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金字招牌”全聚德亏损背后的故事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1-31 21:59:00 来源:财经风云

全聚德2022年的业绩预告有点“悲观”。

根据预告显示,全聚德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为亏损2.62亿元至2.83亿元,和去年同期的亏损1.569亿相比,亏损程度明显在扩大;实现扣非净利润为亏损2.71亿元至2.94亿元,和去年同期的亏损1.87亿相比亏损也在扩大。

“金字招牌”全聚德亏损背后的故事

这一份亏损的业绩预告或许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毕竟在过去的两个多个月时间里,全聚德是市场的明星股之一,在困境反转的预期之下,其股价从11月28日最低的8.56元/股一路上涨到了12月30日最高的22.92元/股,短短一个多月,股价便翻了接近3倍。

不过,随着业绩预告的披露,投资者对于全聚德“困境反转”的预期也出现了动摇。

而且,从这一份业绩预告的多个数据来看,虽然疫情管控在去年12月已经放松,但很显然,全聚德距离真正的复苏还有很远的距离;而曾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的白酒业务,对如今的全聚德来说也还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金字招牌”背后不缺故事

说起烤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全聚德,但烤鸭其实并不是全聚德首创。

关于“烤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当时最出名的是京城“老字号”便宜坊的烤鸭,其采用焖炉技法,让炉子保持着较大的湿度,烤出来的鸭皮偏软,保留着较多油脂。

后来,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改进了烤鸭的制作方法,其通过挂炉明火来烧制烤鸭,还请来了宫廷御膳房的孙师傅来进行烤制,做出来的鸭子不但皮脆,而且还带着浓厚的果香味,这种改良之后的烤鸭由于味道出众,逐渐受到了京城人民的认可。

“金字招牌”全聚德亏损背后的故事

1864年,杨全仁盘下了濒临破产的干果铺子“德聚全”,经过风水先生的指点,杨全仁将“德聚全”三个字调转成了“全聚德”,又花重金请有名的秀才钱子龙给自己书写了“全聚德”三个大字,制成了一块大金匾悬挂在店铺的门楣之上,全聚德烤鸭店就此诞生了。

不过,全聚德真正“发扬光大”其实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全聚德烤鸭成为了招待宴席中的一道名菜,会谈僵持之际,周总理画风一转,一句“我们不如先吃饭,烤鸭要凉了”,对峙涣然冰释,而全聚德烤鸭也就此名声大振。

1993年,全聚德以和平门店、前门店、王府井店为核心企业,组建了中国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公司;2004年战略重组后,首旅集团成为全聚德的第一大股东,仿膳饭庄、丰泽园饭店、四川饭店也进入全聚德集团,全聚德逐渐扩大。

2007年,全聚德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A股上市的餐饮老字号企业。

在上市之后,全聚德开始利用资本市场对外进行扩张,而上市后的5年,也是全聚德成立后发展最为迅速的5年。具体数据方面,其营收从2007年的9.17亿攀升到了2012年的19.44亿,5年时间营收翻了两倍;而净利润也从6432万攀升到了1.52亿。

不过,随着市场的急剧变化,规模越来越大的全聚德,也开始遭遇发展瓶颈,并面临困境。

“烤鸭王”的瓶颈与困境

作为“中华老字号”之一,全聚德也遇到了诸多老字号同样的问题。

早在2007年上市的时候,全聚德便因为烧制方法的变更受到了大众的质疑。当时,全聚德为了提高效率、推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毅然决定放弃使用了一百多年的人工挂炉烤鸭,改用电子傻瓜烤炉代替,这一决定让全聚德备受质疑。

不过,随着后来全聚德业绩的大幅增长,这一决定也逐渐被消费者所认可。

“金字招牌”全聚德亏损背后的故事

2012年,限制公务消费的“中央八项规定”出台,高端餐饮红利消失,全聚德再度受挫。

从业绩来看,2013年,全聚德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了自2007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具体数据方面,2013年全年,全聚德实现营业收入为19.02亿元,同比下降2.32%;实现净利润约为1.09亿元,同比下降28.4%,业绩全面下滑。

当然,除了业绩下滑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则是2013年也成为了全聚德发展的拐点。

在2013年到2019年这6年里,全聚德的营收没有再出现过双位数增长,而净利润更是呈现震荡走低的趋势;到了2020年,疫情的突然出现更是给了全聚德沉重打击,当年全聚德年夜饭家宴的退订桌数超过4000家,而全聚德也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而到2022年,虽然疫情管控在最后一个月开始放松,但全聚德却还是未能摆脱亏损。

根据业绩预告显示,全聚德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为亏损2.62亿元-2.83亿元,和去年同期的亏损1.569亿相比,亏损的程度明显在扩大;实现扣非净利润为亏损2.71亿元-2.94亿元,和去年同期的亏损1.87亿相比亏损也在扩大。

当然,除了不断走低的业绩之外,同质化竞争加剧则是全聚德面临的另一大问题。

在北京,想吃烤鸭除了可以选择全聚德之外,还有大董、四季民福、便宜坊、利群等多个品牌可供选择,由于推行了电子傻瓜烤炉烤制,全聚德此前通过人工挂炉烤鸭技术数理的护城河已经不复存在,换而言之,相比于其他的品牌,全聚德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根据财报数据,2017年,全聚德餐饮业务全年接待宾客数804.07万人次,2018年是770.47万人次,2019年进一步缩水至658.92万人次,招待人数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

白酒能否成为“解药”?

