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肖明君
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搭建国家层面老有所为平台,挖潜退休教师资源优势,发挥其有益补充、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银龄教师,可以说“金子一样珍贵”,这是教育资源中有待开发的一个富矿。在有些国家,教师是一份“终身事业”,只要愿意做下去,可以根据个人意愿一直不退休。为什么?因为教师这个行业,基本是越老越“香”。执教时间越长,知识储备越多、教学经验越丰厚。所以,如果撇开年龄体力、退休权利、劳动保障不说的话,一些优秀老教师退休,对于教学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利用好“老教师”,是教育资源挖潜非常可行的方式。对此,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教师队伍已经足够庞大,有必要启用退休老师吗?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走出一个误区,那就是教师队伍庞大固然是事实,但是这不代表“够用”。相反,由于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资源错配”,很多地方的师资结构其实处于失衡状态,一是某一特定地区内的城乡失衡,二是同一城市的校际失衡,三是同一学校内的学科失衡。第三种情况很多人可能有体会,比如学校内文化课老师比较齐备,但是艺体类老师明显配备不足。目前国家持续推动的“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等行动,其实就是着眼于地区间教师资源“结构失衡”现状进行的一项探索。由此也可以看出,缺老师、缺优质老师、缺配置合理的教师资源,这一直是有待化解的问题。破解这个问题,银龄教师无疑可以起到“补血”的重要作用。
另外,随着新型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国家倡导的全民学习时代的到来,随着“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成为常态,教育资源的重组重构势在必行。同时,这种需求还遇到了人口老龄化,那更有必要根据整体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允许一部分退休人员根据个人意愿重新纳入社会劳动安排,这既响应了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老龄化趋势形成有效对冲,破解师资不足的困局,可谓一举两得。
让退休教师“归来”,人们习惯称其为“发挥余热”,其实,银龄教师这个群体一旦被发掘出来,势必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那就不是“发挥余热”了,而是教育大潮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我们也期待“银龄一族”重入职场不限于教育,而是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1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