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如何判断肚子咕咕叫是饥饿所致,还是疾病所致?一文解答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4-23 11:58: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肚子咕咕叫的情况,面对这种现象,很多人往往不当回事。但事实上,当人体出现这种现象时,一方面可能是饥饿所致,但另一方面,则可能预示着一些疾病与危险情况,此时若是没有引起重视,就可能导致病情逐渐加重,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肚子咕咕叫的情况可以被称为肠鸣音。一般来说,当身体消化食物时,若是有气体进入了肠道当中,我们的肚子就会出现咕咕叫的情况。同时,我们还可以将肠鸣音看做“胃肠警示器”,若是肠道内频繁出现肠鸣音,那么很有可能是某些疾病找上门的征兆。

在日常生活中,若是出现了肚子咕咕叫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分辨是饥饿所致还是疾病所致呢?在这里教大家分辨4种危险情况。

1.肚子频繁咕咕叫

如何判断肚子咕咕叫是饥饿所致,还是疾病所致?一文解答

通常来说,若是由于饥饿所致,那么肚子咕咕叫的情况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同时频率也不会太高。与之相反,若是由于疾病所致,那么肚子咕咕叫的频率就会比较高,在这个过程当中,肠鸣音的声音会逐渐变大,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我们甚至能明显感觉到肠胃在蠕动。这种情况一般是胃炎、肠炎以及阿米巴痢疾等疾病所致。

2.咕咕叫的声音

当我们出现肚子咕咕叫的情况时,如果还伴有次数显著增加且持续时间久的现象,那么也可能是某些疾病所致。在这种情况下,肚子咕咕叫的声音就如同气流在水面上冲击而过一般。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是肠梗阻在“作祟”。

3.没有肚子咕咕叫的情况

如何判断肚子咕咕叫是饥饿所致,还是疾病所致?一文解答

当我们在医院就诊时,医生可以通过听诊腹部的方式来判断我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在听诊的过程当中,若是长时间听不到肚子咕咕叫的声音,那么也可能是某些疾病来临的表现,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肠鸣音消失。

通常来说,如果持续两分钟以上没有听到肚子咕咕叫的声音,且用手轻叩腹部依然听不到,那么很有可能是麻痹性肠梗阻或急性腹膜炎所致。

4.伴有其他不适症状

如何判断肚子咕咕叫是饥饿所致,还是疾病所致?一文解答

在肚子咕咕叫的同时,一部分朋友还可能伴有腹痛腹胀、食欲低下、便秘等症状,一般来说,若是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在一个月以上,那么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胃炎或肠炎所致。

