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周超南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一代贤相诸葛亮临终前,遗言《诫子书》于诸葛瞻,警示做一名君子的操守和修身立志所需的德与行,言辞恳恳,情意切切。虽已过去一千多年,仍若耳畔,诲音谆谆。
据《三国志·诸葛瞻传》记载,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亮给兄长诸葛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可见,诸葛亮《诫子书》的针对性很强,非常符合其子的成长实际。按常理而言,有儿自幼“聪慧可爱”,当可沾沾自喜,可他却心存忧虑。怕天资的聪慧误了后天的努力,怕骄放懒散而不思振奋,怕不立志励学而成为枯枝败叶。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有宋朝王安石笔下的神童方仲永了。作为洞明世事的诸葛亮,以自己的博学和历练,这种担心和告诫是必要的,值得深省。
君子之行,唯德唯学。天下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而意急,又多重学而轻德。从《诫子书》中让人明白,养就好品德,树立志向,沿着目标,静心修学,就会有所成就。修德、明志、治学,是人生不可分割的组合。无德与兽同,不有操守,无有底线。无志如浮云,风来随风,雨来随雨。不学如朽木,神力难雕,终不成器。过去曾有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确如是,难道重德是多此一举?历代家训,讲究品行孝悌、诗书文章并行不悖,其意深远,其义宏大啊!品行是修身得来的,却能影响他人,人格的魅力才能得到彰显。有广博的才识,才具备分忧解疑的能力,人生的价值才更有张力。上有好生之德,“成龙”需养厚德,广学方能载物。君不见,那些无德有能的“狂龙”吗?其能愈大,其坏愈强。一朝迁怒雷霆,终将灰飞烟灭。
君子之行,唯勤唯俭。凡家训,无有不讲勤于事而持业以俭的。于国处讲,“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于家处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于己而言,“男也勤,女也勤,三餐茶饭不求人;男也懒,女也懒,千百万亩终讨饭”。勤劳是立身之本,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大处说俭,是一种清廉作风;从小处言俭,是一种人生境界。“俭以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就是这个道理。扪心自问,做人父为人子,诸葛亮是做到了,而我们又做了些什么?
君子之行,当感恩奉献。诸葛亮教子是成功的。因为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于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身“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言出脏腑,行为师表,学为楷模,他的高尚情操让儿孙深入骨髓。其子诸葛瞻长大后,不但擅长书法绘画,还成为一个能感恩国家的人。在蜀汉危亡关头,诸葛瞻与子诸葛尚认为他们祖孙三代“荷国重恩”,挺身而出,不惜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诫子书》是写给诸葛瞻及其家族后人的。但是,他的智慧与理性,一直在历史的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短短的八十六个字,字字珠玑,行行金言,有挖掘不尽的精神宝藏,总有历久而弥新的现实意义。广厦百间总有悲催之日,千金万金总有用尽之时。积钱积物给子孙的,终究免不了还是南柯一梦。
林则徐说得好:“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