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央视大型系列片《绿水青山中国答卷》聚焦十堰生态文明实践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30 20:06:00 来源:十堰广电

十堰广电讯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生态环境部联合推出大型系列片《绿水青山中国答卷》,在全国选取20个代表性城市和地区,展现20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深刻的生态变革,十堰是湖北省唯一入选城市。8月29日晚18点20分,央视综合频道以《守护碧水 绿韵十堰》为题,用30分钟的时间,深度解码320万十堰人民如何以信念、汗水与智慧,践行“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庄严承诺。

央视大型系列片《绿水青山中国答卷》聚焦十堰生态文明实践

秦巴腹地,汉水之滨,坐落着一座因水而兴、因山闻名的城市——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十堰肩负着“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26座城市调水,守护超过1.14亿人的饮水安全。

而这份使命的起点,藏在十堰人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中。

节目一开始就关注水源地面临的首要挑战——石漠化。在丹江口市石鼓镇,一片曾被外国专家断言“永无绿意”的“火焰山”,是水土流失的重大隐患。十堰的造林人在近乎垂直的岩壁上植树造林,创造奇迹。

央视大型系列片《绿水青山中国答卷》聚焦十堰生态文明实践

没土没水,常规造林方式在火焰山上行不通。村民和造林队员把绳子系在腰间,由人拉着在几十米高的峭壁上作业。他们的第一步不是挖坑,而是“造坑”。大家先在陡坡峭壁上扎钢筋,辅以树枝和柴草形成小“梯地”;在两条沟壑之间垒石头,形成三角形小固土坝,然后栽树。就这样,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克”,一棵树一棵树地呵护,如今,在这片坚硬贫瘠的“火焰山”上,种植了侧柏、白刺花、大叶女贞等耐旱的苗木180多万株,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2018年,这里被列为“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区”。

节目还深入治污一线,讲述了十堰遍布乡村、守护源头的微动力处理设施,到田间地头拦截农业面源污染的“脱氮沟”,再到地上花园、地下净水的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如何确保入库河流水质的探索与实践。

央视大型系列片《绿水青山中国答卷》聚焦十堰生态文明实践

十堰河流纵横,水系丰沛。境内2489条大小河流,525座水库均汇入丹江口水库。十堰是丹江口水库水源区面积最大,水域范围最宽,汇入水量最多,库岸线最长的城市。

十堰茅箭区茅塔乡康家村旁的茅塔河,全长43.3公里,是汇入丹江口水库的一级支流。作为“南水”的源头之一,它的水质,牵系千家万户的饮水安全。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中心主任唐政介绍,微动力污水处理站主要解决农村的源头污染问题,通过在源头对农户每家每户的污水的收集、治理,从源头解决了污染物随意排放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了茅塔河的水质提升。

田间地头,创新正忙。城市中的污水处理厂里,一场借助微观世界的科技革命,也正悄然改变着水的命运。

湖北省十堰市西部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技术员郭元伟介绍,该处理厂的“秘密武器”红菌,也叫作厌氧氨氧化菌,这种菌群能以惊人的速度吃掉10倍于自身重量的氨氮。

央视大型系列片《绿水青山中国答卷》聚焦十堰生态文明实践

污水处理,特别是脱氮,是一直困扰世界的环保难题。传统化学法不仅耗电,效果也不理想。1986年,国外科学家提出用红菌处理含氮污水,但技术被严格保密。当时中国仍处于试验阶段,未有实际应用。十堰果断决策:大胆引进、自主研发,在治污中不断完善。

郭元伟介绍,此项技术在80年代末在国外被严格保密,国内也没有相关报道,他们从零开始,通过8年时间不断研发,才使这种菌种能够稳定高效地去除高氨氮废水。

十堰成为中国首个成功应用红菌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城市,该技术由此走向全国。

如今,中国红菌技术应用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而十堰在污水处理技术上兼容并蓄,全球主流30多种工艺,这里就应用了27种,堪称“污水处理技术博览馆”。

央视大型系列片《绿水青山中国答卷》聚焦十堰生态文明实践

今天走在这片土地上,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不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每一天都在发生的现实。

几十年的治理,十堰五河早已告别脏、臭、黑的过往,化为城市中的靓丽风景。而“十堰经验”,也成为全国内河治理的典范。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常年保持地表Ⅱ类以上,“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奔流千里,滋养着沿途万物。截至2025年7月底,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28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6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4亿。

央视大型系列片《绿水青山中国答卷》聚焦十堰生态文明实践

守护一泓清水,不仅需要工程与技术,更需要全民参与和观念转变。节目中讲述了丹江口库区的老渔民,成为清漂志愿者,用行动守护一库碧水的动人故事。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村民张绪春介绍,2020至2022年这三年是最累的,那时刚开始取缔网箱和船只,岸边往年堆积的垃圾一直无人管理,五年时间里,他们已将这些垃圾全部清理完毕,如今大家能看到这里的环境十分整洁。

