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04 20:23: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李阿姨今年45岁,她的丈夫王师傅是一名厨师。王师傅除了负责家里大大小小的一日三餐外,空余之时也会收些学徒教他们做菜。王师傅最擅长的就是针对不同的菜品,调制各种调味料,让菜的味道更加鲜美,其中必不可少的当然就是味精这一调味品了。

有天李阿姨闲来无事,在手机上翻看养生知识,发现网页上赫然写着“长期吃味精会致癌”这几个大字。回想起王师傅每天做饭几乎都会用到味精,顿时吓得大惊失色,二话不说跑到厨房,想扔掉家里的味精。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王师傅看到李阿姨慌张地收拾味精准备扔掉,不禁感到奇怪。经过一番询问后,王师傅气不打一处来,对李阿姨说这味精都吃了几十年了,一直就没发生什么问题,怎么可能会致癌呢?李阿姨听到王师傅的反驳后,一时竟无言以对。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作为制作美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味精,真的是引发癌症的“祸根”吗?可既然味精危害性这么大,为什么市场上还在销售呢?“味精致癌”的说法是否属实,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下。

味精致癌的真相

早在1983年,联合国食品法规委员会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证明了味精并不具有致癌性。另外在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也把味精列为“最安全”的食品类别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担心味精致癌?要揭开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我们就要来了解下味精的成分。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事实上制备谷氨酸钠一般都是从玉米、大米等食物中所提取,经过发酵法生产而成。简单的来说,味精其实就是食物的提纯,它是一种天然的调味品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化学合成物”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味精致癌”的说法,首先是因为味精加热后会产生焦谷氨酸钠,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焦谷氨酸钠属于致癌物的一种。虽然味精在受热以后,尤其是超过120°时,确实会产生焦谷氨酸钠,但是这种物质是无毒的,也不存在致癌机理。如果硬要说温度太高对味精会造成什么影响,那就是破坏味精的结构,失去原有的鲜味而已。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还有一种误认为味精致癌的原因是,有些人吃了带有味精的食物后,出现了头痛的症状,把这个归咎于味精有问题,认为是引发癌症的症状之一。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味精被摄入人体后,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和氯化钠,会收缩血管从而引发头痛的症状

出现吃味精发生头痛的问题,一般在一次性过多摄入味精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所以只要适度摄入味精就不会存在以上问题。那在摄入味精的过程中究竟需要注意哪些呢?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正确摄入味精的几条建议

虽然味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调味剂,但是很多人却容易进入食用它的误区。可能因错用而产生一些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影响。关于味精怎么吃,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吃,以下建议可以参考:

首先每天味精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

味精虽健康,但其实吃多了还是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味精的成分主要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是一种由钠离子谷氨酸根离子形成的盐,尤其是谷氨酸。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如若过多摄入的谷氨酸钠,会影响到人体对钙、镁离子的利用。钠离子则会提升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所以需注意控制味精每日的摄入量,最好不超过5g

其次不需要每道菜都加味精

比如糖醋里脊、糖醋排骨这些酸味菜就没必要加味精。这是因为味精在酸性的环境中不容易被溶解,酸性越大,它的溶解度就越低。所以这时候如果放了味精,菜肴的鲜味反而会变差。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除此之外炒肉类菜也不建议加味精。这是因为肉类本身就含有谷氨酸,在加热且跟盐相遇后,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所以再加味精就是多此一举。如果摄入太多其中的钠元素,也会导致高血压。

味精不适合在低温下使用

在做凉菜的时候,温度太低味精也不易溶解,则很难发挥其提味作用,甚至会直接粘附在食材上影响口感,所以制作凉菜的时候不建议放味精。如若真要放的话可以选择用少量热水溶解后拌入凉菜。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5℃,添加味精后食物的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到口感。制作美食如需添加味精,需掌控好火候及温度。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到味精并不是引发癌症的原因之一。但现今我癌症高发,一些不健康的食物摄入也是致癌的因素之一。那么生活中,常见的致癌食物到底有哪些呢?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

目前癌症高发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当属于槟榔、腌制肉或加工肉、烧烤这三种,针对这三种致癌物,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它们是怎么引发癌症的。

