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他们来自台湾,他们扎根于福建社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20 10: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国际在线

2019年,来自台北的青年王伸豪跨越海峡来到厦门。一年后,他就职于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成立的沙坡尾工作坊。王伸豪之所以选择厦门,主要是因为这里离台湾仅仅一水之隔,非常近,这里还有他熟悉的闽南语和饮食习惯。这些都让性格开朗的王伸豪能够迅速融入大陆。沙波尾的居民朋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阿豪,还有人觉得阿豪像本地人,甚至还有人说他是渔民的后代。

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王伸豪与当地居民、商家打成一片,成了朋友。王伸豪用心走遍沙波尾每条大街小巷,跟沙坡尾的阿公阿嬷成为无话不谈的好邻居。作为工作坊的负责人,他希望将沙坡尾的老记忆、老故事都记录下来。比如,之前有位90多岁的老人,拿出了一本40年前的工作笔记,笔记上有很多老者自己手绘的鱼,这些都是很珍贵的历史印记。因此,王伸豪的团队打算举办一个展览,把这些历史的宝贵遗存分享给所有在地乡亲及游客。

如今随着厦门城市的快速发展,想要找寻沙坡尾的老物件或老故事已经不太容易,然而往昔的点滴回忆,在一砖一瓦间,也在沙坡尾老居民和阿豪的交谈中一直流传着。

王伸豪还努力探索通过新颖的文创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厦港的文化历史,用自己的方式向大众讲述沙坡尾和台湾的渊源。王伸豪是微信公众号“沙坡那尾鱼”的运营者和《厦港历史漫画》的作者;沙坡尾工作坊经过不断探索,成立了“沙坡尾活态展示馆”;透过公益学堂,激发青少年的兴趣;以“老文化新包装”的方式,让年轻一代投入到文化的传承工作中。接下来,阿豪还会开展文化公益活动,传播厦港海洋文化,为加深两岸文化融合创造无限活力。

通过与大陆青年的交流交往,王伸豪认为,两岸年轻人应该在合作中增进理解、共同成长。在大陆的台青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应该和大陆青年多接触、多沟通,并积极参与各种交流活动,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王伸豪准备策划一些活动,比如通过研学活动帮助台青朋友更深入地融入在地生活,让两岸青年在交流融合中拓展朋友圈。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到大陆发展。2023年,大陆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其中提到,支持台胞深度参与福建当地社区建设、基层治理等实践活动。

同样是来自台北的熊麒现在是厦门市湖里区兴隆社区的台胞主任助理。厦门市湖里区兴隆社区是台胞比较集中的社区,登记在册的台胞就有300多人。熊麒和众多热心台胞一样,不仅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还常常为社区两岸同胞排忧解难。社区邻里间发生小纠纷,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在熊麒的调解下都得到了圆满解决。时间一长,熊麒得到了整个社区群众的认可和支持。2013年,熊麒成为大陆首位台胞社区主任助理,辅助社区治理工作。2015年,社区支持熊麒成立了“熊麒个人调解工作室”,主要负责调解社区内的居民争端,尤其是让熊麒作为台湾同胞调解由于两岸观念不同所引发的一些居民矛盾。厦门湖里区兴隆社区也获批成为厦门市首个对台服务试点社区,并与台湾同名社区共建,派选干部赴台驻点“零距离”学习。

熊麒告诉笔者,这些年做社区台胞主任助理帮助了不少人,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他发现,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多讲、多做。比如,一些没有本地户籍的台胞小孩,只要事先登记,就可以在本地公立学校就读。但一些台胞对于大陆新出台的惠台政策了解并不及时,导致孩子入学时出现问题,就需要熊麒这样的社区工作者走到基层去多做工作、多宣讲。

像熊麒一样,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主动担任社区志愿者。每年的社区运动会中,兴隆社区一定会有一支台胞组成的队伍参与其中,这也见证了一代代台湾同胞融入在地生活、参与社区冶理,和城市共同成长。

笔者期盼,未来有更多像王伸豪和熊麒一样的台湾同胞来到大陆,来到福建,扎根于社区之中,勇于做两岸融合的沟通者和两岸正能量的传播者。(作者:罗鼎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次心手相牵的旅程”——宁台青年文化之旅侧记
...星的故乡——宁台青年文化之旅”交流活动在宁夏举办。来自台湾16所高校的23名青年,和北方民族大学6名师生以及部分在宁台胞一同前往银川、中卫等地,感受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深厚
2024-07-14 19:27:00
钓艚船、疍民舞蹈等 打卡沙坡尾墙绘寻渔港记忆
...,他开心地说:“沙坡尾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历史上和台湾的渊源非常深,我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将沙坡尾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负责绘制图案的,则是思明团区委“青春合伙人”志愿项目的“社
2024-05-28 08:29:00
...州首个两岸融合示范社区——桂溪社区,近来活跃着一位来自台湾的社区营造师,他叫朱倚谅,是台湾泰雅人。朱倚谅1964年出生在台湾宜兰,曾是泰雅人首领。2018年,朱倚谅应邀来到福
2024-06-13 11:47:00
...福州、创(业)在福州,未来希望也能在福州深深扎根。”来自台湾桃园的简以信近日对记者说,爱可以跨越海峡,穿越距离。简以信十年前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期间,遇上了人生中的那个“她”—
2024-10-17 11:35:00
...,分享自己在福州学习、工作、生活的经历和感受。“我来自台湾彰化,与丈夫在QQ上结识,在经历了7年爱情长跑后,在福州结婚,现在有个3岁的女儿。”台胞洪阡嫚分享道,在福州她不仅收
2025-01-07 04:44:00
...机构,在这片土地上扎根,闯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来自台湾桃园的音乐人黄雅各日前在福州受访时说。新春佳节之际,福州台胞公寓内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在这片热闹中,黄雅各
2025-02-10 18:32:00
两岸妈祖宫庙联手 促“妈祖信俗”活态传承
...一代进一步了解先民渡台带来的神明民俗文化播迁历史。来自台湾的湄洲妈祖祖庙义工王淑华表示,妈祖文化已成为维系两岸亲情的精神纽带。当下,她正与丈夫饶瑞和筹备2023年海峡两岸同胞
2023-09-17 22:19:00
...紧密,政策开放、服务贴心,情感融洽、心灵契合,日前福建省省长赵龙用这样三组词语描绘了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新图景。近年来,福建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打造台胞台
2023-02-24 20:00: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港澳台专线】两岸青年福建三明共建乡创实践基地中新社福建三明3月21日电(雷朝良 黄艳 吴艺缤)“我们希望走进乡村开展田野调研,包括对一些老房屋做空间改造,把
2024-03-21 11:4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