当然,全聚德也并非不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困境。

在最近这几年,全聚德频繁尝试自求,除了在2020年全面下调菜价10%~15%和取消了门店的服务费之外,还推出了新的菜单,以求用新产品吸引顾客,不过收效甚微。

本业发展不顺,全聚德还尝试过多元化转化。例如在2015年,全聚德试水自有外卖平台鸭哥科技,尝试探索互联网与餐饮结合,不过由于亏损超过近2000万,鸭哥科技仅上线一年便黯然下线;还有2018年,全聚德推出了预制菜产品,但效果也并不明显。

“金字招牌”全聚德亏损背后的故事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在去年年末才推出的白酒业务。去年12月,全聚德推出两款53度500ml的定制酱香型白酒:“全聚德•1864”与“全聚德•传奇”,售价分别为828元与568元;在白酒业务推出之后,全聚德股价突然大涨,从11月28日最低的8.56元/股一路上涨到了12月30日最高的22.92元/股,不过短短一个多月,其股价便翻了接近3倍。

然而,从具体数据来看,白酒业务对于全聚德的影响更多只是停留在了炒作的层面。

在销量方面,根据媒体此前的报道,截至2022年12月30日,标价更高的“全聚德·1864”月销100+,而更便宜的“全聚德·传奇”月销则仅有66瓶,从这两个销量数据中不难看出,全聚德想要借助白酒业务“翻身”,可能性并不大。

除了销量数据不突出之外,全聚德想要入局白酒行业也并非那么容易。此前就有分析师分析,全聚德虽然知名度很高,但主要限于餐饮领域,并不具备酒类的价值内涵和品牌号召力。此外,全聚德酱酒通过代工模式生产,没有任何工艺优势和品质概念,竞争力不强。

而且,近年来已经有不少的大型企业跨界布局白酒。根据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就有巨人集团、北京联美集团、修正药业、山东史丹利等众多业外资本跨界投资酱酒,换而言之,白酒行业的竞争正在不断加剧。