致癌物1:槟榔

味精不致癌,但有这样一种植物,长期食用存在较高的致癌风险,它就是槟榔。民间盛传这样一句话:“槟榔配烟,法力无边”。嚼槟榔是很多亚洲人的爱好,它是一种越嚼越上瘾的植物。在我国的海南、广西、台湾等地方都盛产槟榔。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早在2004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就把它列为一级致癌物。槟榔虽过瘾,但它长期食用对人体口腔健康有很大的损害。嚼槟榔会引发口腔癌、舌癌、牙龈癌或颊黏膜癌,虽说是概率性病变,但嚼的时间越长、量越大、次数越多,患癌的概率就越高。

口腔癌在全世界的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6,尤其在亚洲。其中印度是吃槟榔最多的国家,有高达35%以上的人患有口腔癌,是口腔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据央视报道,我国湖南省口腔癌患者的数量也在大幅增加,当地60%口腔癌患者都跟嚼槟榔有关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槟榔成为口腔癌高发的原因,是因为它在物理作用以及化学作用下,给口腔黏膜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从槟榔的表层来看,它的纤维非常粗糙,槟榔纤维长期与口腔摩擦,牙齿、口腔黏膜都会在一次次的咀嚼中遭到破坏,从而造成口腔黏膜的局部外伤慢性损伤,这就是槟榔的物理破坏

其次是槟榔的成分里包含多种化合物带来的化学破坏,例如槟榔碱、槟榔鞣质、亚硝胺等,这些生物碱对细胞有直接杀死的危害,这就导致了口腔会经常发炎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在物理和化学双重破坏下,槟榔对人体的口腔造成了持续性的摧残,这就增加了口腔癌发生的几率,也称之为持续损伤致癌。人体口腔内的细胞被损伤的越多,在无法得到修复的情况下,产生的DNA复制就越多,每次复制都会随机产生一些DNA突变。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复制越多突变就越多,最终导致了癌变。

长期嚼槟榔引发的口腔癌,患者的舌头和口腔黏膜会出现严重溃烂,剧烈的疼痛使他们无法咽下食物,只能靠一些流食供给人体所需营养。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即便部分患者通过手术减少了痛苦,但手术造成的面部毁容也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为了自身的健康,爱嚼槟榔的朋友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能戒掉就戒掉。

致癌物2:各类腌制肉、加工肉

除了槟榔之外,很多年轻人爱吃的腌制咸肉、风干肉类、烟熏肉等,它们虽然味道鲜美,却也是致癌物中的一种。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对于哪些属于加工肉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是这样解释的:所有经过熏、腌、风干或用其他方式处理的、为了增加风味以及长久保存的肉类,均被列为加工肉。常见的致癌加工肉、腌制肉包括:腊肠、风干牛肉、肉类罐头、酱卤肉等。

早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腌制肉列为是致癌物的一种。美国癌症研究所揭示:每天吃50g左右的加工肉,会增加二成左右的大肠癌风险。所以非常爱吃加工肉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控制了!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为什么这类加工肉会成为致癌物呢?原因是这些肉类在经过盐渍、烟熏等制作后,会产生较多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另外,隐藏在加工肉中的肉毒杆菌的毒性也很强。

这么一说,是不是就不能吃加工肉了?加工肉类食用的时候,要注意量和频率,偶尔吃是可以的,且需注意搭配食用。

吃加工肉类的时候,不妨搭配一些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一起吃,新鲜蔬菜水果对阻止人体吸收亚硝酸盐有帮助。对于加工肉的食用,在此提醒您,过度食用有危害,适当食用注意防范。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致癌物3:烧烤

除了槟榔、加工肉这两类致癌物,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食物,就是烧烤。烧烤是很多年轻人钟爱的美食之一。食物虽美味,但经常吃烧烤也是引发肠癌、食管癌、肺癌等癌症的罪魁祸首!

这就要提到烧烤这类食物的健康性了。为什么说大多数路边烧烤都不健康,是因为其中一些商家为了延长肉类的保质期,会选择腌制的办法。上面提到腌制食物会产生亚硝酸盐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人体在摄入亚硝酸盐以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会在人体消化道内转化为亚硝胺,摄入过多的亚硝胺就有可能导致食管癌、结肠癌、胃癌、肝癌、直肠癌等癌症。

其次采用烧烤方式烹饪的食物,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多环芳烃等物质,这些物质都属于致癌物。

世界卫生组织将苯并芘列为一级致癌物。苯并芘的活性较高,在烧烤过程中,苯并芘可能来自于木炭本身的烟雾。烧烤所用的木炭中含有少量苯并芘,在高温炙烤下会伴随着烟雾侵入到食物中。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同时,食物在炙烤过程中,滴在火上的食物脂肪焦化产物发生热聚合反应,也会形成苯并芘。这种物质一般直接依附在肉的表面,这也是烧烤中苯并芘的主要来源。

