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黄庭坚为何说长期不读书会降低表达能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2 19:1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读书被视为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经警告说,长期不读书会降低表达能力。那么,黄庭坚为何会这样说呢?本文将探讨这一主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黄庭坚为何会强调读书对于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本人就是通过不断读书学习,才在文学和书法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深知,读书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更能够磨炼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他警告大家,长期不读书,就可能会丧失这种能力。

黄庭坚为何说长期不读书会降低表达能力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黄庭坚的说法也有其科学依据。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它涉及到语言理解、记忆、思维等多个方面。当我们阅读时,大脑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整合,这就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反之,如果我们长期不读书,大脑的这些功能就会逐渐退化,导致我们的表达能力下降。

再者,黄庭坚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现代教育研究的证实。许多研究发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经常阅读的人,他们的写作能力往往更强。这是因为阅读能够帮助我们积累词汇,理解语言的结构,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反之,长期不读书的人,他们的写作能力往往会较差。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黄庭坚的这个观点并不是说只有通过阅读书籍才能提高表达能力。他的意思是,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学习不仅可以来自于阅读书籍,也可以来自于观察生活、体验世界。

综上所述,黄庭坚的这个观点是有其深刻内涵的。他警告我们,长期不读书会降低表达能力。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经验之谈,也是有着科学依据的。我们应该引以为戒,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2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宋才子黄庭坚:仕途坎坷中的文学巅峰与深远影响
...江西流派可谓非常的出色,特别是到了北宋后期,杜甫、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尤为的出彩和被众人所熟知。还有我们要讲到的“黄庭坚”,在这一时期的声望可谓相当的可观,甚至在后世的传承中黄
2024-02-28 05:21:00
同时他也是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黄庭坚是北宋出了名的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的故事讲述的便是黄庭坚的孝行。黄大家不但在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还在机缘巧合下
2024-06-27 12:30:00
...的幻想,也满足了我对文学的热爱。”他认为写作应该像黄庭坚所说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重视化用和借用。他们都创作了自己的小说,他的《河神卖肉》、丁一轩的《蓝箭头病毒》,赵秀荣
2023-04-23 06:36:00
推进文化强县建设 修水主官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文北宋著名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故里——九江市修水县双井村。大江网视觉江西 舒言诚 摄修水主官关注当地优势文化资源8月初,修水县黄庭坚文旅小镇举办了一
2024-08-27 04:27:00
姜夔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诗词创作姜夔诗法江西黄庭坚,其词也颇受黄庭坚诗学的影响。他自己说,三沐三熏黄太史氏。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他善于
2023-05-31 16:51:00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等,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累官舒州、太平等州知州。黄庭坚长期游学于苏轼之门,其诗、书自成一体,
2024-03-20 15:22:00
中华民族文化何以至宋而能达到发展的高峰呢
...并以终身勤奋苦读为乐,以读尽天下好书为荣。著名诗人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理义不交于胸中,便觉面貌可憎,语言无味。”古人读书达到了如此高的境界,可以说,这样才充分体
2023-07-21 13:49:00
历史上真实的北宋词人黄庭坚是什么样子的?
...但在这些璀璨夺目的文学巨星身后,其实还有许许多多像黄庭坚一样优秀又多面的文人。一、正儿八经的科举清官北宋庆历五年(1045),江西名门修水黄氏迎来又一个新成员。这个发端于西汉
2023-06-09 10:05:00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精彩经历
...印乃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僧人,而鲁直指的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这三人意趣相投,常常结伴而行,但也正因为苏轼太过耀眼,以至于同为才子的黄庭坚的光芒往往被其掩盖。作为苏轼的好友兼弟子
2023-07-24 16: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