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孙策为何传位给孙权而非儿子孙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4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不少豪杰趁此打下一份基业。东吴正是凭借孙坚孙策两代人的四处征战逐渐壮大,然而正当孙策踌躇满志想要一展抱负时,却遇刺身亡。孙策临死前,将打下的基业尽数交于孙权。虽有打仗亲兄弟之说,但毕竟亲疏有别,比起兄弟,还是儿子更近一步。

那么,孙策为何舍弃儿子孙绍,反而传位于孙权呢?其子孙绍最终下场如何?

孙策为何传位给孙权而非儿子孙绍

刘禅如此愚钝不堪,刘备尚且传位于他。虽说白帝城托孤时,刘备曾对诸葛亮直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禅平庸,人尽皆知,刘备此言,不过是为了让诸葛亮辅佐地更为尽心尽力罢了,何尝真的愿丞相取而代之呢?相较之下,孙策如此行事似乎过于大方而不合情理。事实上,孙策深谋远虑,传位于孙权在当时确实是上佳之选。

孙策为何传位给孙权而非儿子孙绍

首先,孙权其人有勇有谋,善于用兵又知人善任,确有帝王之资质。

孙坚在奉命征讨刘表时战死,彼时,孙策十七岁,而孙权仅九岁。孙策素有大志,又为父报仇心切,很快发展起自己的势力,在江东小有名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弟弟会湮没在兄长光环下,难以有所成就,但孙权显然不在其列。

孙策为何传位给孙权而非儿子孙绍

孙权在年少时便崇尚侠义,常常蓄养能人贤士,其声名甚至不在父兄之下。孙策在处理政事时并不避讳孙权,孙权对这些事情的见解都很高明,孙策常常自叹不如。孙策宴请宾客时,屡次对孙权说,这些人以后将会是他的部下。

由此可见,孙策传位孙权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为孙权能力折服而早有想法。事实证明,后来孙权也确实将东吴发展得很好。

孙策为何传位给孙权而非儿子孙绍

其次,孙策当时确有一子,名为孙绍,但太过年幼而难以服众。

孙策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而其子孙绍的年龄不详。不过,我们可以推测,即使孙策十五岁便有了长子孙绍,此时他也不过十二岁,而此时的孙权已经十九岁,将近弱冠之年。孙权接替孙策位置时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有周瑜、张昭等人的支持,想要安定住局势还是颇有难度。当时的庐州太守公开反叛,而庐陵太守则通敌曹操,更有企图夺权的东吴宗室孙暠和虎视眈眈的山越数万人。孙权先是率兵灭掉了庐州太守李术并收服其部下,后有灭掉了六千山越人。与此同时,孙权开始广泛地招贤纳士。如此一番动作,江南局势才算安定,孙权安定局势尚且不易,何况年幼的孙绍?

孙策为何传位给孙权而非儿子孙绍

孙策本意便是想成就一番事业,为保住江东,他愿意传位给贤能的孙权而非关系更亲近的儿子。

孙策举家迁到江都时,曾和名士张纮数次探讨天下大势,并且表达出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志向。张纮为其所打动,建议孙策南渡,并且愿意带好友助他一臂之力。由此可见,孙策的所有行动都是在建立功业的基础上。孙策临死前,曾嘱托部下,现今中原大乱,但江东兵众,地势又险固,可坐山观虎斗。他又嘱托孙权,说争衡天下,孙权不如自己。但保守江东,自己不如孙权。孙策的嘱托字字句句皆是希望保住江东的功业,如此看来,他传位给孙权也是出于自己的志向。

孙策为何传位给孙权而非儿子孙绍

当然,孙权能继位,也与当时的大势和朝臣的支持分不开。

朝夕万变的局势不可能等一个稚子成熟,即使孙绍上位也很有可能成为他人傀儡。而当时,臣子们朝秦暮楚之事时有发生,吕布就曾数易其主。在这种乱世,更讲究的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而不是从一而终。若是众部下从孙绍身上看不到未来,也迟早会各奔前程。

