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精彩经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4 16:10: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末年,民间奇人王叔远以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艺闻名,他能够在小小的桃核上雕刻出一艘舟船,并在舟中雕刻出五个特征鲜明、神态各异的人物。当时的文人魏学洢在见识到王叔远的作品后叹为观止,当即创作了一篇散文,这便是入选了初中课本的名篇《核舟记》。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精彩经历

魏学洢表示,王叔远所雕刻的主题乃是“大苏泛赤壁”,而船上的五人除了两个撑船的“舟子”外分别是苏轼、佛印和鲁直。苏轼作为大文豪自不必多说,佛印乃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僧人,而鲁直指的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这三人意趣相投,常常结伴而行,但也正因为苏轼太过耀眼,以至于同为才子的黄庭坚的光芒往往被其掩盖。作为苏轼的好友兼弟子,黄庭坚自称谪仙,还入选了二十四孝,经历同样精彩。

北宋庆历五年(1045),黄庭坚生于洪州分宁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一带。相传,黄庭坚乃是西汉名臣黄霸的后裔,自唐朝以来,黄氏一族更是人才辈出,许多成员在朝为官,可谓官宦世家。出身于如此名门的黄庭坚自幼便在父亲黄庶的教导下学习诗文,并追随父亲的脚步奉“诗圣”杜甫为宗。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精彩经历

据《宋史》记载,黄庭坚自幼聪慧机警,且过目不忘,各种典籍只需读过几遍就能背诵。他的舅舅李常到他家做客时,曾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书籍提问,黄庭坚都能对答如流,令李常惊讶不已。治平四年(1067),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的黄庭坚考中进士,并被任命为叶县县尉。数年后,政绩出众的黄庭坚被调回京城,在国子监担任教师。

正是在国子监任职期间,黄庭坚得到了大名府留守文彦博的赏识,其作品也被苏轼读到并盛赞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之作。元丰元年(1078),黄庭坚主动致信苏轼诉说仰慕之意,苏轼也热情回复,二人的友谊由此开始。不过,二人的初次会面却要等到足足八年后才得以实现。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精彩经历

另一方面,尽管在国子监表现被评为“卓异”,但不愿支持王安石变法的黄庭坚还是被贬至泰和县担任县长,后又降为镇监。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黄庭坚担任县长期间,被贬至黄州的苏轼游览了赤壁并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由于此时黄庭坚与苏轼并未相见,王叔远所雕刻的苏、黄、佛印三人共游赤壁的情景自然只能是艺术创作。

宋神宗去世后,年幼的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称制。一直反对变法的高太后掌权后重用旧党的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很快废除了新法。得益于旧党重新得势,黄庭坚也得以在司马光的推荐下回到朝廷。他先是参与了《资治通鉴》的校订工作,又被任命为了《神宗实录》的检讨官。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精彩经历

次年,黄庭坚升任著作佐郎,加官集贤校理,又在《神宗实录》编撰完成后升为起居舍人。然而,就在官场得意之际,黄庭坚却突然遭受了母亲去世的巨大打击。黄庭坚为人孝顺,在父亲去世后一直尽心侍奉母亲,甚至身为朝廷命官却每晚亲自为母亲清洗便桶。母亲晚年得病后,他“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等到母亲去世,他更是因悲痛万分而染疾,差点随之而去。到了元朝,郭守正编撰《二十四孝》时,便将黄庭坚“涤亲溺器”的孝行收录在了其中。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精彩经历

宋哲宗亲政后,新党重新得势,黄庭坚再遭贬谪,先后被调往宣州、鄂州等地。为了打击旧党,当权的章惇、蔡卞等人指控黄庭坚在《神宗实录》中多有诬陷之词,但黄庭坚泰然自若接受审问,将种种指控悉数驳回,收获了人们的钦佩。尽管如此,黄庭坚还是被气急败坏的章惇等人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又调至更加偏远的戎州。

宋徽宗即位后,黄庭坚被起用为监鄂州税,后又改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此时的黄庭坚对朝中的党派斗争十分厌倦,因此推辞了吏部员外郎的任命,只愿在外做地方官。崇宁二年(1103),黄庭坚因作品《荆南承天院记》被指控为“幸灾谤国”,于是革去官职送往宜州羁押。两年后,黄庭坚于宜州病逝,终年六十一岁。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精彩经历

南宋建立后,宋高宗追赠黄庭坚为龙图阁大学士,后来宋度宗又为其追谥为“文节”。相比于同样经历曲折的好友兼老师苏轼,黄庭坚虽没有那般巨大的知名度,在文学成就上也远远不及,但他的才华放眼所处的时代仍然算是颇为突出。与此同时,黄庭坚事母至孝、坦然受审,展现出了非凡的品行,足见其德才兼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4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大苏”“小苏”的人生蜕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中)重磅推出
...“元祐文人集团”中,真正可贵的是不唯苏独尊,秦观、黄庭坚、米芾、晁补之、张耒……他们因为共同的生活理想和文化志趣相聚在一起,由此奠定了元祐文坛百花齐放的局面。李公麟的《西园雅
2024-01-19 19:20:00
北宋才子黄庭坚:仕途坎坷中的文学巅峰与深远影响
...江西流派可谓非常的出色,特别是到了北宋后期,杜甫、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尤为的出彩和被众人所熟知。还有我们要讲到的“黄庭坚”,在这一时期的声望可谓相当的可观,甚至在后世的传承中黄
2024-02-28 05:21:00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的重要见证物。碑刻内容由李公麟绘东坡像、苏辙题诗、黄庭坚赞词和翻刻记事四部分组成。画家李公麟为苏轼好友,曾多次为苏轼绘像,石碑上的东坡绘像与下面的苏辙题诗高度贴合,呈现了苏东
2024-09-03 09:10:00
了解苏轼这位千古风流人物的传奇经历
...苏轼的一生中,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王安石、黄庭坚等。他们互相切磋文学技艺,共同探讨国家大事。然而,随着政治立场的不同,他们的友谊也受到了考验。尤其是与王安石的友谊破裂
2024-11-17 20:56:00
...对他关注现实、反映生活的创作态度的赞赏。而宋代文人黄庭坚更是将苏轼比作“千载难逢”的奇才,对其推崇备至。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评价说:“子瞻(苏轼字)之文,波澜壮阔,有江海之势。
2024-04-21 13:05:00
苏轼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何才能
...除了宋徽宗赵佶外,应首推宋四家,即是“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四家中排名第一的蔡襄据说是后补的,因为他有一个哥哥叫蔡京,也是书法大佬,但由于是奸佞之臣,就被踢出去了。哥
2023-07-02 22:21:00
秦观:北宋才子的传奇人生与文学造诣
...上并无多大的成就,但秦观在宋朝诗坛上却极为出色,与黄庭坚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秦观也极为擅长词,是北宋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沉重典雅,寄托自己的感情。不仅是在当时,哪
2023-09-19 19:58:00
苏轼的文学才华与艺术成就:宋代文坛的璀璨星辰
...苏轼与其他文人和学者之间建立了许多深厚的友谊。他与黄庭坚、杨万里、欧阳修等人成为了文学上的好友,并相互影响和启发。这些友谊不仅加强了他们的创作活动,也为后来的文学发展留下了宝
2023-11-11 07:09:00
...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第九名┃宋·黄庭坚现存2393首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2023-08-17 14: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