在建设,未来佛山地铁5号线、7号线等都将穿境而过,轨道覆盖度将高达80%。广湛高铁佛山站也开工在即。建成后从张槎出发,35分钟就能直达广州琶洲、金融城、智慧城等金融科创中心,50分钟到白云机场,1小时可通达大湾区所有城市。
此外,依托东平河与汾江组成城区千亩中央生态公园环,张槎搭建“一湾一横三纵”蓝绿骨架,塑造17公里的“国际创意C湾”,并重点围绕7公里的东平河沿岸,打造未来湾区国际活力水岸,沿线植入1个湾区门户地标、6个主题公园、2个总部集群、2个文化创意街区、2个特色消费中心,全方位激活新经济文化水岸活力。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产业重镇,也是禅城的中心城区,我们希望为‘六最’现代化禅城作出张槎应有的贡献。”何永庆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