苯并芘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它能够通过吸入、食用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内。当人们用不正确方式烧烤时,苯并芘含量更集中,而且从口中吃下去后会直接接触消化道。很多人还会边烤边吃,烧烤产生的含有苯并芘的烟雾也会被吸进肺里,长期以往则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再来看看杂环胺,它也是致癌物的一种。我们平时吃的各种肉类属于动物的肌肉组织,这些肌肉组织中含有一种叫肌酸的物质。肌酸和肌肉蛋白质里的苯丙氨酸在高温的炙烤下,尤其是超过400摄氏度的时候,就产生了杂环胺

杂环胺有很强的致癌和促癌特性,它会诱发DNA突变从而产生原始癌细胞,促进癌细胞的增生,抑制癌细胞的死亡等多种特性。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事实上,以上提到的苯并芘以及杂环胺都属于多环芳烃,多环芳烃是由两个以上苯环构成的一类有机化学物质的统称,是一种前致癌物,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多环芳烃化合物具有三大危害:即是致癌、致畸以及致突变

既然烧烤中的致癌物质这么多,那是不是烧烤一点都不能食用呢?在此提醒健康烧烤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烤肉时最好用锡箔纸包起来,以避免吃下致癌物。如遇到食物烧焦的情况,一定要将烧焦的部位扔掉,绝对不能吃

癌症高发原因,原来是这三种,赶紧看看吧

另外,烧烤避免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避免烧烤产生的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同时建议可以用低盐酱油腌制肉类,尽量避免使用烤肉加工酱。吃烧烤的时候准备两套餐具,以避免熟食受到生食污染。

写在最后

味精是美食制作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调味剂,正确使用能让你的食物更美味。“味精致癌”这一说法事实上是不成立的,像槟榔、烧烤以及加工肉才会给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避免癌症的发生,大家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防范,尽量做到少吃、不吃以上三类致癌食品。

WHO提出:根据目前的科学技术,约5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癌症的发生也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此提醒您,除了注意上三大致癌物之外,还需戒烟戒酒、合理运动,日常生活中专注营养的摄入,千万别让癌症有可乘之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22: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酱油中被查出致癌物,那酱油还能吃吗?不敢吃酱油的快来看看吧
...料为什么要丢掉啊?”“我刚看了一篇文章说酱油是导致癌症高发的元凶,里面还贴出了很多研究,为了健康还是丢掉吧。”“真的假的,你别听风就是雨的,那没了酱油用什么调味啊以后?”“没
2024-08-28 01:03:00
吃得不对也会惹癌?医生提醒:避开食物中的促炎促癌成分!
...分。而避开促炎促癌成分,适量摄入抗炎饮食,有助降低癌症发生风险。健康时报图促炎饮食,增加多种癌症风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方维佳2024年在该院公众号介
2024-06-28 09:30:00
鸭脖,是癌细胞的“催化剂”?一文揭晓答案
癌症,亦称恶性肿瘤,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
2023-01-04 22:17:00
癌症逐年高发,是味精吃太多?
...活中的调味品,又有哪些潜在的健康隐患呢? 近年来,癌症患者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癌症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第一大死亡原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其
2024-08-14 12:25:00
不想癌从口入,建议少碰哪些食物,一文了解下吧
对于癌症,想必大家都并不感到陌生。癌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癌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全球每年有约1000万人死于癌症,占据了全球死亡人数
2023-05-20 00:42:00
癌细胞最喜欢的7个饮食习惯,快看看你中招没?
原标题:癌细胞最喜欢的7个饮食习惯 快看看你中招没?癌症是怎么得的?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多数癌症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一个基本共识是:癌症发病不是某个单一
2024-02-19 09:29:00
5种藏在家里的致癌物,很多人天天接触却不知道!
...为许多人的习惯。然而,槟榔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为1类致癌物,这包括槟榔果、含烟草和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1类致癌物是指那些已知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它
2024-06-07 09:37:00
4级致癌物是什么?一文科普下涨知识
导语:如今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以及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若一个人发现癌症,这意味着将是整个家庭的负担。有关于癌症很多人谈癌色变,事实上癌症越可怕,那么大家应该要越了解它,只有了解
2023-03-15 10:52:00
了解人类致癌物的等级
...长期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会因为过度吸收有害物质而患上癌症,所以说大家应该要重视环境污染,热爱环境。2、吸烟我们总是说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性根据相
2023-03-15 10:1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