央视大型系列片《绿水青山中国答卷》聚焦十堰生态文明实践

如今的十堰,编织了一张前所未有的“空天地”一体化护水网络,从昔日的人力巡查,到今天的智慧作战,科技与万千“小水滴”志愿者的自觉行动汇聚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保水护水的坚固防线。

2024年,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守水护水的决心。8月,志愿者们欣喜地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得知十年来越来越多库区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我很欣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

编辑:陆兴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3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厚植生态底色 澎湃绿色动能——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书写绿色发展新答卷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王虎)连日来,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知雨轩的向日葵花海,彻底火出圈,70亩向日葵迎着骄阳肆意绽放,把整片田野染成金色海洋,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拍照打卡。走进张湾区柏林
2025-08-28 19:43: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陈林)本次评选的2023、2024年度经济人物涉及工业、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十堰答卷上,
2025-03-31 21:00:00
六五环境日丨从“环保攻坚”到“幸福底色”,这就是十堰的护水密码!
六五环境日,美丽中国我先行。十堰以山水为卷,用生态作答,用碧水丹心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书写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十堰答卷。今日,让我们透过这组跃动着生态密码的海报,解码一座城的
2025-06-05 07:10:00
近日,央视网推出系列微纪录片《绿水青山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书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篇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泉眼无声
2025-03-02 23:54: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黄龙波 张磊 特约记者 范庭雨)8月22日,市委书记黄剑雄,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辉与来我市开展对口协作的北京市平谷区委书记唐海龙一行座谈交流。黄剑雄代表市
2023-08-22 20:59:00
特别策划·吉林的答卷|主题海报: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郭雍皓摄影 蒋盛松制作 王丽华
2023-07-23 09:36:00
​书写山东五莲全域发展新答卷
...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5年荣登“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党风正、民风淳,打造创业的热土、生活
2023-01-14 00:03:00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在绿水青山间书写履职答卷黎作凤带领政协委员赴岳阳县调研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本报讯(记者 周小平)11月1日,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黎作凤带领部分政协委员赴岳阳
2023-11-02 00:04:00
一习话丨“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肯定大家“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让“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希望他们“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
2024-08-18 11:4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3日,西安市政协召开十五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政协主席王吉德主持并讲话。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2025-11-03 17:47:00
随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机出行变得越来越大众化。据统计,今年1-10月,西安机场累计已保障首乘旅客近4000人
2025-11-03 17:47:00
西安交大举办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
11月1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暨陕西省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开幕式在创新港举行
2025-11-03 17:47:00
历史性突破!西安科技大学在2025中国青年科创“揭榜挂帅”竞赛获12项大奖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终审决赛在长沙、重庆
2025-11-03 17:47:00
河北新闻网讯 2025年承德市“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轮滑培训活动由承德市体育局、中共承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2025-11-03 17:59:00
高标准展现城市窗口形象,静安区全力护航第八届进博会
日前,记者从静安城发集团获悉,为迎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举办,集团各板块近日围绕市容环境、市政设施、绿化景观及物业服务等重点领域
2025-11-03 18:05:00
主讲教师: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教师王静岩
2025-11-03 18:05:00
2025“魅力贵州”定向运动系列赛(百里杜鹃站)成功举办
11月2日,2025“魅力贵州”定向运动系列赛(百里杜鹃站)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800余名定向运动爱好者齐聚百里杜鹃
2025-11-03 18:11:00
汇川区:秋种油菜忙 春来花海“金”
多彩贵州网讯眼下,正值秋种关键时期,汇川区团泽镇的田间地头,锄起锄落、苗栽土覆,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移栽油菜,一幅忙碌的秋种画卷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
2025-11-03 18:11:00
仁怀:30万亩冬闲田不闲 “高粱+”轮作土地生金
多彩贵州网讯秋冬时节,仁怀市高粱收割后的田野褪去“闲意”,处处是忙碌景象。作为酒用高粱主产区,当地创新推行“高粱+”轮作模式
2025-11-03 18:11:00
吉网调查|热浪奔涌 长春商业“新场景”点燃消费新引擎
前一刻还在雨林穿梭,下一刻便到了滑雪场,像这样“打破季节与场景界限”的体验,12月25日,即将在长春万达茂新奇呈现。 11月3日
2025-11-03 18:13:00
在系统治理中重塑城市韧性——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综述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和高楼林立,更体现在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和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当极端天气频发成为全球性挑战
2025-11-03 18:14:00
《半月谈》近期报道的基层“跑步机现象”,以“远看满头大汗,近看原地踏步”的生动比喻,戳中了部分干部“忙而不实、虚功自嗨”的痛点
2025-11-03 18:15:00
龙岩:守护文化根脉 闽藏两地非遗同台绽放
东南网龙岩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温良卿)11月1日,由福建省对口支援边坝县工作队、福建省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2025-11-03 18:21:00
东南网龙岩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赵娜)金秋十月,龙岩“一县一品”本土品牌体育赛事好戏连台。激情在赛场涌动
2025-11-03 1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