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提到诸葛亮,人人称贤,不仅是贤能,而且是智慧与道德的化身,几乎代表了国人对于智慧、才能、品德的最高期许。虽然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未必如民间传奇故事那般神奇,但是从流传下来的文献来看,诸葛亮的才华与智慧、道德与修养,依然是巍巍乎如泰山,难以企及。
诸葛亮传世文献,最著名的当属《出师表》,这篇文章反映了诸葛亮充分的治国才能,以及对蜀汉的忠心耿耿。无怪乎杜甫诗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从三顾茅庐,到赤壁之战,舌战群儒;到七擒孟获,挥师北伐;最终秋风五丈原,留下多少唏嘘和遗憾。在诸葛亮的生命的最后时光,他的一篇《出师表》献给蜀汉王朝,光焰万丈;与此同时,他的另一篇文章留给了自己8岁的儿子,这篇文章更加真实地反映出诸葛亮的人生境界和高尚情操。这就是那篇著名的《诫子书》。
《诫子书》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中国历朝历代的士大夫,讲求的都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如何修身,如何去兼济天下,却似是十分艰难的。诸葛亮的这篇文章,回答的就是这个难题。
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明志和求学的重要性,意思是:君子的行为操守,讲求以清静无尘来修养身心;以勤俭自持来培养自己的德行。一个人,如果内心不淡泊,就无法树立志向;如果内心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高远。因此,求学必须做到心静了无尘,一切的才华都来自学习。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才能;但是要取得学的成就,必须明确志向。
第二部分讲心性问题,大意是:散漫被欲求所困扰,就无法砥砺精进;急功近利,浮躁任性就不能陶冶纯真的性情。年华随着时光飞逝,意气随着岁月流转而消磨殆尽,最终心神枯萎,心志消沉,情绪萎靡。这时候,又怎样去历世处事,如何为世所用呢?恐怕只能悲哀的独守穷困的茅舍了。到时候就算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
诸葛亮这篇文章,核心就是要修身、求学、养德,可以说凝聚了诸葛亮平生智慧。但其子诸葛瞻终究没能完全听进去,成年后刚愎自用不听良将建议,最后落得个战死沙场的结局。虽然诸葛瞻没听进去,但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却在成为如今很多人的座右铭。后世很多的名言,几乎都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找到影子。而文中的关键词,淡泊、宁静、俭、学,也影响着一代代学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