如此,不仅孙绍会众叛亲离甚至被害,江东也会四分五裂,如此来看,还不如传位给孙权。

孙策为何传位给孙权而非儿子孙绍

孙绍作为孙策儿子,曾有机会成为江东之主,最终却是沦为"庸才"。在史书中,关于孙绍的记载极其之少,只是记载了他曾被封为吴侯,后又被改封为上虞侯。这样看来,似乎孙绍的待遇不错。表面上确实是荣华富贵,但是孙绍没有官位,又没有兵马,可以说是一点实权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孙绍想要建功立业,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也只能"沦为庸才"了,而他的儿子孙奉也因为被孙权的孙子孙皓猜忌而被杀。

孙策为何传位给孙权而非儿子孙绍

孙策传位给孙权,从某种层面上说,确实保全了江东,也保住了自己的儿子孙绍。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孙策也堵住了孙绍的建功立业之路。孙策预料到了孙权可以护住江东,但是忘却了权力面前人心总是难以捉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21: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孙权死后东吴为何没有一点担忧
...理之中的事情。但吴国并不简单。要知道,吴国的建国者孙权,从公元222年被魏文帝册封为吴王,标志着吴国的崛起,到其去世的公元252年,足足在位30年。若是从其兄孙策遇刺身亡的公
2023-06-04 13:52:00
孙权晚年太子之争背后的权力博弈
...虽然有一定的波折和意外,但基本上还是很平稳的。而唯孙权在太子的问题上最波折,最意外,杀戮最重,杀得人头滚滚,最后就连陆逊都被逼死。孙权在太子选择上的摇摆不定导致了东吴内讧,极
2024-02-27 02:44:00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他的后裔却惨遭灭门之祸
原来孙策死前将皇位传给了孙权。他的后代会怎样?200年5月,“小霸王”孙策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前对张昭说:“善待我弟!”然后他将印章交给了弟弟孙权。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协助
2023-02-27 21:15:00
孙权称帝后,孙策被追封为王,子孙孙奉被诛杀,至此孙策一脉断绝
首先,孙策的儿子叫做孙绍,孙绍在孙权称帝时被册封为吴侯,后来改封为上虞侯。孙绍有一子叫做孙奉,继承了其父亲的爵位。后来孙奉因东吴内部权利斗争而被孙皓诛杀(当时民间传说孙奉会夺回皇
2022-12-31 19:47:00
孙权最中意的接班人究竟是谁
吴大帝孙权,是东吴政权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纵观孙权在位早期,其手段和魄力都令人为之叹服。小说中诸葛亮“草船借箭”,便是以孙权为原型的,当时曹操看了之后,都发
2024-05-22 16:58:00
陆逊之死与孙权有关吗?
...3月,东吴的上大将军、丞相陆逊愤懑而死。陆逊之死与孙权有直接关系,孙权一直派人责骂陆逊,结果“逊愤恚致卒”。甚至在陆逊死后,孙权还派人向陆逊之子陆抗问罪。陆逊是三国时期的名将
2023-08-28 12:49:00
东吴末任大都督陆逊,一生毫无过错却没能善终
...陆逊再次大败曹休,为东吴控制江淮流域打下坚实基础。孙权称帝之后,陆逊先后被拜为上大将军、丞相一职,可谓是功成名就。出人意料的是,尽管陆逊在东吴享有崇高声望,但他却却没能善终。
2023-03-05 14:56:00
...东吴也发生了奇怪了一幕,出现了兄死弟及的画面。孙策孙权孙策、孙权是俩亲兄弟,感情还算是不错的,身为孙坚的儿子,两人都是颇具才干。当时孙坚去世后,孙家基本是陷入了分崩离析的状态
2024-06-01 08:52:00
东吴第一重臣、孙策女婿的陆逊必死的原因分析
...在感极低。二十年出将入相终成东吴第一名臣,最后却被孙权逼死,当中有什么隐情?二宫之争公元229年,孙权自立为帝,登基之后册封庶长子孙登为太子。不幸的是,公元241年,经过多年
2023-04-20 16: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