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满族剃发留辫与女性开脸的来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5 15:26:00 来源:戏说三国

过去的满族男人都剃掉半圈头发,脑后梳一辫子,女人都把脸上的汗毛绞光,叫开脸。那么满族男人为什么要剃发留辫,女人为什么要开脸呢?满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明来历。

满族剃发留辫与女性开脸的来历

话说辽朝时,居住在海浪河、镜泊湖一带的女真人有的被辽兵掠到辽河一带当奴隶,人们为了躲避,成群结队地逃进深山老林,又过起了捕渔打猎的生活。

有一天,辽兵马纪岭斡朵里和恤品河包围成一个圈子,要对剩下的女真人一网打尽。包围圈越圈越紧,逃难的人们被抓的被抓,被杀的被杀,只剩下一千多人。

这些人被赶到长白山天池附近,已经走投无路了,只要辽兵再缩紧包围,就可能把他们全部消灭。

逃难的人群中有个彪形大汉叫乌林达布,乌林达布是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子汉。他一想到同胞死的死,当奴隶的当奴隶,心中就像被火烧了一样难受。

他用刀割断头发,站在人们面前,大声喊道:“不愿意当奴隶的,就跟我一样跟我一样割断头发,跟辽兵拼了吧。”

乌林达布见大家都宁死不屈,都不愿意当奴隶,非常高兴。当晚就带领人们跟辽兵死拼,人人都奋勇杀敌,如同虎狼进了羊群,杀得辽兵心惊胆战,人头滚滚,尸横遍野,残兵败将连滚带爬地逃下了山。

虽然女真人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是又接连灾难,当时正值盛夏六月,天热出汗,长时间顾不上洗头,头上生了密密麻麻的红疙瘩。这红疙瘩有黄豆粒那么大,不挠痒的钻心。一挠就流血化脓,烂成一片。

乌林达布想,如果辽兵再来犯,只有束手就擒了。他又一想,与其被敌人杀死,还不如自己死,也算是有点骨气。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讲明,大家异口同声赞同。伤势轻的捡来枯枝干草,堆成一圈,大家都凑到一起。到天黑时,一道围在人群外面的干柴堆好了,乌林达布拿起火把点燃了干柴。这时传出了哭声,紧接着,大家都哭了起来。

乌林达布仰面喊道:“阿布卡恩都里(天神),你为什么不救救我们啊?”一时间哭声震天动地,所有的人都要同归于尽了。

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接下来就是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天和地白茫茫一片,火很快就浇灭了。地上的水流成一道小河,把漫山遍野的尸体都冲走了。

大雨过后,天空万里无云,太阳晒干了地面,晒干了人们的衣服和头发。乌林达布见这一情景,捶手跺足大哭:“连死都不行,难道就得当奴隶吗?”于是抽出宝剑就要自刎。这时,天空中突然有人大喝:“切莫轻生!”只见空中瑞气缭绕,祥云霭霭,一群女恩都里(女神)自天而降。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佝偻着身体,两眼突出,脑门宽阔,毛绒绒的刀条脸上长了一个大下巴。

这位女恩都里叫斑格格,本是长白山天池旁的人。她原来长一脸疣疮,遇到阴雨天就奇痒无比。于是她就把脸上的汗毛拔掉,用清水洗净,头发剃了,也用清水洗净,脸上和头上的疣疮渐渐地消失了。后来阿布卡恩都里点化她渐渐地修练成了女恩都里。

斑格格让女恩都里们捧来盛满清水的水盆,放了些嫩桦树皮在里面。她走到受伤的人面前,先洗净污血,敷上桦树皮,再给他们拽拽胳膊拉拉腿。说也神了,他们无论伤势轻重,都不痛不痒了。他们精气神十足,就跟好人一样。他们死而复生,高兴地欢呼起来。于是一齐跪倒,垦求女恩都里们留在人间,帮他们击退辽兵。斑格格摇摇头说:“没有阿布卡恩都里的旨意,我们不敢。”于是人们又大哭起来。

