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为65%~75%。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及生活质量降低是常见并发症。骨转移后1年骨折发生率22%~52%。
有关骨转移的几个检查有什么不同?
(1)骨ECT是骨转移的初步筛选手段。
(2)X光片是骨转移最常用的诊断手段。
(3)CT扫描也是骨转移的主要诊断手段,较X光片更早更清楚显示骨转移情况。
(4)MRI可发现早期的骨转移灶,并可清楚显示骨周围软组织的情况,这一点要优于CT。
(5)PET可发现早期的骨转移灶,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常规推荐。
(6)骨活检是骨转移确诊手段,但在我国不常用。
发现骨转移后应该怎么治疗?
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转移症状,其中手术是治疗单发骨转移病灶的积极手段,放射治疗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如果ER和PR阴性、术后无病间隔期短、疾病进展迅速、合并内脏转移、对内分泌治疗无反应者应首选化疗。
有症状的骨转移灶,用于缓解疼痛及恢复功能。
选择性用于负重部位骨转移的预防性放疗,如脊柱或股骨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放疗缓解骨痛的显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于在放射治疗明显显效前的病人以及放射治疗不能完全控制疼痛的病人,仍然需要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使用止痛药以及必要的双膦酸盐治疗,可以使用负荷剂量。
骨科技术的进步能够使癌症骨转移患者最大限度地解决对神经的压迫、减轻疼痛、恢复肢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包括骨损伤固定术、置换术和神经松解术。
止痛药是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主要方法。骨转移疼痛的止痛药治疗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即首选口服及无创给药途径,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及注意细节。
双膦酸盐可治疗高钙血症及骨痛,亦可治疗和预防骨相关事件。骨相关事件包括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
第一代氯屈膦酸盐、第二代帕米膦酸盐和第三代唑来膦酸和伊班膦酸盐都具有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第三代双膦酸盐唑来膦酸和伊班膦酸具有疗效更好、毒性更低和使用更方便的优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3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