从各种数据来看,作为“老字号”的全聚德当下正面临着各种困境,而其想要借助白酒“脱困”的可能性并不大,想要真正走出困境,全聚德显然还要做得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23: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聚德连亏3年?多家餐饮老字号陷经营困境,狗不理难逃新三板退市命运
4月10日晚间,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聚德,002186.SZ)披露2022年年报显示,去年营收约7.19亿元同比下滑24
2023-04-11 16:13:00
A股“酱酒信仰”之下,全聚德火热能持续多久?
A股“沾酒就涨”的规律再次被印证。本月中旬,全聚德天猫旗舰推出了两款酱香型白酒——53度全聚德传奇酱香型白酒和53度全聚德1864酱香型白酒,这两款白酒包装均为500毫升,售价分
2022-12-23 21:56:00
从烤鸭之王到跌落神坛,全聚德只用了2步,究竟犯了什么错
三年亏7亿,从“全民追”到“万人骂”,烤鸭之王全聚德,究竟犯了什么错?曾经堪称顶流的烤鸭品牌,怎么就成了游客们避之不及的“大坑”?如果你去过北京前门,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论
2024-05-20 10:11:00
周冬雨新片票房扑街,亏损超9000万,金字招牌不再!
...影最终票房不会超过3000万,而电影制作成本却超过1亿,亏损超9000万,堪称票房惨案。为什么周冬雨这次会遭遇如此惨败?范伟作为内地知名度极高的喜剧明星,近年来主演的作品《漫
2024-05-20 20:35:00
亏损超14亿,《红色一号》票房崩塌,我感慨:这块金字招牌算砸了
...好莱坞怎么就到了连中小成本国产片都打不过的地步了?亏损超14亿,《红色一号》票房崩塌,我感慨:这块金字招牌算砸了!由于电影在北美烂番茄新鲜度只有35%,可以预见电影北美票房也
2024-11-10 13:49:00
从人人追捧到人人喊打,火了百年的全聚德为啥不行了
...提到烤鸭,很多人脑袋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名字,可能就是全聚德。这个成立于1864年,距今已有158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作为全国知名度最高的烤鸭品牌,全聚德有过诸多辉煌历史:它是国
2022-12-18 12:59:00
全聚德扭亏为盈 同庆楼拓展新模式
...自:济南时报两家老字号餐饮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喜公告全聚德扭亏为盈同庆楼拓展新模式在2023年餐饮市场明显复苏的背景下,两家老字号餐饮同庆楼与全聚德近日先后发布了业绩预喜公告。
2024-01-29 14:04:00
亏损超1.7亿,《爆裂点》票房崩塌,我感慨:这块金字招牌算砸了
...的《爆裂点》直接票房崩塌,给2023年的港片雪上加霜!亏损超1.7亿,《爆裂点》票房崩塌,我五味杂陈:港片真的落伍了上周末虽然有《照明商店》《瞒天过海》等大IP全明星阵容的新
2023-12-12 10:52:00
票房从31.7亿跌到1160万,这块金字招牌算是砸了
...就是比惨大会,葛优的《爆款好人》绝对是惨不忍睹的。亏损1.9亿,《爆款好人》票房崩塌,我感慨:这块金字招牌算砸了! 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国庆档就是意外。本来《志愿军:存亡之战
2024-10-02 22:1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吴薇获批担任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行长
11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发布关于吴薇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行行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吴薇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行行长的任职资格。
2025-11-10 15:43:00
李莹获批信泰人寿驻马店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11月10日,驻马店金融监管分局发布关于李莹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李莹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
2025-11-10 15:45:00
“胖东来模式”点亮区域品质消费!永辉超市清镇店焕新首日销售火爆
11月7日,永辉超市清镇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正式焕新开业,玻璃门推开的瞬间,烘焙区的麦香混着果切的清甜扑面而来
2025-11-10 15:47:00
榕江县:“榕商汇”企业家沙龙促进多项企企合作
11月6日,由榕江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企业之家联合组织的第二期“榕商汇”企业家沙龙暨青年企业家、创业者培训活动举办
2025-11-10 15:48:00
重阳传情暖桑榆 邮储服务显担当
10月29日,值此重阳佳节,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以“旺季营销”为契机,精心组织辖内各分支机构开展重阳节主题营销活动。作为全年业务冲刺的关键节点
2025-11-10 15:54:00
邮储银行六盘水市分行旺季营销劲头足
近日,邮储银行六盘水市分行成功落地贵州邮储系统首笔委托贷款业务,向当地重点领域企业精准投放资金5亿元。此次业务的顺利开展
2025-11-10 15:55:00
5亿元授信支持滇商企业,邮储银行黔西南州分行旺季发力开门红
近日,黔西南州云南商会成功举办第三届换届选举大会暨会员代表大会,邮储银行兴义市支行受邀出席参会。会上,邮储银行兴义市支行与黔西南州云南商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5-11-10 15:55:00
邮储青年勇担使命 金融服务谱写新篇
近日,在“青年文明号开放周”号召下,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青年以“号声嘹亮·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积极践行使命担当
2025-11-10 15:55:00
阳光财险贵州分公司推出“视频查勘”服务 养殖险实现远程定损、快速赔付
为破解传统农险理赔流程长、时效慢的难题,阳光财险贵州分公司近日推出基于“线上视频”查勘技术的远程定损服务,实现养殖险案件“足不出户
2025-11-10 15:55:00
工行六盘水分行:金融活水润乡土,跨境扬帆助外贸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石迪)为深入贯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指示,工行六盘水分行从实际出发,基于“汇初心”外汇服务站的建设
2025-11-10 16:58:00
工行兴义分行“慧餐通”智慧赋能 重塑校园缴费新体验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罗丹)为深入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工行兴义分行以“慧餐通”智慧缴费平台为战略抓手,精准破解校园缴费难题
2025-11-10 16:58:00
光大银行贵阳分行:发挥综合金融优势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在贵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民营经济已成为创新驱动的“活力源”、稳岗就业的“压舱石”。面对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态势
2025-11-10 16:58:00
贵州银行锦屏支行:银医同行 情暖重阳
为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群体身心健康与财产安全,10月31日,贵州银行锦屏支行联合锦屏县人民医院,在县医院老大楼五楼会议室共同举办了“银医同行·情暖重阳——健康反诈双护航”主题活动
2025-11-10 16:58:00
工行贵阳分行以金融力量助推民营企业践行“双碳”战略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朱现丽)为全力书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深入践行国有大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工行贵阳分行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贵州省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倍增计划的发展蓝图
2025-11-10 16:58:00
一笔“雪中送炭”的续贷,贵州银行天柱支行助力重晶石加工企业渡过难关
天柱县,素有“中国重晶石之乡”美誉,在这片富饶的矿产资源带上,一家专注于重晶石深加工的中小企业近日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资金保卫战”
2025-11-10 1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