忽然天空中飞来一只鹰,嘴里叼着一个桦树皮囊,放到斑格格面前,就飞走了。斑格格打开皮囊一看,对众人说:“大家不要哭了,阿布卡恩都里降旨让我们留在人间,传给你们驯虎、豹、熊、毒蛇的本领,教会你们以少胜多的战法。”斑格格把皮囊给了乌林达布说:“你看,这上面都写了。”乌林达布打开一看,这上面勾勾圈圈的,像蚂蚁的文字也不认识啊。他不解其意,便问斑格格写的什么。斑格格笑着回答说:“用刀剃去一圈发,夏带苇莲罩脑瓜。树皮永远当伤药,虎伤蛇咬也不怕。”

满族剃发留辫与女性开脸的来历

人们听到后,全都跪倒,口呼:“阿布卡恩都里!阿布卡恩都里!”

满族剃发留辫与女性开脸的来历

斑格格让女恩都里们给男人们剃去一圈头发,脑后梳成一条辫子。女人不用剃发,只是用线把脸上的汗毛绞掉。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反辽的人们都这样做了。乌林达布从此威名远扬,辽兵几次来犯都被女真人杀退。

满族剃发留辫与女性开脸的来历

从此,满族人留下了男人剃发留辫,女人开脸的习俗。剃完头,开完脸也拽拽胳膊,拉拉腿。还留下了带苇莲帽,苇莲上还有红缨;留下了桦树皮治疮痘的说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5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妃子们为什么要穿“花盆底鞋”
...难穿,清朝嫔妃为什么要穿呢?满清入主中原后,将许多满族的特别习俗带到了中原,比如强制所有人留一种“金钱鼠尾”的发型。再比如说让妃嫔穿这种“花盆底鞋”,“花盆底鞋”另外也叫“旗
2023-04-30 16:47:00
探究古代中国皇帝女儿的不同称呼,公主、帝姬与格格的起源与发展
...格格,其实这是片面的说法。格格,满语,意为小姐。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为清皇族女儿的统一称呼。在早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自清太宗起,满族就逐渐按照汉人习惯,重
2023-09-15 01:16:00
古代公主郡主格格有何区别
...出现最晚,这个称谓出现在明末流行在清朝,“格格”是满族词,是“小姐”的意思。明末时大家族的闺女们,都称之“格格”,清朝建立后,皇室贵族们的女儿,独自享“格格”称呼。皇太极在位
2023-04-23 10:13:00
布喜娅玛拉:历史上一位满族皇后的传奇人生
布喜娅玛拉,原名布尔哈齐,是清朝初年著名的满族女性。她出生在一个显赫的满族世家,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她的才华和智慧无疑是女性中的佼佼者,聪明伶俐,尤其擅长诗词歌赋,吸引
2023-10-25 16:03:00
...小脚不可的天下。清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竭力推行满族发饰与服饰,并禁止满族妇女缠足。因而,在汉族妇女裹脚疯狂的年代里,满族女性仍能保持着自己传统鞋履的特色。然而,为何满族要
2023-09-02 17:07:00
清朝时期的格格和公主有什么不同
...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而格格是一种统一的称呼,格格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第二,时间格格在皇族女子中有专有称为,
2023-05-23 11:55:00
古代格格为什么都没有正常夫妻生活
...一般都被叫做公主,中国的清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满族是他们的贵族阶级,在清朝的前身大金时期,大汉和贝勒的后代女儿被叫做“格格”。到了太宗时期,皇家重新更新了称号,一般只有皇
2023-05-22 16:06:00
清朝皇帝为何把罪犯流放宁古塔?这个神秘的地方有何来历
...去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其次犯人的到来,还能给满族人祖先,曾生活的老家,增砖添瓦。 宁古塔是清朝皇族的老家,犯人到此,不但要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还要修桥修路,改变清朝皇
2023-09-12 11:48:00
古代公主和格格之间谁的地位更高
...子被下人称呼为“格格”,就是这个道理。由于清八旗是满族后裔,清朝初年,许多皇家称谓还保留较为浓厚的满族化风格。从皇太极改“公主”和“格格”称谓开始,亲王、贝勒、贝子、镇国公、
2023-05-29 10: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