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周年,德州将重点开展这些工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25 08:5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6月24日,德州市召开“走在前 勇争先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新篇章”主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德州市服务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进展、新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周年,德州将重点开展这些工作

据介绍,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周年,德州市将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围绕“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深度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切实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聚焦提升产业承接能力,推动工业立市向先进制造业强市跃升。将天衢新区作为德州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阵地,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六大主导产业。依托“有研系”开展优势产业招商,全力打造国家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持续强化“一县一区”“一部门一重点”对接机制,开展多领域合作,构建“一区引领(天衢新区)、多点支撑(各高新区及省级开发区)、全域融入”的工作格局,力争全年引进京津冀过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

聚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向国家创新型城市跃升。积极引进京津冀优质创新资源,争取实现与北京怀柔科学城等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合作,多方式组建创新联合体、研究院、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强同京津冀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开展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引进转化京津冀科技成果。借力北京高端科创优势,全力打造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提升德州企业创新能力;发挥德州资源要素优势,全力打造京津冀创新转化(德州)中心,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形成内外联动、互促互济的科创转化“双中心”。力争全年新增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企业60家以上,引进高校院所专家人才100人以上,落地人才项目20个以上,转化科技成果20项以上,新增企业科技创新平台20家以上。

聚焦加快市场融入,推动农业大市向食品名市跃升。积极推进各类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场建设,不断放大“吨半粮”创建成效,守牢“粮袋子”。将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打造成为中国北方“食谷”,推进研发孵化中心等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吸引更多具有明显带动效应的高质量项目落地园区,建设全国知名预制菜基地。加大“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度,提升农产品在京津地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力争全年新增规上食品加工企业2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0亿元,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20个以上。

聚焦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推动劳动力输送基地向区域性人才中心跃升。实施“百企对接京津冀百校”专项行动,落实“十万大学生兴德计划”。举办中国·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分赛、德州籍在京人才恳谈会等品牌活动。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和人才交流,力争新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0家以上、培育规上机构10家以上。通过“输”“引”并重,柔性引进一批京津冀高层次人才,全力打造区域性人才中心。

同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积极实施黄河、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牵手工程,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融入大战略 做好大文章——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德州实践(一):轨道上的京津冀
编者按: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专文批复支持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9个事项;在此之前,山东省政府出台20条“硬核”政策支持德州打造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至今年7月份,国家、省
2023-07-27 18:02:00
壹点发布 | 德州市正积极创建京津冀国家首批美丽城市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示范创建引领,全力打造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截至2023年,德州市已获得各类生态创建命名10个,列全省第三;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
2024-06-25 09:00:00
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德州累计引进京津冀过亿元项目831个
...效,并回答记者提问。据介绍,近年来,德州市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认真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各项任务,加快融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着力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区域协调
2024-06-25 08:58:00
“德州元素”激扬奋进向上力量
...有研艾斯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产业化项目投产举行“京津冀高校院所、科创企业德州行”活动2023年,德州102万亩核心区地块达到“吨半粮”创建目标 建设中的德州市第六人民医
2024-01-23 09:12:00
携手绘蓝图! “融入京津冀 国企德州行”(基金专场)活动举行
大众网记者 李冉 徐瑞 德州报道为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加强德州市与央企省企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11月19日,由央企投资协会、山东省国资委、山东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协会、
2024-11-21 07:30:00
融入京津冀 国企德州行丨42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梦晴9月22日,第八届(夏季)央企投资发展会议暨“融入京津冀 国企德州行”活动在德州市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把握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机遇”,旨在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加强
2023-09-23 07:23:00
这里是德州丨融入京津冀,德州发出“最强音”
...门”,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山东地级市,从2015年德州纳入京津冀规划,“一区四基地”正式确立,2016年支持德州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到2021年11月,《德州天衢新区发展规
2024-01-13 14:28:00
德城:融入“大棋局”服务大战略
...公司德州分公司□本报记者马乐 本报通讯员邱杨 杨继帆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子十年,德城区把握战略机遇,用活用好区位优势,聚焦重点求突破,深化拓展“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推动“点线面
2024-05-18 07:31:00
...红鹏 德州报道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专文批复支持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9个事项;在此之前,山东省政府出台20条“硬核”政策支持德州打造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至今年7月份
2023-08-04 21: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2025“连接文化:巴西-中国”项目侧记
中国网11月19日讯(记者 郭晓红)当南美大陆的朝阳穿透伊瓜苏雨林晨雾,洒在倾泻而下的瀑布上,跨越近两万公里来到巴西的中国旅行博主陈荔湾用相机将这壮美瞬间定格
2025-11-19 06:42:00
雄安建设者拍雄安|职业技能高手赛场亮绝活
在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区,选手们精准调整机器人系统的参数。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场,选手手拿工具,细心校准无人机的“眼睛”和“翅膀”
2025-11-19 07:42:00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相握”,用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河北好环境长出三个“全国第一”在近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9 07:42:00
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举办24只京津冀基金与37家企业签约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1月18日,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2025-11-19 07:43:00
河北日报讯(贡宪云、夏国成)11月11日,石家庄机场邢台城市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该异地航站楼的启用,将石家庄机场航空服务从石家庄延伸至邢台区域
2025-11-19 07:44:00
超大特大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场。近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正式发布
2025-11-19 07:46:00
敞开大门,让青年学子逐梦未来——“首都高校雄安行”活动观察
11月11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街头,一群年轻人前往雄才大厦咨询人才政策。 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10月31日至11月1日
2025-11-19 07:47:00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麦田里的宣讲会
11月11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的试验田里,卢振启(中)为科研人员宣讲四中全会精神。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初冬时节
2025-11-19 07:47:00
加快构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我省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算力领先、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2025-11-19 07:4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近日,位于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内,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2025-11-19 07:49:00
记者走基层|小蒲草“编”出大市场
日前,在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杨庄子村“创富工坊”,杨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志亮正在展示用蒲草编织的枕头。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 畅摄初冬季节
2025-11-19 07:51:00
聚焦雄安新区|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
“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繁忙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11月17日,在雄安站,一列高铁即将发车。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 记者刘光昱)“各位旅客你们好
2025-11-19 07:53:00
11月18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教育局长论坛在珠海落幕,论坛发布了“2025年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2025-11-19 07:55:00
央媒看太原11月18日,《中国日报》第16版以《守护古树名木,让绿色“活化石”焕新生》为题,报道了太原晋祠3000年树龄的周柏以绿色“活化石”身份进入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
2025-11-19 07:56:00
心的光明公益跨越山海,情暖高原
在海拔3309米的川西高原玉桑村,因位置偏远、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保障问题较为突出。2025年3月,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联络下
2025-11-19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