面对这种情况,建议大家尽早去医院就诊,因为人体一旦患上胃炎或肠炎,就会导致体内的营养元素大量流失,这不仅会影响到机体的正常运转,还可能使人出现营养不良或脱水的情况,这对身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3 13: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每天吃两顿饭更健康?一文解答疑惑
小伙阿辉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需要长时间上夜班,每天下班后,就倒头便睡。阿辉平时比较健康,从不抽烟喝酒,但由于饮食和作息规律性差,他的身体渐渐出现了不适症
2023-04-11 21:46:00
晚上到底能不能吃苹果?对身体健康真的有影响吗?一文解答
大家都知道苹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像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等,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利。因此有:“一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的说法。苹果是人们一年到头最常吃的水
2023-05-30 05:33:00
让人畏惧的“易胖体质”,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一文解答
减肥,可以说是人类的永恒话题。经常听到那些减肥的朋友,总在抱怨,总认为自己是“易胖体质”,认为自己喝口凉水都会发胖。即便每天辛辛苦苦控制饮食,天天关注手机步数是否超过上万,但结果
2023-05-20 22:24:00
糖尿病患者,为何需要担心乳酸性酸、酮症酸中毒?一文解答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日常最为担心的就是并发症的来袭,尤其是较为凶险的急性并发症。在患有糖尿病以后,如果不规律的服用降糖药物,体内缺乏胰岛素或是合并感染等情况时,会使体内的血糖波
2023-05-19 01:37:00
人为什么会产生饥饿?一文科普下
人是铁饭是钢,保证合理的饮食摄入,才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功能运转,为身体提供营养成分,呵护个人的健康。而人的一日三餐都是固定时间,如果说在平时出现了进食不规律,或者是没有吃饭的情况
2023-05-28 21:00:00
一星期不吃早餐会怎样?一文揭晓答案
对很多人来讲吃早餐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对于长期不吃早餐的人来讲,吃早餐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殊不知如果长期不吃早餐不仅很容易影响肠胃健康,严重的甚至还可能诱发一些疾病出现。如果一
2023-02-04 21:48:00
一饿就心慌、手抖是怎么回事?一文分析下
随着“工作996,生病ICU”等词汇在网络上频繁出现,畸形加班文化让在职者苦不堪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大部分人选择节约一切可节约的时间,也包括吃饭。相应的就出现了很多一饿就心慌、
2023-02-20 18:10:00
一动就一身汗可能是哪些疾病?一文了解清楚
出汗是最为普通的现象,尤其是周围环境温度高、剧烈运动后、吃辛辣刺激食物后、精神高度紧绷或焦虑时,积极改善这些因素就能缓解。有些人稍微一动就满身全是汗,以至于大汗淋漓,这是怎么回事
2023-02-24 20:50:00
明明已经将肠息肉切除了,为何还是会患上肠癌?一文解答疑惑
肠癌已经成为一种高发肿瘤疾病之一,饮食不规律、长期吃辛辣刺激食物,或者是患有肠息肉等胃肠道疾病,很容易引发肠癌出现。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现得早并及时通过手术切除,就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
2023-05-21 01: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济南国医堂医院张青松:中医治慢性胃炎有三大优势
很多慢性胃炎患者常陷入“症状反复”的困境——饭后烧心、胃胀频繁发作,吃点刺激性食物就加重,日常饮食需要格外谨慎,严重时还影响生活质量
2025-09-09 12:09:00
济南国医堂医院张青松:中医讲耳开窍于肾,耳聋耳鸣调理当侧重滋养肾阴
耳鸣和耳聋病因及治疗方法大致相同,两者同属于听觉异常病症,故并称耳鸣耳聋。山东国医医学研究院中医首席专家、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会员
2025-09-09 12:10:00
安瑞克芬Ⅲ期研究登《THE BMJ》,中国原创新药破解肾病患者 “瘙痒难题”
58岁的李先生因慢性肾衰竭已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三年。最近几个月,他逐渐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夜间尤为严重,严重影响睡眠。“痒得睡不着
2025-09-09 12:10:00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有限公司:以中西医结合之笔,绘就综合医疗新图景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有限公司作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正以其“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创新理念
2025-09-09 12:12:00
科普生活|秋天猛吃油腻?您的胃可能不答应
秋天到,胃口好?火锅、烤肉、炖肉……“贴秋膘”虽爽,但小心您的肠胃“拉警报”!九月忽冷忽热,肠胃功能本就脆弱,暴饮暴食易引发以下问题
2025-09-09 10:58:00
进入秋季,干燥的空气让很多人感觉口鼻发干、喉咙不适,这时来一碗热乎乎的雪梨汤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从医学角度看,雪梨汤确实是适合秋日的健康饮品
2025-09-09 10:59:00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日——体重管理 为家庭健康“秤”出美好未来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今年9月1日,我们迎来了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2025-09-09 10:25:00
情绪坐过山车 当心肠胃先遭殃
张阿姨又坐在了消化内科的诊室里。3个月来,腹胀、没胃口总缠绕着她,胃镜肠镜做了个遍,报告单上却只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几个字
2025-09-08 11:23:00
警惕美丽陷阱 揪出首饰盒里的金属刺客
“1元秒杀!”“明星同款,白菜价带回家!”……直播间里,合金首饰以“高颜值、低价格”成为消费新宠。近日媒体报道,武汉的胡女士因佩戴网购合金项链
2025-09-08 11:23:00
北京440余个预防接种门诊可提供服务
本报讯(记者蒋若静)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本市已全面启动2025年新入学初一年级在校女生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2025-09-08 11:23:00
2025年护肝片排行榜公布,临床依据全解析
在都市快节奏地加班、熬夜、应酬背后,肝脏首当其冲承受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负担。如何判断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最好?在本文“2025年十大护肝片排名”中
2025-09-08 11:49:00
糖尿病逆转治疗3个月,瘦了近30公斤,“毕业典礼”上他笑了
为系统总结减重管理中心阶段性成果,巩固减重疗效并科学预防反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糖胖病逆转中心于2025年9月5日
2025-09-08 11:51:00
鄂州市龙域商贸有限公司引入心理咨询服务:为企业注入“心”动力
在鄂州市龙域商贸有限公司的会议室内,十余名员工正闭目静坐,跟随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进行正念冥想练习。这不是一次特殊的团建活动
2025-09-08 11:53:00
名医面对面:破解睡眠密码,是时候睡个好觉了
受访嘉宾: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脑科病院副院长宿长军教授 访谈现场日常生活中,有人睡不着,有人睡不醒,还有人睡醒了依然疲惫
2025-09-08 11:55:00
年轻乳腺癌:被忽视的“粉红危机”
在大众的认知中,普遍认为乳腺癌是中老年女性才会有的疾病,然而最近的数据显示,这种疾病在女性群体里的发生率大幅增加,还出现了低龄化现象
2025-09-08 12:26:00