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申时行:从状元到内阁首辅,被称为‘和稀泥大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7 01:00:00 来源:戏说三国

申时行:从状元到内阁首辅,被称为‘和稀泥大师’

申时行在大明的内阁首辅中能力一般,水平有限。但是,他的名气却不小,因为他最会和稀泥!

申时行是明朝的第三十八位内阁首辅,在一系列牛逼哄哄的前任面前,比如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等,他明显相形见绌。

1562年,申时行参加了殿试并且高中状元,依例被授予了翰林院修撰的职务,开始在此排队等号被提拔。

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过世,朱翊钧继位称帝。期间,朝政皆出自张居正之手,而申时行,只能眼睁睁看着,看着,实在没有发言的机会。

张居正改革开始后,申时行立即就旗帜鲜明的予以全力支持,逐渐得到了张居正的青睐。为了保证自己的改革推行,张居正还推荐马自强和申时行入阁。

申时行:从状元到内阁首辅,被称为‘和稀泥大师’

1582年,张居正在首辅的任上去世,内阁中就剩下吕调阳、张四维、马自强和申时行四名阁臣。当时,吕调阳已经年迈,挂着虚名而已,很少来内阁上班。

于是,严格论资排辈的内阁首辅之位,就给了张四维,马自强和申时行从旁进行协助理政。张四维掌权后,开始对张居正反攻倒算。

1583年,首辅的宝座还没有坐热,张四维就辞职回家守制去了,而不久马自强也撤了。申时行就成为了大明的第三十八位内阁首辅,从此大明内阁进入到了“看谁稀泥和的好”的阶段。

申时行首先停止了张四维对张居正的反攻倒算之举,不是他拥护张居正,而是他更讨厌张四维,讨厌张四维的过激之举。

申时行实行的是一种柔和路线,这样反而纵容了言官的气焰。在张居正时期,他们不敢骂;到了张四维时期,他们只能骂张居正,很不过瘾;现在轮到申时行了,大家终于自由开骂,骂谁都行,包括首辅本人都能骂。

起初,申时行表现得很克制,毕竟广开言路是自己的主张,想骂就让他们骂吧。可是,这帮言官没完没了,逼得申时行只得撸起袖子上阵对骂。

就这样一直吵吵了几个月,虽然不上朝,但万历并非不知道。于是,朱皇帝发话了,替申时行辩解了两句。这下更完蛋了!言官们都认为皇帝偏袒内阁,偏袒申时行,弹劾和抗议的声浪更高了,差点就赶上当年的“大礼议”之争。

接着,双方的焦点又到了立太子的问题上。万历皇帝不喜欢朱常洛,但他是长子,众臣却都认为应该立朱常洛为太子。

申时行:从状元到内阁首辅,被称为‘和稀泥大师’

这下,矛盾来了。皇帝不愿意册立朱常洛,朝臣全都支持册立朱常洛。老申当时就吓傻了,夹在中间不好干啊,他既想讨好万历,赞同他废长立幼;又不敢得罪朝臣,因为上次他已经领教了这帮老头子的厉害。

思来想去,申时行决定继续耍滑头,玩起了两面派。但这毕竟只是缓兵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拖了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眼见皇子越来越大,万历是越来越老,可此事还是没有定论。

申时行一看这和稀泥的工作越来越难干,赶紧递交辞呈,说我能力不足,提请退休回家。

申时行:从状元到内阁首辅,被称为‘和稀泥大师’

1591年,辞职后的申时行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中,这一年他才五十七岁。而严嵩初任首辅是六十二岁,徐阶初任首辅是五十九岁。可见,申时行不仅会和稀泥,而且还是绝顶聪明之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1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申时行为什么被称为内阁首辅
...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衔,赐谥号“文定”。申时行是继张居正、张四维后万历年间第三位内阁首辅,和他的前辈张居正相比,申时行活到80岁高龄,去世后仍然被明神宗尊崇,没有另生枝节,贻
2023-08-06 19:54:00
聊聊明朝最会和稀泥的内阁首辅申时行
在张居正当政时期,张四维时刻都跟随在他身后,坚决拥护老张的所有政策和主张,俨然就是“张居正改革”的“副帅”。不过,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跟在他俩后面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申
2023-06-09 10:49:00
张四维和高拱的关系
1582年,张居正因病去世,由他引荐进内阁的张四维成为内阁首辅。没想到,这位由张居正提拔起来的内阁成员掌有大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盘推翻张居正推行的新政,即使是正确的改革措施也
2023-08-03 14:25:00
张四维与张居正的权力斗争
张四维,字子维,号凤磐,张居正去世后,继任明代内阁首辅,力反张居正改革措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万历十二年四月,不肯忍受抄家官员拷打凌辱的已故首辅张居正
2023-10-05 22:35:00
申时行:明朝中兴之臣的传奇人生
...行将就木的大明王朝续了一口气,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居正。张居正用十年给大明朝续了一口气,而他的继承者又用了十年使大明朝再活了近百年,这个人就是张居正之后的第二位内阁首辅申时
2024-04-13 06:40:00
据传他是尼姑私生子,当了明朝宰辅后废除张居正新政
...见他,世人称之为“张神童”,他就是大明朝未来的宰辅张居正。同样是嘉靖十四年,苏州一申姓富商和一名尼姑互生情愫,后来生下一个儿子。无奈富商已经结婚,家族不接受此子。好在天无绝人
2023-06-27 14:33:00
万历十年,万历亲政,万历帝亲政之初对师傅张居正可谓极度赞美,给其无限荣誉,但一年后,张的荣誉全部被剥夺,再一年,张家被抄家,短短两年张家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一般都认
2024-06-01 18:13:00
大明首辅张居正与王锡爵的恩怨纠葛
“张居正做首辅时做出不少成绩,不应该对他全盘否定,保护他就是保住国家颜面啊!”王锡爵在给朝廷的奏章中这样写道。此时,张居正刚去世不久,在御史的弹劾下,明神宗下旨籍没张家,夺回曾经
2023-09-14 19:07:00
赵志皋辞官近百次皆被万历皇帝拒绝,最后累死在首辅任上
...辞职报告。徐阶前脚离开,高拱后脚就又杀回了内阁,和张居正联手斗倒了李春芳后,自己终于执掌了大明帝国的内阁。再然后,张居正和太监冯保联手将高拱又一次赶回了河南老家,再也没能返回
2024-11-09 02: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